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独家首发丨将公共交通推向规范化,「筑翼行」获华盛人和资本领投战略投资 来源:原创
4月12日,创业邦独家获悉,公共交通智能服务平台「筑翼行」已于近期获得战略投资,由华盛人和资本领投。
创始人&CEO李寅透露,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互联网平台系统的优化、贵州本地市场的运营,以及其他周边城市的拓展。
创业邦持续关注的「筑翼行」(贵州林客科技有限公司)是由贵阳广播电视台、贵州大山河商贸有限公司、重庆红小豆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成立于2016年。
公司定位于一家公共交通智能服务平台,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技术为每辆公共交通车辆配备“专属二维码”,进行数字化改造。使其在管理、流程、服务方面实现数字化运维,从而推进公共交通数字化改造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董事长代澎是贵州大山河商贸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已有三十余年汽车行业从业经验和丰富的车联网企业、汽车后服企业管理经验,同时具备全国4S集团、养护用品渠道商等多方面人脉和资源带动能力。
而CEO李寅是原贵阳广播电视台大型活动部副主任,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士,拥有十五年媒体从业经验、六年管理经验、五年互联网管理经验。
“对于用户而言,已有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出行方式,如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不过,每个服务供应商似乎都只在自己管辖的孤岛中运营,所有交通服务是分散的。这使人们为了使用不同的交通服务,不得不下载各种手机APP,来回切换。”李寅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表示。
而筑翼行便是为打破信息孤岛而生,专注用一个二维码打通车载信息采集终端、用户和数据后台,实现“一车一码,一码通用”方便市民轻量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方便主管部门精细化管理公共交通。
具体而言,面向C端,筑翼行主要以小程序形态提供便民服务,用户可以扫码付费、查看司机身份和车况、失物即时找回、开具发票、投诉建议、分享行车轨迹等,大幅提升乘车体验和安全性。
而对于小B端司机、大B端第三方服务公司和G端政府监管部门,筑翼行承担的更多是管理职责,例如司机个人财务核算、车费错付补付和逃单追回、车辆人员实时调度、异常状况实时预警、健康码数据追溯、数据流/资金流/票据流三流备案等。
李寅介绍,筑翼行平台的价值在于打通了运政系统、出租车车载媒体系统、定位系统、计价系统、投诉处理系统和银行系统。每年可以积累近3亿次用户出行数据,可通过自建模型精准分析用户群体和特征,生成用户画像。让行为数据成为有效数据,从而产生数据价值。
以司机端的逃单追回服务为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部分用户可能会由于网络等问题未能及时支付车费,故而被定义为“逃单”。对此,筑翼行精确筛选了“支付率”较低的用户群,在乘车时重点提醒,协调司乘关系。经过筑翼行的数字化赋能,每月可帮助所有司机用户挽回40~50万元损失。
这背后是筑翼行微服务及分布式技术架构,据悉,目前其后台可支持百万级高并发、无缝灰度升级、7X24小时全时段保障系统可用性。
现阶段,基于在大数据先发优势和广电、政府等多维度资源,筑翼行现已获得贵阳本地独家合作权限。截止发稿时,筑翼行司机端用户已有29244人,乘客端小程序会员量超140万人,累计覆盖出租车18510台,占整个贵阳公共车辆的90%左右。整个平台日均订单50万+,客单价19元,年流水可达35亿元以上。
筑翼行团队深知,强大而健全的数据库并非一朝一夕炼成,而是在于长期积累,在这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公司也势必耗费大量资金投入运营。
于是,李寅和团队一起制定了“将数据流量变现”的新商业模式:推出出租车支付场景下的“SODA嗖达”广告业务,以广告信息服务形式服务本地电商、保险、银行、汽车后服、旅游、政府宣传、快递等行业的广告主,利用广告主的部分费用补贴乘客和新手司机,吸引更大规模用户使用筑翼行平台。此后,乘客每花一点时间浏览线上广告,即可获得车费补贴,乘客少付钱,司机多挣钱。
由此,筑翼行的盈利模式也逐渐清晰,除了常规网约出租车订单的信息服务费、电子发票代开服务费,还增加了更大利润的广告费用。
据李寅介绍,目前筑翼行已服务农业银行、招商银行、恒大房开、阳明眼科医院等诸多知名客户,其中,某客户年均付费额已超200万元。
本轮领投方华盛人和资本长期关注消费领域智能化升级赛道,此前已战略投资了响袋、衣智造、民尚连锁便利店等多个明星项目。
谈及本轮投资逻辑,华盛人和资本合伙人陈冬龙表示,近几年共享出行的安全、隐私等问题备受关注,用户对于完善公共交通安全保障措施的呼声日渐高涨,在此背景下,筑翼行提供了数字化、便民化的完整解决方案,符合市场需求。基于强大的国资背景,该公司已成为贵阳市出租车行业主管部门的新型信息管理平台,并积累了较强数据壁垒,外展业务和商业模式空间巨大。
李寅透露,在疫情后期间,筑翼行平台仅用一年时间,覆盖了贵阳所有出租车,下一步会向更多公共交通出行领域覆盖。根据他的预测,2022年内,公司将全面覆盖贵州市场。
本轮融资后,公司将继续优化平台系统、完善服务链条,以贵州为原点,逐渐向西南三省复制。“在资源优势稍弱的其他地区,一个真正能低门槛规范公共交通的平台系统,且在已有样板城市的情况下,尤其具备强复制能力。”李寅告诉创业邦。
文章图片来源于图虫、筑翼行,经授权使用。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