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初创企业如何招人?投后HR视角下的几点感悟
编者按:本文来自险峰创,作者险峰投后HR团队,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一家创业企业最重要的因素无非「人财x物」三点,这其中最大的痛点还是「找人」。
这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工作。
如果用一个比较形象化的模型来解释,「找人」本质上和运营一款APP非常相似,大致可以分解为四个步骤:流量获取、识别核心用户、用户留存和用户转化——限于篇幅我们无法全部展开,这里主要谈谈前两部分。
本篇将从机构的视角,分享一些「初创企业如何找人」方面的经验和心得。希望对各位奋斗路上的创业者有所帮助,也期待与大家持续关注险峰,与我们一起交流分享。
进入正文前,先分享来自投后HR团队的7个观点:
1、初创企业第一件重要的事:找一个靠谱的HR
2、找到自己的「人才流量洼地」
3、与「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共事
4、建立共识:优先选择那些能够将工作与人生结合起来的员工
5、认知力:是否有持续学习的意愿非常重要
6、解决分歧:摒弃感性决策,只用数据说话
7、投后HR和猎头的选择:没有靠谱的模式,只有靠谱的人
01 初创企业第一件重要的事:找一个靠谱的HR
为什么初创公司招人难?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的对比:
相比于成熟的大公司,创业公司在岗位、职级、薪酬方面有着巨大劣势,导致自身的「自然流量」很低,愿意到创业公司工作的人天然很少。
就像一款APP从默默无闻走到广为人知,除了产品本身过硬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流量在哪里;早期创业公司要想快速找到那些与创始人志同道合、能力互补的高管或合伙人,也需要找到自己的「人才流量池」。
在我们看来,一家公司的「人才流量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有流量」、二是「外部流量」。
所谓「自有流量」是指企业依靠「自身造血」招揽人才的能力。从2013年至今,险峰投后HR团队已经服务了超过500家的企业,平均下来每年给被投企业输送的入职人员超过100人,即使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这个数量也达到了120人。但多年来我们始终秉承一个原则,就是对于每个刚刚加入「险峰家」的被投企业,我们的第一个建议都是要先帮他们搭建自己的HR团队。
一名好的初创公司HR,首先扮演的应该是「流量增长官」:作为初始的种子,让团队开枝散叶。
以我们的经验,这个职位能力模型主要有两点:
1、优先具备大公司和小公司的任职经历;
2、在「招聘」和「绩效」上相对擅长;
有大厂经验意味着他知道大公司的体系是什么样子——他不一定是体系的建造者,但必须有这个视野,这样在未来公司变大的时候才能知道怎么搭建体系;另外这个人也需要有创业公司的视角,HR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创业公司里HR和业务部门的沟通频率是极高的,他需要对公司业务非常了解,要跟前端去做更多互动,所以具备小公司经历也很重要。
传统理论要求HR有「六大能力模块」,但对创业公司来说,最为刚需的是「招聘」和「绩效」两大模块,简单来说就是要“能把人招进来,并让他产生价值”;这就要求他必须需要在「招聘」和「绩效」上相对擅长,最好两项能力都非常强。
比如我们服务过的基因疗法公司Exegenesis Bio Inc(嘉因生物),这是一家专注于全球市场的中国创新药团队,创始人吴振华博士曾在美国从事多年药物研发工作,先后担任美国多家医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和高管,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创业者」。
但在他2019年刚刚回国创业的时候,还对国内环境完全不熟悉——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四下苍茫,举目无亲”,“只身一人提着行李箱落地到杭州机场,连工商注册、银行开户都要自己跑”。
险峰正是在这个时期领投了吴博士的团队,我们的投后部门也给了吴博士很多支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一周之内帮他推荐入职了一位优秀HR同事。
得益于招聘方面的辅佐,Exegenesis的团队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扩充到了50人,而且这支队伍非常能打仗,仅用时4个月就建成了符合中美欧cGMP标准的基因治疗生产车间。
其中有一个细节让吴博士感触很深:8月份公司因业务扩大要搬入新的实验室,无数实验仪器需要搬来搬去,但在这个过程中Exegenesis的试验居然一天都没有中止过——这是他在美国没遇到过的事情。
这个例子很好的印证了创业公司初始团队搭建的重要性,而一名优秀的HR可以让这个过程事半功倍。
02 找到自己的「人才流量洼地」
一款APP不仅需要「自有流量」,也需要「外部流量」的加持。
比如早期「懂球帝」会从自己的社区用户中招募员工,这就是一个专属于它的「人才流量洼地」。
在这方面,每家公司都可以找到一些自己独到的优势和打法;而站在机构的视角上,有一个较为普适性的选择就是投后HR团队。
在我们看来,相比于单个的创业公司,投后HR在流量方面的优势主要有三点:
1、人才库:
