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缩短基础教育学制,就能减轻家庭负担、缓解劳动力老龄化?

【评论】缩短基础教育学制,就能减轻家庭负担、缓解劳动力老龄化?
2021年03月08日 11:30 界面新闻

原标题:【评论】缩短基础教育学制,就能减轻家庭负担、缓解劳动力老龄化?

图片来源:图虫图片来源:图虫

文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熊丙奇

全国人大代表张红伟提交了的一份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育学制的建议,受到舆论关注。

这份建议提出小学由六年制改为五年制,高中由三年制改为两年制——这样就能有效减轻家庭负担、缓解老龄化程度、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丰富社会劳动资源等。同时,推行“十年义务教育”即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的学制。

近年来的两会上,一直有代表、委员,提出基础教育缩短学制的建议。这类提案却受到舆论关注,折射出进入教育普及化时代后,我国还有所谓“早出人才”的教育观与人才观,以及公众对基础教育存在的重复性学习不满。

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当前需要治理的是“学历社会”下的学历高消费问题,以及基础教育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以此扩大教育、提升教育质量。

笔者认为,除了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学制均为12年这一国际通行惯例外,缩短基础教育学制,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

其一,虽然减轻了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但却会影响整体基础教育的质量。一些人认为,当前12年基础教育,浪费了不少时间,高中和初中大多是两年(甚至一年半)就学完了三年的内容,再用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反复训练准备升学考试,还不如缩短学制,为国家节省经费,也减轻学生和家庭的压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因为基础教育存在的应试倾向,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等重要教育。要给学生完整的基础教育,是需要时间保障的。基于应试倾向压缩学制,只会更进一步强化应试,把不给学生完整的基础教育合理化、合法化。这会影响除了知识教育外其他教育的质量。

其二,缩短学制并不能起到早出人才,让学生尽快进入就业市场就业的推动作用。我国社会还是学历社会,受“学历情结”,尤其是“名校情结”的影响,我国一直存在高复现象。

近年来,高分复读进一步回潮,出现了“3+ N”模式,即在读完三年高中后,再复读1到多年,以便考上更好的大学。在缩短学制后,“10+ N”模式或成为主流模式,学生和家长的负担非但不能减轻,还会进一步增加。

我国最近几年在加大研究生教育的扩招力度,去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 .9万,硕士研究生招生数突破100万,今年考研人数为377万。

为何有考研热?

一方面是因为本科毕业生就业难,为缓解就业难,因此扩大研究生招生,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聘出现学历高消费问题,以前只需专科生或本科生就能胜任的工作,提出学历要求为硕士,甚至博士。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要读到硕士毕业才就业,这才是导致人才进入就业市场时间晚的根本原因。

我国有7万硕士毕业生送外卖就是“学历高消费”的典型例子。

在当前的教育生态下,推进5+3+2学制,很可能的结果是完成10年国家保障的基础教育后,很多学生复读两到三年竞争更好的大学,然后读完四年本科后,继续读研究生。所有的良好初衷都难以实现。

苹果公司CEO曾提到,苹果公司的员工有近一半是高中学历。这令很多国人不解,认为要进高科技公司,至少也得本科学历。但在欧美国家,高中毕业直接工作的确实很多,并不都选择要读大学,而且在大学中途退学而去就业的也不少。原因是,用人单位并不按学历评价、聘用人才,而是看求职者能否胜任岗位工作。

总体看来,欧美国家的基础教育不存在以升学为导向办学的问题,受教育者选择读大学、深造大多与自己的兴趣以及提升自己的能力有关,而并非是要获得一纸文凭。

因此,如果基础教育摆脱应试导向,整个社会不以学历论人,那么有一部分青年在高中毕业18岁时就可进入就业市场。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在本科、专科毕业后即21、22岁进行就业市场,而不是读完继续读研究生后再进入就业市场,这样能实现更优的资源配置,避免教育浪费和学历高消费。

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基础教育的升学导向,以及全社会的学历情结,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而这才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入职场的高学历者缺乏创新创造力,不能推动传统行业岗位升级,导致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我国基础教育需要的不是学制改革,而是扭转唯升学论应试倾向,优化我国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配置,则需要推进破除唯学历论的教育评价改革。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