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0后程序员逆袭:从底层开发,到即将收获第一个IPO,周源如何建成中国最大问答社区? 来源:知乎招股书
作者丨解夏
编辑丨及轶嵘
封面图丨东方IC
3月5日,中国最大在线问答社区知乎首次向美国SEC提交了IPO申请,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代码为“ZH”,瑞信、高盛、摩根大通担任承销商。据外媒报道,知乎计划募资金额约10亿美元。
知乎成立于2010年,聚集了中文互联网科技、商业、影视、时尚、文化等领域极具创造力的人群。《2020胡润中国独角兽排行榜》显示,知乎位列34名。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知乎累计拥有4310万内容创作者,已贡献3.53亿条内容,2020年第四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7570万,年访问人次超过30亿。
第一次创业失败
知乎创始人周源出生于1980年,父亲是新闻工作者,母亲是一名老师。
周源小学时第一次接触电脑,是他父亲工作用的386笔记本。一行行字符串让当时的周源兴奋极了,虽然他不知道那些字符代表什么意思,但虚拟语言,仿佛为他打开看世界的另一扇窗——它跟以前玩的车、泥巴完全不一样。
1999年,周源进入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系,2003年又获得东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去上海做了一段时间底层数据库开发工作,因为没有感受到创造价值的成就感,他在2005年,辞职来到北京,转型做起了IT记者。
做IT记者时,他看到大量科技公司由生至死、又或起死回生的变化,对这些变化的观察,让周源形成自己对事物发展的判断,他常常将自己与这些公司换位思考——如果换做是我,我应该怎么做。
因为工作性质原因,他并不能将脑海中的想法付诸于真实行动,在记录科技浪潮与思考变化的过程中,创业念头逐渐在周源心中萌芽。
2007年,周源再度辞职,彼时第一代iPhone面世,周源和包括张亮(知乎联合创始人)在内的几个朋友做了一个叫Apple4.us的网站,这是一个汇聚了讨论苹果公司内容的科技博客,里面每天都有人提出关于苹果的问题和回答。
2008年,周源正式开始第一次创业,帮网上卖货的公司做数据分析,对Meta搜索进行尝试。
当时电商是最大的风口之一,也是商家主要销售渠道之一,大批创业公司和商户涌入。各家跑马圈地,想要迅速抢占市场,第一需求是市场投放。但烧钱求快不求精,没有心思把钱花在数据分析和优化上,更无须通过数据分析来驱动商业决策。
创业期间,周源一方面做数据分析,一方面做模拟,他还读了一些创业书籍,传统企业如何改变自己,没有掌握必要知识。
理念丰满,但现实骨感,过于超前的战略使周源无法构建商业闭环,很快便遭遇现金流问题。
公司解散最后一天,周源痛苦地跟团队说“我们可能要到此为止了”,结果他得到了非常意外的回答,团队成员都愿意不拿公司的钱,一起为公司寻找新的出路。
这令周源十分感动,但依然回天无力。于是2010年五六月份,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周源状态非常差,原本想去西藏休息一段时间,不料刚到西藏就产生高原反应,躺了很多天,回来后,他和张亮吃了一顿饭,这顿饭上,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创业机会。
当时,Facebook前CTO亚当-迪安杰罗(Adam D’Angelo)创办了一家名叫Quora的网站,许多从不接受媒体采访的硅谷科技创业者们出没于此,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里乐于分享知识与思考。
Quora虽好,却不支持中文,甚至连中文输入都不行,于是,周源和张亮融合此前做Apple4.us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要做知乎。
第二天早上9点45分,张亮给周源打电话问:“昨天我们讲的那个事,你想法变了吗?”周源回答没变,紧接着张亮告诉周源,现在已经找到投资人了,应该马上见他,因为他后天就要飞香港了。
从下午开始,两人奋笔疾书,写了三页纸,第一页是每个月要做些什么,第二页是每个月的计划和预算,第三页是投多少钱给多少股份。当天晚上,两人就带着这三页“商业计划书”去见了天使投资人,并在不久后拿到了创新工场的天使投资。
拿到天使投资的第二天,周源就开始招兵买马,给第一次创业时的团队成员打电话。当时,这些成员已经各自找到工作,但他们都愿意再和周源一起重新创业。
后来,时任创新工场投资分析师的黄继新,也决定加入知乎,成为联合创始人。
从不到200名用户到大型知识社区
知乎启动时,只有5个工程师,招人是头等大事,周源亲力亲为。
