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声音]在精细化、创新性上再发力

[代表委员声音]在精细化、创新性上再发力
2021年01月23日 00:45 新闻晨报

原标题:[代表委员声音]在精细化、创新性上再发力

眼看不少单位、部门都在尝试兼顾智能化的同时为老人提供更多便利,李华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更好的做法是将这些方法形成系统,由相关部门统一安排,有计划地推出,将关注老人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在智能化的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也应与时俱进达到全面化与精细化。

“技术进步不应该是冷冰冰的,而应该是充满温度的,智能列车跑得再快,都不应该抛下老年人。”李华如此表示。她也提出,疫情期间,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有关部门是否能通过刷身份证、社保卡的方式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和行程等信息,而不是由他们一次次出示绿码。“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大数据共享的基础上。”

在郑惠强的眼中,城市数字化转型要面向社会领域,突出社会属性。应当服务整个社会群体,带上全体市民,特别要关注“数字弱势群体”,而不仅仅惠及数字化的强者。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实现“数字包容”,而不是加剧“数字鸿沟”。

他建议要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老年“数字鸿沟”社会支持体系,逐步缩小老年群体和年轻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同时要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我们可以为妈妈们设置母婴室、给盲人提供了专用通道,当然也可以在老年人常去的医院、银行等机构提供便利化的服务选择”。

“在独居老人家中安装感应芯片,长时间没有活动轨迹,一网统管的后台就会发出提醒。”市政协委员黄罗维向记者表示,在调研中,他深深地感受到“技术赋能生活”实实在在地发生着,这类智能化设施来对老人的日常生活进行保障,既提升了独居老人的生活安全性,也将赋能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效能。

不过,在针对老年人进一步开发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同时,他也建议可以针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痛点,研究更多的智慧养老产品,来满足老年人生活的需求。

与此同时,除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外,他也建议在社区多办学习班,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方式,让老人学习一些基本的智能化操作手段。“积极的尝试已经在上海多点开花,未来要在精细化、创新性上更加发力,才能将数字鸿沟不断缩小,真正让银发族跟上智能化时代的步伐。”

无独有偶,民盟上海市委在其拟提交的一件集体提案中也给出建议:着力做好供给侧改革,破解老年教育“一座难求”“只读书不毕业”“线上困境”等难题,让老年人更从容地拥抱数字社会的到来。其中就提到,要紧跟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潮流,大力发展适合老年人的各项教学手段,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做好老年教育资源更有效的聚集、调配和推送,推进老年教育在基层不断延伸与覆盖。

“一个文明的时代,应该多一点人文关怀。”郑惠强表示,上海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努力缩小老年人与新时代的“数字鸿沟”,帮助老人融入这个新时代,确保老人的权利得到更全面保障,共享时代发展成果。“让老人们有尊严地活着,这既是为老人造福,也是为自己造福”。

数字鸿沟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