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延迟退休”如箭在弦|两会纵深
记者 | 梁宙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0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在规划中,延迟退休或将在“十四五”期间落地。围绕着延迟退休方案的制定,有代表、委员提出建议,优先考虑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延迟退休。也有专家建议,延迟退休可以按不同工种分类推进。
专业技术人群优先考虑
在今年两会召开之前,就有关于延迟退休的讨论。
2021年2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人社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延迟退休具体的改革方案。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游钧表示,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当时的人均预期寿命、劳动条件、用工方式等诸多因素确定的。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退休年龄总体偏低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40岁左右,到2019年已经提高到77.3岁。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更高,已经超过了80岁。
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开始出现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人以上,并且减少幅度在加大,预计“十四五”期间还将减少3500万人。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表示,人口老龄化代表人口增速缓慢,目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在0.3%,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低。为了不使老龄化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方式,就是延长退休年龄。
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优先考虑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延迟退休。
全国人大代表、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李红霞建议,企业女科学家、女科技骨干退休年龄延迟到60岁,科研院所女教授退休年龄延迟到63岁,工龄计算从研究生学历教育开始。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院士张改平也提议,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可延长其退休年龄,避免高端人才资源的浪费。
张改平建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会同相关部委共同出台指导意见,延长教育型、研究型大学、省部级以上科研院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大致界定在65-70岁之间,将教学为主型大学和地方科研院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延长退休年年龄大致界定在63-65岁之间,并允许根据个人意愿和工作需要在延长退休结束后继续返聘。在加强宏观分类指导的同时,赋予高校、科研院所充分自主权。
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中心主任原新对界面新闻表示,延迟退休实际上已经在部分高校和一些研究部门率先实施了。“如一些高校按照教授的级别安排退休年龄,一级教授没有规定退休年龄,二级教授规定65岁退休,三级教授63岁退休,4级教授60岁退休,可以先从高学历人群比较集中的单位开始往下走。”他说。
影响年轻群体就业?
目前,业内较认可的延迟退休方案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案是把男女退休年龄同步延迟,女性延迟退休年龄的步伐比男性更大,最后男女性的退休年龄相同;第二种方案是先把男女性的退休年龄统一,再一起延迟。
在原新看来,无论采取何种延迟退休方案,男女性的退休年龄最终都应走向同龄退休。
“我国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比男性长5年左右,女性和男性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差距已经非常小,进入到劳动力市场的年龄基本上是一致的。”原新说。
延迟退休实施后,在1960年代以后生的人群的退休年龄都将受到影响。延迟退休是否会对年轻群体就业造成挤压,从而带来“就业难”的问题也引发部分人担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长期看,延迟退休不会影响青年人就业问题,它与青年人失业率没有关系,既不会激励、也不会负激励,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出现这种因提高退休年龄对青年就业率产生影响的案例。
原新认为,现实生活中,退休群体所在的工作领域和新就业群体所在的工作领域不在一个“频道”上,从职业上来说,不会存在对冲的现象。
但是原新也指出,对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会受编制所限制,一些工厂也会根据生产量、工厂规模来规定员工数量,对这部分人而言,延迟退休会对吸纳新成员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杰华对界面新闻表示,延迟退休涉及到劳动力市场,目前劳动力市场面临一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是我们每年新增劳动力的就业人数比较大,另一方面,面临着劳动力整体人数下降、退休人数增长的问题。
“延迟退休可能会对青年群体就业带来一些矛盾,”陆杰华也指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客观看待,实施延迟退休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因此我们需要使劳动力供给平衡。另外,还要协调好年轻劳动力和老年劳动力的代际平衡问题。”
郑秉文对界面新闻表示,延迟退休实施后,对女工人的影响大于对女干部和男职工的影响,因为女工人现在的退休年龄太低,需要延迟退休的年龄也比较长,而且女工人在家庭当中往往承担的责任更大一些,在实施延迟退休制度的同时也需要兼顾这些问题。
激励机制如何设置
将来,我国在实施延迟退休的同时,需要出台一系列的配套制度,或需对原制度作出调整。
全国人大代表、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厨卫空间事业部系长刘廷称,延迟退休涉及太广,单独一个政策方案不一定能够满足所有退休职工意愿,必须多措并举,综合施策。
“我国延迟退休的出台实施是一揽子的工程,相应的劳动法、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都将跟着修改。”原新说。
陆杰华指出,延迟退休实施后,最主要的配套制度是社保制度,因为受到影响的人群更多的是关注延迟退休以后自己的社保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实施延迟退休后和实施前拿到的养老金是一样的,那么这部分人对延迟退休的意愿会明显下降。
“延迟退休的激励机制如何去设置,又不能过度,主要还是落到社保制度上来,”陆杰华说,针对未来延迟退休如何更好地实施,应该出台激励措施,采取一定的补偿或补贴机制来推进,让本不愿意延迟退休的人群也参与进来。
陆杰华对界面新闻表示,延迟退休应该设置一定的弹性机制,不是一刀切的规定,渐进式延迟退休要分行业、分工种、分职业,按照不同行业和群体对延迟退休的意愿,逐步推进。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建议,可引导一些身体状况好、工作经验丰富、有再就业意愿的老年人“动”起来,参与社会活动、社会事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十四五’期间出台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正当其时。”郑秉文对界面新闻表示,“十四五”期末可能会出现人口负增长,而疫情对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冲击会贯穿整个“十四五”期间,延迟退休是时候实施了。
原新也认为,“十四五”期间是实施延迟退休的很好的时间节点。他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共有三个人口出生高峰,“十四五”期间,第二个人口出生高峰出生的人群开始进入老年,“十四五”期间实施延迟退休能够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对减轻老龄化压力的效果也更好。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