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研究解释1959年的前苏联雪山考察队是如何集体遇难的 来源:cnBeta.COM
1959 年的时候,一群俄罗斯徒步旅行者在神秘的环境中集体丧生。这起事件后被人们称作迪亚特洛夫山口(Dyatlov Pass)事件,并且引发了全世界不少解密爱好者的关注。虽然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已经提出了相当多的理论,但此前一直未能将所有巧合都串联起来。好消息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的一支研究团队,刚刚在一段视频中给出了最新的合理解释。
在 23 岁的伊戈尔·迪亚特洛夫(Igor Dyatlov)的带领下,这支主要由来自乌拉尔工业学院的学生们所组成的徒步团队,于 1959 年 1 月 27 日组团开启了为期 14 天的奥托尔滕山(Otorten)考察之旅。
尽管团队成员都拥有丰富的越野或速降滑雪经验,但在离开维寨(Vizhai)之后,他们尚不知晓自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依寒冬的标准来判断,他们所走的第三类路线,也是最困难和危险的。
唯一的“幸存者”尤里·尤丁(Yuri Yudin),则是因为健康问题而在第二天就转身折返。然后几周之后,大家发现队伍里的其他 9 人竟然都失联了,于是派出了一支搜查队去调查,结果目睹了相当可怕的灾难现场。
Using science to explain the mysterious Dyatlov Pass Incident
据悉,这支团队将帐篷扎在了 Kholat Syakhi 山口。后续搜查发现,室外雪地里有 9 人的脚印(赤脚或只穿着袜子)。一直到向下延伸到大约 1.5 公里(0.9 英里)的树木丛,他们才找到了第一批遇难者的遗体。
在被发现的时候,尤里·多罗申科(Yuri Doroshenko)和格奥尔基·克里沃尼申科(Georgiy Krivonischenko)都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且当时他们只有穿着一条内裤、并靠近一个小火堆。
在树线和帐篷之外,还发现了另外三具遗体,推测遇难时正在试图返回营地。针对这五名徒步者的法医鉴定表明,他们都是因为失温而遇难的。
更沉重的是,直到 2 个月后,大家才在距离森林仅 246 英尺的山沟中,发现了最后四人的遗体。其中三人因重伤毙命,1 人颅骨严重受损、2 人胸部遭受严重创伤。
法医称,他们像是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但奇怪的是没有明显的外伤。由于 62 年前的技术和条件有限,此事最终只能被归因于“强大的自然力量”。
从调查伊始,雪崩就被认为是最合理的解释之一,但迪亚特洛夫山口事件还有着其它疑点,因为雪崩不会造成碎屑、或留下积雪的痕迹。
即便他们意外地引发了雪崩,也不乏解释长达 9 小时的延迟。此外队伍在山丘上的营地选址其实算不上太过陡峭,且不清楚雪崩是如何造成持续伤害的。
不过 ETH Zurich 的新研究指出,这起事件可能不是大家常见的那种雪崩。如果用所谓的“平板雪崩”来解释,很多疑点就很能说得通了,因为该过程会有大量的积雪从沉积层脱落,但留下的痕迹却很少。
研究一作 Johan Gaume 表示:“我们使用了有关雪摩擦系数和局部地形在内的数据,来证明可在平缓的斜坡上产生小规模的平板型雪崩。计算机建模仿真表明,平板型积雪的撞击,正好可以产生此事件中观察到的类似伤害”。
剩下的问题,就是进一步研究这支队伍和事件发生时的时间差。先前的调查人员,无法解释在当晚未降雪的情况下,深夜的雪崩是如何被触发的。但在这项新研究中,他们已经提出了一套新的理论来解释。
这里的关键是所谓的四方风,众所周知,这种气流会以一定的力度冲下山坡,进而在帐篷上逐渐堆积雪层。结合较高的坡度和风力作用,研究人员模拟了雪橇雪崩的动力学过程,然后观察切开后要多久才能破裂。
之后的模拟发现,平板型雪崩的释放条件,可在割裂后的 7.5 ~ 13.5 小时内得到满足。研究合著者亚历山大·普兹林(Alexander Puzrin)补充道:
“如果当时他们没有在斜坡上开凿,那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但除了这项初始因素,还有其它的必要条件,比如离心风可能带着积雪飘散,让额外的负荷慢慢堆积。随着裂缝的逐渐形成和蔓延,最终在命中注定的那一刻被释放出来”。
最后,研究人员在模拟了平板型积雪在撞击人体时可能造成的潜在伤害。结果发现,在大约 6.6 英尺 / 秒的情况下(2 m/s),只需一块体积约 0.5 m³、密度 400 公斤 / 立方米的积雪,就可对遇难者造成一致的伤害。
据此推测,遇难者应该应该是被滑坠的崩雪、以及帐篷底下的密实雪层给挤压身亡的。至于那一晚究竟还发生了怎样的奇景,已经无人能够忠实还原了。
有关这项研究的详情,已经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通讯 - 地球与环境》期刊上。
原标题为《Mechanisms of slab avalanche release and impact in the Dyatlov Pass incident in 1959》。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