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器”冲天!快来解锁这些大有来头的“牛”文物

牛“器”冲天!快来解锁这些大有来头的“牛”文物
2021年02月13日 10:02 新浪科技综合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杨仑

  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重要地位。当华夏先民在黄河、长江流域定居之时,牛作为最早被驯化动物就已经伴随在他们身边,并与之代代相传,创造了长达数千年绵延不断的农耕文明。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就发现了牛头这一陪葬品——这在当时是财富的象征;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以牛为造型的器物、饰品更是不胜枚举。足可见牛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劳动帮手。

  牛的象形字最早也见于甲骨文,上边两个牛角,角下又有两只耳朵,即便是小朋友也能够轻松辨认。《说文解字》说牛:“象角头三封尾之形也”,足见其字形流变不大。因为牛在农耕社会的特殊地位,历朝历代人们都对牛非常重视。在商周时期,牛是祭祀中献给神祇的重要祭品。所谓天地山川,社稷鬼神,即用牛、羊、豕齐备,谓之太牢,这也是祭祀中的最高等级了。

  古代器物上的动物图像大都有其象征意义,牛通常被认为是财富的象征。商周时期,牛形器多为水牛造型,说明当时的水牛已经进入到人们的劳动生活中。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周牛尊就是一件典型的器物。牛尊是西周中期的文物,1967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

西周牛尊。图片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周牛尊。图片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件长不过40厘米、高24厘米的牛尊全身覆盖着云纹装饰。与商周时期祭祀用品的神秘威严不同,给人以亲切的艺术美感。此外,这件牛尊的用途是酒器,背后巧妙地将盖子与环钮相连接,显得流畅华美而又不失实用功能。

  同样在陕博,还收藏着一件汉代的玉雕卧牛。这尊玉雕于1972年在陕西省蒲城县出土,在一整块呈黑色的玉料上,采用圆雕的技法琢制而成。这件玉牛代表了汉代圆雕工艺的高超水平,工匠们抓住了卧牛的动态特点,身体及五官线条流畅、简洁明快,牛的卧姿和憨厚温顺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静中有动,栩栩如生。

玉雕卧牛。图片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玉雕卧牛。图片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进入汉代之后,国家的统一与生活的安定使得农耕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和发展,以耕牛为代表的形象无论是在意识形态方面还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随葬明器中牛的大量出现既体现了当时的葬俗,也表明人们对其关注程度的提高。

  近年来,考古发现的许多汉墓中都发现了牛耕图,山西平陆枣园村王莽时期壁画墓牛耕图、陕西米脂东汉画像石牛耕图、江苏睢宁双沟画像石牛耕图等等。东汉时期的出土文物中,也有如牛耕画像石等。值得注意的是,犁到汉代已有较大的进步,牛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已无可替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载:“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

  汉武帝时,南下北进,连年征战,所谓“万里长城尽烽烟”。直打得国库空虚,民生凋敝,终于意识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于是涌现出一批改良农技农法的官员,赵过就是其中之一。《汉书·食货志》说:“赵过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用耦犁二牛三人……”。从二牛三人到一人一牛一犁,农业技术的进步恰恰体现在对牛的应用之中。

  1952 年陕西省绥德县东汉永元十二年(100)王得元墓前室东耳室门洞左右镶嵌的两块竖石上均有一牛挽犁图像,此外,壁画中还保存有大量牛的图案,可见牛对当时人们生产生活影响之深远。直到清末,我国许多地区依然采用一人一牛一犁种耕作办法。

  不仅是中原地区,地处边疆的古滇国也是牛的“狂热”爱好者。2019年,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就曾播出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

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图片来源:云南省博物馆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图片来源:云南省博物馆

  这件文物实用功能很强——它是古滇国贵族使用的存钱罐。贮贝器是青铜铸造的,用以贮藏海贝的容器。它是云南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出土于晋宁石寨山。石寨山等地是滇国统治的核心区域,也是古滇国“滇王之印”出土之处。可以说,贮贝器是滇文化的独特代表,它在滇国的地位与中原的鼎有些类似,是滇国重器。

  当然,古滇国与牛相关的青铜器数量繁多,著名的牛虎铜案第一次为人们揭开了古滇王国的神秘面纱;立牛青铜钺等带有动物造型的青铜器,更是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滇国各阶层民众的生活百态。

  到了唐代,绘画艺术开始逐步登上历史舞台,而最负盛名的《五牛图》就诞生于这一时期。

五牛图局部。来源:故宫博物院五牛图局部。来源:故宫博物院

  据传,此图为唐代宰相韩滉所绘。韩滉出身官宦家庭,唐玄宗年间以门荫入仕。公元785年入朝拜相。韩滉一生为官注重农业发展,此图或许有鼓励农耕的意义。作为世上仅存的几件唐代真迹,《五牛图》历来被学者重视。赵孟頫赞为“神气磊落,希世名笔”;赵子昂、乾隆皇帝都多次题跋,历朝历代文人墨迹更是数不胜数,记录了千年以来的文字风流。

  《五牛图》本身命运也极为坎坷。靖康时,宋高宗为躲避金兵的“搜山检海”,仓皇南逃时也不忘带走此卷,总算得以保全;然而千年之下,八国联军劫掠北京,《五牛图》一时销声匿迹,直到50年代才辗转重回北京。

《缂丝青牛老子图轴》。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缂丝青牛老子图轴》。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到了明清两代,随着工艺的发展和进步,以牛为形象的图画、瓷器日渐增多,牧童图也成为常见的题材,俯拾皆是。直到今天,仍然有农民在家中养牛以供耕作,可以说,牛以其忠厚温顺、勤劳肯干赢得了中国人的欢心,也把自己的形象与农耕文明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成为我们最“牛”的好伙伴。

文物五牛图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