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健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国务院新闻办日前就“十四五”期间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梁彦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健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强化龙头企业带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拟于近期公布,《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争取早日出台。
加快培育多元市场
梁彦表示,“十四五”期间,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将重点落在统筹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协同保障能力、收储调控能力、产业支撑能力、现代化治理能力以及节粮减损能力,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守住大国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梁彦提到,“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科学确定政府储备规模,完善“通道+线路+枢纽+节点”的粮食物流骨干网络,强化监测预警,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中储粮集团公司董事长邓亦武曾公开表示,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也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中,粮食市场主体多而散,粮食产业链供应链衔接不紧,总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粮食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短板和弱项。
在粮食物流骨干网络方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经管学院教授赵霞表示,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提到要注重对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要求加快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释放乡村消费潜力。
梁彦还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坚持全链条管控,统筹推动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健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绿色低温储粮技术和适度加工技术,强化标准引领,有效降低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环节损耗。开展“爱粮节粮”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倡导绿色健康消费习惯。
强化龙头企业带动
梁彦介绍,“十四五”期间还将重点统筹优质粮食工程,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提高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优质粮工程在推进过程中,支持中化、中粮等大企业带领分散的小农户,开展优质粮食的规模化种植。”梁彦举例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定点帮扶县阜南探索了打造质量兴农产业兴粮的“阜南样板”。中化农业在64个贫困县推广了阜南的做法,通过支持大企业带动小农户,用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进行优质粮食的规模化种植,在增加优质粮食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受益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优质粮食工程首次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这也体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梁彦表示,“十四五”期间粮食产业将作为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延伸粮食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开展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动、粮食节约减损和健康消费提升行动。
实施粮食安全战略
梁彦称,“十四五”期间将坚持立足国内,统筹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完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立足全链条保障粮食安全,完善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曾在2月下旬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做好“两藏”,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藏粮于地”表现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要确保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种植粮食及瓜菜等一年生的作物。“藏粮于技”最重要的方面则是对种子的科研。
梁彦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统筹推进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同时,加快推进修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制定《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工作。《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已于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拟于近期公布施行。《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重点从法律制度上确保粮食储备的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征求意见稿已经在网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正在抓紧研究有关方面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按程序抓紧推进,争取早日出台。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