原标题:日本决定将核污水“投海”背后,站着这家不停挖坑的东电公司
邮箱|zhuzheng@pingwest.com
4月13日早间,日本政府举行内阁会议,会议确定了福岛核废水的未来去处——太平洋。处理核废水的这一最终方案引来争议一片。
目前看来,废水排放的具体细节尚未透露,但大体逻辑很简单,在这十年内不断流出的核废水都被储藏在储水罐中,但储水罐有限,储藏空间将在2022年秋天到达最大容量。一方面废水的储藏具有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并没有更多空间新建储水罐。而在所有处理办法中,日本政府最终认定将废水排入太平洋这一方案是最优解。
作为2013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的次生灾害之一,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事故,堆芯内所有核燃料都在地震中熔毁。在此之后,福岛核电站的母公司东京电力公司设立了核废水净化处理装置,以除去核废水中主要的放射性核素,并且建立了大量储水罐来存放经过初步处理后的核废水。
由于现有技术无法去除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氚,这意味着福岛核泄漏中的氚将完全归入太平洋,并且因为氚的半衰期达到12.43年,这意味着其将长久的对相关水域及其中生物施加影响。虽然东京电力公司表示会在废水入海前将其中氚的浓度稀释到日本国家标准的1/40,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饮用水标准的1/7,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实验室首席科研员指出,当下的各种浓度标准都是以人为本位而设定的,对于数百万种海洋生物的标准并未制定——比如对鲸而言,只需相当少的放射性元素剂量就能让它们死亡。
而另一些声音则表示,浓度较高的氚甚至并不是最大的污染隐患。
但对于日本政府给出的,福岛核电站附近空置地以及目前储水罐的占地需要另作他用的排污理由,日本国内的许多人也并不买账。
有日本媒体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仍然有大量辐射过高而不宜居住的控制区域完全可以用于储水罐的扩建。日本民间组织“核能市民委员会”也表示,除了储水罐方式以外,用灰浆对核废水做凝固处理也是目前可行的处理方式之一。日本国内的反对民众也已经在东京首相府外集会抗议,据组织此次集会的团体向媒体表示,截止2020年末,共有45万人签名反对核污水处理水入海的方案。福岛当地渔业人士则表示,核废水一经入海,意味着渔岛渔业十年重建的努力全部白费,年轻人会更坚决的离开,当地渔业也会进一步衰退。
而这种设计上的问题,在导致今天最终“投海”决定的核污染处置过程中,再次上演。据第一财经采访到的东电方面对此决定的回应,除了认为这是经济和时间成本最优的选择外,决定“投海”而不是扩大储水罐的地面储存面积,东电给出的另一个理由是:
“管道设计存在问题。”
目前“投海”的决定,很大的前提是这些水已经受到严格的处理,达到标准。人们争得面红耳赤,也是因为东电一直在对外强调在对这些存储许久的核污水不停进行着处理,这让外界将目光集中在难以去除的氚的危害性到底有多少上。
但据第一财经引述外媒报道,2018年,东电迫于渔民反对等压力,曾承认核废水除了含有氚,还有其他放射性物质。
而且,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官方资料,2020年之前,这些储水罐的ALPS处理过程是“以快速降低对核电站区域以外地区的辐射影响”为首要目的,因此“存在着从过滤器穿过而渗透到其他地方的问题以及其他问题”。另外,真正对氚以外的更多放射物以及相关危害进行再处理,其实是在2020年之后才开始的。这也侧面解释了东电提到的“管道设计”问题,毕竟最初在耽误了最佳处理时机之后,只能以快速地避免对外界影响为首要目的来设计这些设施,很难再为10年后最终的污水处理方案做提前的计划和设计。
但即便如此,东电的管理依旧混乱,其中不仅包括对运行中的设施的安全管理疏漏,也包括对存储核污水的设施的粗心。
东电糟糕的管理和频繁犯下的错误,让“投海”这一决定所依托的基础数据也需要进一步核实,这需要更多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上利益攸关方的参与,而东电从储备预期不足,到管理混乱再到设计缺陷,挖下了不少令人头疼的大坑,这些也只会让这一过程更加复杂。
原标题:《日本决定将核污水“投海”的背后,站着这家不停挖坑的东电公司》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