创业公司一次可能只需要招聘一两个高级职位,但投后HR是同时在帮几十家被投企业招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广阔的人才「流量池」,覆盖到行业内的各个层级,这种势能上的高度差或许是初创公司很难具备的。
2、专业化:
创业公司的“第一HR”无疑应该是CEO自己,然而「找人」这项工作并非每位创始人都很擅长——它不仅需要深度的理解人心、洞察人性,还要清晰传递公司业务和团队价值,向候选人勾勒出未来的发展蓝图,同时能把非标的职位标准化、给出相对科学的薪资建议;从这个角度来看,长期服务于创业公司的投后HR可能会更有经验。
3、信用背书:
高职级的候选人可能会无视一家初创公司的面试机会,但对于手握许多职业机会的投后HR,他大概率不会拒绝见面;这样无形中增加了一道保险,让更多优质候选人有机会深入了解企业。此外,机构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品牌赋能将企业的名气“传递”出去,让候选人迅速对这家初创企业建立起认知和信任。
03 与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共事
解决了外部流量和自有流量,接下来谈谈如何考察与识别人才;以险峰投后HR团队的经验,有三个通用的指标可以重点关注:心智、共识和认知力。
奈飞的前 CPO Patty McCord曾写过一份管理学PPT,被Facebook CFO Sherly Sandberg 称为是“硅谷最重要文件” ,阅读下载量超过1500万次,整理成册后成了那本大名鼎鼎的《Netflix 文化手册》。
书里分享了企业的八个文化准则,其中第一条就是:我们只招成年人。
成年人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心智成熟」。前几年我们在帮企业找人时有个误区,就是非常喜欢推荐那种“特别聪明、特别有灵气”的候选人,因为「聪明」这种特质很外露,非常吸引人。
然而太过关注「聪明」,就会忽略对「心智」的判断,一个很有能力但心智不成熟的人可能会干扰到整个团队,一旦这两种模型不匹配,往往就会造成破坏性的结果。
比如很早之前险峰曾帮一家互联网初创公司找产品负责人;候选人的履历非常厉害,是某大厂的产品总监,办事认真能力强,对于产品也非常的执着,但这种执着对初创企业反而成了一种危害。
企业在初创期资源有限,这时一定要精简产品研发,保证最低成本与最快时间上线,但这位候选人执意要做很多过度的设计或功能储备,追求完美主义,为此和创始人多次发生冲突,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过于关注自我实现而不顾企业的业务方向。
《吕氏春秋》说“言之易,行之难”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发现问题的人,能主动解决问题的人才稀缺。初创企业有内部冲突很正常,但是要搞清冲突的目的,然后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现在我们找人会优先看心智,比如CTO这个岗位对管理的要求是大于技术的,一个好的CTO不一定是公司里技术最强的那个人,但他一定要是一个好的leader。
也许团队里一半的人不喜欢你,你也明知道他们不喜欢你,但还要推动他们去做事情,而且要为他们考虑,去帮他们变得更好,这确实需要心智极其成熟的人才能胜任;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没有几次跌倒起伏的挣扎,一个人是很难迅速获得这种能力的。
04 共识决定工作意愿,认知决定工作能力
招聘行业句话非常扎心:面试时不要自称是某某大厂的早期员工,这不是个加分项——因为早期公司雇不起牛人,只能雇便宜的人。
但这个结论其实不全对,牛人之所以牛是符合了优秀人才的能力模型,而这种模型是可以在早期被识别出来的;换句话说,一名好的管理者应该能做到和牛人“相识于微然”,本质上,这和天使投资里「投人」的逻辑没什么不同。
在我们看来,优秀的人才的模型应该是两套系统,一套是动力系统,一套是能力系统:动力系统决定工作的意愿,能力系统决定工作的能力。
先来看工作意愿:
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更好自己”的强烈欲望,而放在招聘层面,就是要找到那些个人的兴趣、目标与企业价值观相匹配的人才。
这方面,「玩物得志」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这是一家聚焦传统文化的国风文化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将古玩产品介绍给中国的年轻人,目前拥有4200万注册用户,单月交易额10亿元;两年时间里已完成了五轮融资,是当前国风电商行业里增长最为迅速的公司。
但在险峰投后HR刚接触「玩物得志」的时候,公司团队只有十几个人,产品还未上线,急需找到一位技术负责人把APP打磨实现出来。
这在当时是个相对非标的需求,2018年直播电商远没有今天成熟,更不要说是文玩直播;我们和玩物创始人唐金尚沟通了很多次,最后推荐了一位某电商公司的技术同学。
比起当时其他猎头公司推荐的一些大厂高管,这位候选人的title虽然不高,但是完整经历过上家公司从零到一再到IPO的全过程,技术底子好且心智成熟,符合我们对于CTO的判断模型。
此外还有个细节,就是他的简历里提到了自己喜欢自驾游,还养了一只龟和一只鹦鹉,这个爱好和一般的程序员非常不一样,当时我们判断这可能是个爱玩爱生活的年轻人,他对于文玩电商这类新事物可能也会很感兴趣。
随后只经过20分钟的面试,这位候选人就顺利入职——不到3个月,玩物APP的1.0版本便完成了上线;伴随公司的一路成长,现在他已经是「玩物得志」的CTO。
后来和金尚聊到当时的决策依据,他总结了两个字:共识。