当时,周源用一个月整理出一个表格,这份表格大约有300多人,上面记录了这些信息:这个人是谁,我是怎么找到他的,他在哪儿工作,擅长什么,他的联系方式等等。
知乎招的大多是工程师,周源白天挨个给他们发邮件,做正式的自我介绍,问晚上能不能打个电话。只要对方回复邮件,下班后,周源就会立刻打电话过去。大部分时候对方不善言语,保持沉默状态,周源无法判断对方是否在听,但依然要讲下去,期间他还借用Apple4.us的名头来推销自己。
周源形容那段时间自己跟保险销售一样。
当时他联系了一名北京的工程师,面试结果并不理想,这名工程师离开时对周源说,我一个月以后再来试试吧。周源并没有对他抱希望,谁知一个月以后,这名工程师不仅来了,而且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周源特别想招揽的人。
周源招人看中两条:一是他要有独立判断能力;二是他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强,改变自我的意愿要强。
2010年12月,知乎开始第一批用户邀请,所有员工都参与了邀请工作。
当时还没有系统自动发送的功能,他们通过手机和邮箱通讯录的检索,手动给每个好友发送邀请邮件。第一个月来的用户还不到200个。
刚开始,知乎里的主要群体是创业者、工程师和互联网从业者,知乎团队没有精心去做运营,但留存率奇高,达到96%。
作为知乎的天使投资人,李开复早年在知乎上发了很多帖子,他回忆道:“刚开始我还写一类是跟科技相关的,还有跟创业相关的,有时还写写美食、游戏等,评价一些热点。但后来没多久,我就发现在知乎上写东西越来越难了,因为他们不断地吸引来各方面的高手,出了我的专业领域外写什么可能都会有比我懂更多的人,都比我厉害100倍,就再也不敢多写了。看到知乎已经进入状况了,整体的的内容质量、社区文化都在形成。我就这么成为了一枚知乎粉丝。”
后来一些公司的创始人、管理者成为知乎用户,他们不仅给知乎很好地反馈,还把知乎在其他平台分享给更多人。
知乎的邀请制一直持续了两年多时间,2012年底,知乎已经拥有40万用户,这时团队开始思考,知乎以后要干什么?周源的回答是:要做一个服务大众的产品。
于是2013年,知乎向全网开放,由围绕优秀创作者构建的小型知识社区,转变为各行业专业人士共同组成的中大型知识社区。
与B站经历相似,知乎“破圈”后,用户量开始急剧增长,随之而来的,问题和回答的质量变“水”,不少用户对平台内容质量下降产生质疑。
面对这些问题,知乎也在一直优化,包括产品体系和运营体系完全面向有质量的信息,通过技术力量去规模化解决,以及社区治理,后来还推出了“知乎众裁官”,让用户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提倡社区共建。
知乎开放不到一年时间里,用户数量翻了10倍。2020年第四季度,知乎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7570万,这些用户平均每月产生近7亿次互动。
融资之路
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知乎的融资步伐也开始加速,截至上市前,知乎已完成至少7轮融资。
2011年,知乎拿到创新工场天使投资,2012年1月,知乎拿到启明创投的A轮融资,两年后B轮融资,又再次获得启明创投和赛富投资加注。
2015年知乎C轮融资时,腾讯和搜狗成为新投资方,老股东也继续跟投。
有趣的是,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很早就受他人邀请成为知乎用户,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周源和他并不相识。
到D轮融资时,今日资本大手笔进入,领投1亿美元,老股东跟投,这轮融资速度奇快,以至于很多人都未反应过来。周源在员工信中透露,“还没来得及写PPT就谈定了,钱到账的速度也很快。”
知乎融资历程数据来源:睿兽分析
2018年E轮融资2.7亿美元,投后估值达24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尚珹资本、腾讯、今日资本、阳光保险、高盛、光源资本等。
周源认为选择投资人有三点考虑:第一,不是找金主,而是找队友;第二,无论公司干的好不好,都应该以队友的关系来进行沟通和交流;第三,希望能够看长期,肯定知乎的未来和长期发展价值。
2019年8月时,知乎宣布完成4.34亿美元F轮融资,由快手领投、百度跟投,腾讯和今日资本等原有投资方继续跟投。这也成为当时中文互联网文娱领域金额最大的融资之一。
周源在知乎回答上表示:知乎和快手、百度,虽然产品形态和用户场景都很不一样,但同在一个大的领域中,用户也有相似的地方,大家面临的信息孤岛问题,以及用户获得高质量内容的成本越来越高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对这起融资,周源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去年(注:2018年)和宿华(注:快手CEO)参加一个会议。席间,我发现宿华在用小号刷知乎,而我在用小号刷快手,频次都还不低……(相视一笑)。两个月前,中午吃盒饭,差不多一小时,我们把合作定了下来。”
