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爱玩火、又尿床,还讨厌小动物,就更容易成为连环杀人犯吗?

从小爱玩火、又尿床,还讨厌小动物,就更容易成为连环杀人犯吗?
2021年04月10日 08:30 新浪科技综合

  来源:SME科技故事

  我们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科学的手段准确预知并提前遏制犯罪行为的发生?

  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像科幻电影《源代码》一样遥远的东西。但其实,早在上世纪六七年代,就有警方联合精神心理学专家,试图探索这方面的奥秘。

  科幻电影《源代码》(Source Code)中,主角通过“脑波源代码”技术回到过去的虚拟世界,调查出制造列车爆炸案的恐怖分子,从而阻止现实中的下一次恐怖袭击

  现实中的研究当然不像电影里面那么天马行空。

  当时犯罪预测领域的研究者们主要想法还是依靠分析现有罪犯的特征,来寻找他们的一些童年期共同规律,从而达到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犯罪”的效果。

  1963年,美国精神病学医生约翰·马歇尔·麦当劳(J.M.Macdonald)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The Threat to Kill》(杀戮的威胁)的文章,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犯罪心理学理论——麦当劳三要素(Macdonald triad)。

  这个名词现在看起来可能有点不够严肃,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社会性病态三要素(triad of sociopathy)或者更直白的“杀人三要素”(homicidal triad)。

  总之,它的内容就是:虐待动物、纵火癖、以及(超过一定年龄后继续)尿床这三个因素,如果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现在同一个孩子身上,那么这个小孩在未来就会有暴力倾向(尤其是杀人跟性侵害),而且非常可能反复犯罪。

  关于这个犯罪心理理论逻辑上的推演是这样的:

  超过五岁还在尿床的孩子普遍心理上会感觉很羞愧,大人们也往往会以此来笑话他们。而童年阶段被羞辱的经历,会让无从还手的小孩需要其他的心理宣泄途径。

  那么,纵火或者虐待比他们更弱小的动物就成了最普遍的宣泄途径。他们在虐杀动物的过程中会觉得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夺回了对人生的控制权,并在长大后将这种“能力”迁移到人类身上。

人类幼崽对其他弱小动物本能上是没有任何同情心或者同理心的人类幼崽对其他弱小动物本能上是没有任何同情心或者同理心的

  这个理论从逻辑上看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还是缺乏实际的案例及数据支撑。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但是,美国连环杀手艾德蒙·肯珀(Edmund Kemper)的自首及他被披露出来的人生轨迹,再一次将这一犯罪心理学理论推上风口浪尖。

  在1972年5月至第二年4月间,24岁的肯珀杀害了6名搭他便车的女学生,并且对她们的尸体做出了一系列极其恶心的非人行为。更丧心病狂的是,在他自首之前,他的母亲和母亲最好的闺蜜也双双丧生在他手上。

 艾德蒙·肯珀(Edmund Kemper) 艾德蒙·肯珀(Edmund Kemper)

  这个身高2米06的杀人狂魔明显有着十分严重的精神异常,但他的智商高达145,思维逻辑十分清晰。入狱至今他接受了大量的调查和采访,对警方、研究者和记者知无不言,提供了大量罪犯心理的研究参考资料。

  回顾他的人生历程,其实早在1964年,15岁的肯珀就犯下过一起严重的杀人案。

  当时他与祖母在餐桌上争吵,一气之下冲出去拿着祖父送给他打猎的步枪杀死了祖母。等祖父回家时,他又枪杀了祖父。肯珀事后解释:“这样他就不必知道妻子已经死了”。

艾德蒙·肯珀与他的辩护律师艾德蒙·肯珀与他的辩护律师

  当时法庭的精神病医生将他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然后送往阿塔斯卡德罗州立医院——这是收容精神病患者的最高规格安全设施。

  但是在医院里,他惊人的智商让他甚至可以协助医生对其他囚犯进行精神病学检查。因此他被重新诊断为较轻的精神障碍,并在21岁时获得假释出狱——他的少年犯罪记录后来甚至被永久删除了。

  而就在犯罪记录被永久删除的第二年,肯珀开始了他疯狂的连环杀人行为。后来肯珀袒露,他“从接受检查的性犯罪者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他当时配合工作也只是为了欺骗并“操纵”精神病医生。

  时间再往前推,他的童年其实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反面教材。

  十岁时他就曾活埋并肢解了自家的宠物猫,13岁时又杀死了另一只宠物猫并将其尸体藏在壁橱中,后来被他的母亲发现。

  也因此,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生活的他,一直被视为“怪人”。他的母亲经常羞辱和虐待他,称他与自己的父亲一样“没有女人会爱上他”。还因为担心他伤害姐妹们,常常将他锁在地下室睡觉。

正在指认埋尸现场的肯珀正在指认埋尸现场的肯珀

  因此,FBI的特工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和参与调查的精神病医生鲍勃·雷斯勒(Bob Ressler)、波士顿大学教授安·伯吉斯(Ann Burgess)都认为,肯珀的童年经历有力地证实了“麦当劳三要素”的准确性。

  2003年,纽约州立大学刑侦系教授麦克莱伦(Janet McClellan)对45名暴力犯罪男性囚犯进行研究,结果也有56%的囚犯承认自己曾对动物实施过暴力行为。

  另外,研究还发现虐待动物的儿童比不虐待动物的儿童更经常遭受父母羞辱或虐待。

  当然,我们不可能根据几个典型案例或者十分有限的数据,就认定尿床、纵火和虐待动物这三要素一定会导致成年后的暴力犯罪行为。

  这些童年发生的行为与成年后的暴力犯罪绝非因果关系,最多只是预示着一定程度上犯罪行为可能性的增加,并提醒我们多加注意遏制事态恶化。

  这方面研究给予我们最大的现实启示,是一个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只要没有羞辱和嘲笑,尿床到几岁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主动培养孩子对其他弱小生物的爱心,就能帮助他们学会尊重所有生命。

  而学会在安全的条件下“玩火”,甚至可能培养出下一个蔡国强(手动狗头)。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