真正的牛人是愿意为了热爱和信仰去成长的,这名候选人非常认同「玩物得志」把传统文化破圈给年轻人的理念,并且愿意为了这个共识而不断学习和迭代自己;而如果一个人为了谋生才去做现在的工作,他是无法全情投入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一家创业公司在做一件改变和影响他人的事情,那一定要让它的员工知道,并且,在招聘的时候有意筛选相同价值观的人。
再来看工作能力:
第二个例子是「快财」,这是一家财商教育领域的头部公司,上个月刚刚完成了E轮融资,累计融资额已经超过1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的6个高管中,有4个人都是险峰当年推荐过来的早期员工;他们跟上了公司不断的转型,与创始人一起成长,也收获了人生的财富。
我们也和快财创始人李远鹏做过交流,他在把这些归结于员工的「认知力」。
在他看来,「认知力」包含两个维度,一是认知的意愿,二是认知的能力。人和人之间的认知能力虽然有差别,但大体都在一个固定区间之内;而认知意愿却会有100倍、1000倍的差距。
认知力强的人会不断的吸收外界的信息提升迭代自己——有的是来自于上级,有的来自于竞品,还有的来自于朋友,创始人应该优先培养那些认知力高的员工,然后抓大放小,让员工自己成长。
这话大家都懂,然而做到的并不多。一方面管理者需要承担员工的试错成本,真出了问题要自己担责任;另一方面,一旦员工的努力被其他人否定,大部分人也会感觉非常挫败,甚至抓狂。
过程很痛苦,但是在李远鹏看来,这是一个必要的磨合过程。
而让员工可以走出挫折的方式,就是大家都要摒弃感性决策,只用数据说话。
李远鹏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当时公司采取双师大班制授课,直播老师负责讲课,辅导老师负责卖课,那么站在管理者的视角就会遇到一个问题——直播老师应不应该参与卖课?
一种观点认为直播老师为人师表怎么能卖课,人设不就崩塌了吗?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直播老师对用户的影响力最直接,本质上和薇娅李佳琪没什么不同,应该卖课。
当讨论无法达成一致的时候,公司的决策方式是CEO不直接干预结果,而是让大家本能按照科学逻辑来做决策——先对标行业龙头,比如看学而思是怎么操作的;再搞AB测试,看用户满意度和复购率的真实变化,最后以测试数据为准。
经过这套体系的长期熏陶之后,团队每个人都可以用这种小步试错的方式,非常快速切入新领域。
工作能力的底层逻辑是认知力,决定认知力的是认知意愿,而不是技能本身;对于认知意愿的高的员工,创始人或许需要多一些耐心,多用数据和逻辑去调整团队的频率,授之以渔才能带领大家不断突破舒适区。
05 初创企业招聘,如何用好投后HR和猎头公司?
这是很多初创企业CEO都问过的问题,我们自己也有一个认知迭代的过程。
大概在2013年前后,险峰开始系统性的提供投后HR服务,当时还没有“投后赋能”这些概念。
我们做这件事的初心也很简单:一方面早年间基金规模尚小,公司HR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还有一些空闲时间;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被投企业开始在人才招聘方面遇到了困难。
短暂内部商议之后,大家很快达成了共识,开始设立专门的团队帮助被投企业对接人才招聘的相关需求。
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曾短暂使用过猎头公司,但是效果却不太理想。
为企业初始团队的配备高管是个相当非标的需求,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比如美团为了邀请干嘉伟不惜“六下杭州”,而当时我们接触到的猎头往往没有这样的耐心,也出现了一些为了促成交易而刻意美化双方背景的情况。
现在返回头再看这件事,其实并不是猎头这个模式本身有问题,很大程度上还是当时中国的猎头体系还主要是为外企服务,很多人对于互联网企业招聘诉求的理解还不到位,但我们觉得已经没有时间等了,就决定招人这件事还是要自己来干。
当时大家也没有什么经验,只能慢慢试错总结方法论;比如我们发现早期投资涉及的行业太多,彼此之间又有跨界交叉,但其中有三类「职位」的需求是不变的:HR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它们是每家初创企业的共通需求,也是可以被标准化的。
于是我们开始围绕着这三类人去搭建内部人才库,不断迭代,到今天比如险峰的某个被投企业想招一个CTO,我们可能两天之内就能推过来一个人,一周之内可能这个人就能入职。
再比如我们对投后HR的考核不是按推荐数量来计算,而是以「候选人在目标企业的任职时长」来计算KPI——候选人入职后待得越久,说明需求越匹配,招聘效果也越好;可以说坚持「精品化」的路线是险峰投后服务的另一个特色。
但毕竟一家VC的投后HR团队规模不可能太大,几个人很难同时服务几百家企业,随着这几年中国猎头公司服务水平和效率的快速提升,两者之间的日益互补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之前我们也和云丁科技创始人陈彬做过交流,他说云丁合作过最成功的两个外部HR:一个是险峰,另一个就是一位猎头老师——这位老师已经为云丁招聘了好几个高管,也与云丁保持了多年的服务关系。
从这角度来说,其实投后HR和猎头并没有好坏之分:没有靠谱的模式,只有靠谱的人。优秀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持续地为他人提供价值,而不会为短期利益而损害自己的口碑。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