融资之路
根据CIC的调查,就2020年平均移动月活用户和收入而言,知乎是中国最大的问答式在线社区,也是中国前五大综合在线内容社区之一。
知乎于2016年启动商业化,先后推出推出值乎、知乎Live、电子书、盐选会员等产品。
据招股书披露,2019和2020年,知乎营收分别为6.71亿元和13.52亿元,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101.7%。
知乎收入主要由在线广告、付费会员、商业内容解决方案以及其他服务(包括在线教育、电商)四部分构成,2020年分别占比为62.4%、23.7%、10%和3.9%。
在线广告业务2020年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46%,占营收比重由2019年的86.1%降至2020年62.4%。
周源曾表示,广告要获得持续的价值,就需要正视用户在信息消费环节深刻的变化。在消费升级的时代,人人都需要高质量的信息来进行消费决策。所以知乎会帮助客户提升广告的品牌价值与消费转化,进而更好的适应消费升级所带来的市场变化。
付费会员收入达到了3.2亿元,同比增长264%,占总收入比重由2019年13.1%提升至2020年23.7%。
知乎的付费盐选会员业务在2019年3月正式上线,招股书显示,知乎平均月付费会员数由2019年的60万,增长至2020年的240万,同比增长超过300%,支付比率也从1.2%增加到3.4%。
此外招股书还显示,知乎活跃用户中,二线城市用户占比超七成,30岁以下用户占比78.3%。
知乎用户分布情况来源:知乎招股书
商业内容解决方案收入2020年为1.36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10%,这项业务在2020年初推出;在线教育和电商服务收入2020年达5263万元,占总收入比重为3.9%。
知乎在招股书中表示,目前仍处于商业化变现早期阶段,未来,知乎将继续探索提供自己开发的在线教育产品和服务以及获取来自商品销售的佣金。
近两年的营收结构的变化,反映出知乎的多元化商业探索。
在净利润方面,知乎仍处于亏损阶段。2020年知乎净亏损5.18亿元,相较于2019年净亏损10亿元,同比收窄48.2%。
减亏背后,一方面得益于毛利率大幅提升。2020年知乎毛利润为7.58亿元,同比2019年3.12亿大幅增长142.7%,而毛利率也由2019年的46.6%提升至2020年的56%。
另一方面,知乎各项费用也有大幅削减。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知乎营销费用为7.67亿元,而当年总营收为6.71亿元,仅这一项费用便占收入的114.3%,到2010年,营销费用基本持平,为7.43亿元,但因为收入大幅增长,其占总收入比重也下降为54.3%。
其他费用也基本持平,研发费用方面,2020年为3.3亿元,相比2019年减少2200万元,占总收入比重下降为24.4%,一般及行政费开支2020年有所增长,达到2.96亿元,但总收入占比下降为21.9%。
知乎账面现金充足。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知乎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9.57亿元,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分别为10.9亿元和10.5亿元。
根据招股书,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源持股8.2%,拥有46.6%的投票权,非第一大股东。
知乎第一大股东为创新工场,持股13.1%;腾讯持股12.3%,为第二大股东;第三四五位股东分别为启明创投、赛富投资和快手,分别持股11.3、9.3%和8.3%。
快手虽持股比例低于创新工场、启明创投和赛富投资,但在知乎董事会中,快手拥有一席。知乎董事会包括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源,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李朝晖,快手科技副总裁兼投资发展负责人彭佳瞳,知乎CTO李大海和知乎CFO孙伟,以及两位独立董事。
知乎IPO可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如今,用户规模和商业变现均处于高速增长通道,上市后的知乎将发生哪些变化?一切交给时间。
参考资料:
知乎周源谈“至暗时刻”:没在长夜里怀疑过自己的CEO,不足以谈创业 腾讯大学
知乎创始人亲述知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