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无意义加班被辞退”引热议 网友情绪需要被理解

“拒绝无意义加班被辞退”引热议 网友情绪需要被理解
2021年01月11日 09:42 成都商报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西蒙

  在一个讲究合作与共赢的社会,员工绝不是企业管理者可随意“使用”乃至“压榨”的资源,而是应该被尊重的独立个体。

  日前,“应届生拒绝无意义加班被申通辞退”的话题引发热议。被辞退的当事人自述称,正常情况下6点钟就可以下班,但就算是事情做完了,也不许离开,由于拒绝无意义的加班,自己被告知因试用期不合格被辞退。面对舆论的指责,申通快递公司发布情况说明称,辞退当事人的原因是工作态度和工作结果,公司不存在强制加班的情况。

  目前,双方各执一词,外界在没有更多信息的情况下,很难分清是非。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事件的完善处置还需相关部门的介入,由法律给出公正合理的裁决。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围观此事的网友们,似乎更多在借助此事发泄自己对强制加班与过度工作的不满。虽然这起纠纷只是个案,但实际上它背后所代表的,是当前大量“打工人”对于强制加班普遍不满的客观现实。因而,网友们集中表达的这类情绪,也有聆听的必要,理解的必要。

  其实,网友的怨气并非指向加班本身,而是无意义劳动。中国有句古话叫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数劳动者也相信“天道酬勤”“勤劳致富”的朴素道理。可如果在现实中,这样的道理行不通了,难免会让人失望乃至产生悲观情绪。如今,不少上班族发现,自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消耗在了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填写无聊表格、参加无聊会议等等。当付出无法产生绩效与现实回报,自然会让人陷入“白忙乎”的尴尬里。

  网友的怨气也指向对身心健康伤害巨大的工作形式。近日发生的个别年轻员工在工作中猝死的案例,让人们意识到,工作再重要,也不如保护自己的健康重要。而相比显著的身体警讯,很多人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更加不可忽视。关注身心健康,已是保护劳动者个人合法权益中的重要方面。而随着维权意识与法治观念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对于不合理的加班文化,需要大声说“不”。

  因而,不论是新闻中的快递公司,还是其他用人单位与企业,都应该正视广大劳动者的这种情绪,并理解与认可。在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里,很多人一方面自嘲为“打工人”,而又不得不低头继续工作。这种现实的隐忍,并不是“好欺负”。

  在一个讲究合作与共赢的社会,员工绝不是企业管理者可随意“使用”乃至“压榨”的资源,而是应该被尊重与呵护的独立个体。不论是何种规模的公司或单位,只有建立在对员工基本权益的尊重与理解上,才能获得良好的内部关系与和谐的集体文化,乃至实现做大做强的发展愿景。企业管理者们,不可不审慎对待。

加班996辞退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