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经济持续向好趋势不会改变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经济持续向好趋势不会改变(权威访谈·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32))
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构建新发展格局,如何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记者采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
2020年经济发展成果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有利基础
记者:2020年中国经济取得的成果,将对2021年经济运行起到什么作用?
张宇贤:2020年,我们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这份答卷在六个方面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有利基础。
市场预期更好。在2020年如此严峻复杂的形势下,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国内外机构、市场主体对中国经济的信心都大大增强。
物质基础更厚。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科技、经济、综合国力跃上了新的大台阶。
产业韧性更强。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经受住了极端的压力测试,展示出非常强的韧性,也为全球抗疫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了良好保障。
市场动力更足。去年,我国市场主体日均新增2.2万户,创业创新活力不减。
民生保障更实。去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2.1%,民生保障政策落地更实。
应对经验更多。经过大灾大难的考验,我们应对疫情等外部冲击的经验更加丰富。
记者:怎么看待今年中国经济走势?
张宇贤: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资本,科技创新能力稳步大幅提升,优质的要素供给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坚实基础;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是保障经济良好运行的显著底色;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体系,是保障经济良好运行的强力支撑;14亿人口和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以及城乡之间、东中西之间的差异性,为我们提供了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广阔的回旋余地。
但是,中国经济运行要保持在合理区间,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全球疫情防控和世界经济复苏还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疫情冲击下,国内需求恢复比较缓慢;去年宏观杠杆率有所上升,一些地方的财政收支压力和重点人群就业压力增大,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
这就要求我们,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在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的同时,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记者:构建新发展格局今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需要在哪些关键点发力见效?
张宇贤: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先看消费这个第一引擎。在消费端,还存在不少梗阻:中高端商品和服务供给还难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消费能力和意愿的提升还存在一定的限制;养老托育、中西部物流等消费基础设施存在短板;质量标准体系相对滞后;市场的统一性和公平性还有待加强,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现象亟待消除;信用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
继续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至少要在四个层面发力。
提升消费能力。通过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等使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优化收入分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促进消费回升。充分发展新型消费,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引导消费回流。扩大免税市场规模,促进跨境电商更加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国产品牌质量建设。
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打击假冒伪劣和诈骗等,更大力度保障消费者权益。
记者:如何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
张宇贤: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要保持合理投资强度,要在储蓄和投资之间形成良好转化;在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补上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进一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加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在保障重大项目资金的同时,避免新兴产业的重复建设。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记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我们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张宇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中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我们具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庞大的技术工人队伍、广阔的国内市场,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
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发动机等领域仍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高度共识。我们具备了“双中心叠加”的有利条件。现在,中国既是世界的制造中心,也是世界的消费中心之一,将成为吸引国际资本、技术、人才的黄金发展地。
记者:如何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张宇贤:要稳住基本盘。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保持制造业比重的基本稳定。中国制造业占GDP比重,已经从2006年的约32%下降到2019年的约27%,要扭转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的态势,也要保持制造业内部各产业的合理匹配。
统筹长短板。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聚焦产业优势领域深耕细作,并在中西部地区拓展产业链供应链回旋空间和安全空间。同时,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打好持久战。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组建若干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集中解决一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基础研发投入的强度和比重,探索构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
本报记者 陆娅楠
【编辑:苏亦瑜】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