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夜宴》“撞脸”《国家宝藏》吗?

《唐宫夜宴》“撞脸”《国家宝藏》吗?
2021年02月23日 10:05 中国知识产权报

原标题:《唐宫夜宴》“撞脸”《国家宝藏》吗?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微信

  “再来亿遍!”今年春节,河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赚足了广大观众的好评,还引发了一场“同人”绘画创作的热潮。该舞蹈以唐代仕女陶俑为创作灵感,生动展现了盛唐时期仕女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全过程,节目辅以“5G+AR”技术,将“妇好鴞尊”“莲鹤方壶”“千里江山图”等国宝级文物搬上了舞台。活泼生动的舞蹈,深沉厚重的文物,给观众带来“博物馆奇妙夜”的视听盛宴。

《唐宫夜宴》视频截图
《唐宫夜宴》视频截图《唐宫夜宴》视频截图

  就在《唐宫夜宴》收获大家一致好评之时,微博“大V”@三位好友发出质疑:“巧合?模仿?抄袭?——河南卫视春晚爆款节目居然与三年前的央视《国家宝藏》‘撞脸’。”

@三位好友微博截图

  该质疑一经发出,获得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对此,2月19日,河南卫视春晚导演组回应称,《唐宫夜宴》由郑州歌舞剧院同名作品改编而来,曾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提名。

《唐宫夜宴》宣传图

  而在2月20日,微博@春晚也就此事作出回应,称“感谢各界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文艺节目的关心和鼓励。我们注意到近期地方台有关节目与我们几年前播出的节目‘撞脸’等情况。我们愿意重申,鼓励文艺节目在借鉴交流中创新。当然,这与抄袭模仿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另外,央视文艺播出的节目(包括舞台布景等)均受版权等保护。特此声明。”

  记者注意到,截至2月21日,该条微博的转发量已超过2.6万,但并没有开通评论权限。

@春晚微博截图

央视文艺声明

  据了解,微博网友提到“被撞脸”的节目,是央视播出的以博物馆为主题、讲述文物故事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于2019年1月13日播出的一段“‘观唐’古代服饰艺术再现”服装秀。

《国家宝藏》节目视频截图

《国家宝藏》节目视频截图

  通过两个节目的视频截图可以看到,《国家宝藏》节目片段以“服装秀”为展示方式,模特身着不同的唐代服饰,向观众展现唐代人物风貌,除了必要的走位外,主要以静态展示服装本身,服装多为唐代流传下来的陶俑、绘画等文物复原。而《唐宫夜宴》中的舞蹈演员,衣饰、妆容统一,表演完整呈现出一套从准备、整理妆容到表演的全过程,故事性较强。

  众多网友分析认为,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的灵感来源是现存于河南博物院的唐代陶俑,文物本身体现的是文化内涵,是我国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两个节目之间应该不存在“抄袭”“借鉴”。仅仅通过“唐代”“人俑”“文物”等关键词来判断,很难断定《唐宫夜宴》借鉴了《国家宝藏》的创意。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早在2017年便有由田湉编导,包云波、常璐、杨薇薇等八人表演的舞蹈《俑》,其灵感来源就是汉唐舞俑,今年3月,《俑》系列作品《俑III》即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演。

  近年来,与“舞蹈抄袭”有关的纷争并不鲜见。2019年,浙江卫视节目《王牌对王牌》中关晓彤对舞蹈《千手观音》的再演绎引发版权之争;2020年“江苏卫视天猫618超级晚”上,佟丽娅表演的舞蹈节目《芒种》被指抄袭重庆市歌舞团的舞剧《杜甫》中的舞蹈片段《丽人行》,引发网友讨论。

  针对该事件,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丛立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视节目所包含的具有独创性的部分和舞蹈作品的独创性内容,可能构成了我国著作权法定义的美术作品或舞蹈作品。在构成作品的情况下,则该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舞台的视觉效果、舞蹈作品的服装等。但就此事件来说,“唐代风格”“唐代元素”“陶俑”等公共创作元素并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因此难以认定两者之间存在“非法借鉴”“抄袭”的行为。

  电视节目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可能会涉及相当广泛的著作权保护问题,这就要求从业者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和专业的手段加强节目制作版权梳理工作,以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报记者 吕可珂 实习记者 王絮蒙)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微信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物国家宝藏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