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保持中高强度运动,老了大脑少受伤!

中年保持中高强度运动,老了大脑少受伤!
2021年01月11日 09:41 新浪科技综合

  来源:奇点网

  虽然天寒地冻,该运动还是要运动,而且高强度的运动才更健康。

  刚刚过去的2020年,奇点糕们至少唠叨了四次高强度运动的好处,像什么身体分子大变样、改变心血管代谢产物、降低全因死亡风险等等。如果还不心动身动,那奇点糕就在2021年开头再列一项好处:高强度运动对大脑也有好处。

  近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团队,分析了经典的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研究中1600余名参与者的情况,发现在45-65岁的年龄段,闲暇时中高强度运动(MPVA)量较高,与参与者25年后接受大脑扫描,发现更少的损伤证据有关!

  与不进行中高强度运动的参与者相比,运动量高与参与者接受检查时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更少(OR=0.68),脑白质完整性更强有关,这些都提示运动对保持大脑正常结构可能大有好处。研究发表在Neurology上。

是不是瞬间找到动起来的理由啦(图片来源:Pixabay)是不是瞬间找到动起来的理由啦(图片来源:Pixabay)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样的话,奇点糕感觉这些年来越来越少见到了,毕竟很多运动没有绝高的智慧,确实是玩儿不好的。不过要说运动能延缓大脑的衰老,目前还缺乏很有力的证据。

  最近几年欧美开展的一些随机对照试验里,坚持中高强度运动都没能实现大脑结构性改变、保护认知功能等目标,不过这些研究的时长一般都只有6-24个月。

  对于把运动当成习惯,作为生活一部分的人群来说,每天机械地完成临床研究中规定的运动项目,乐趣和依从性也不一定就好。再说运动的好处也可能是日积月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出端倪的。

  所以在本次对ARIC队列研究的分析里,研究者们着重强调了“闲暇时”这个要点,而每周完成15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就被定义为运动量高,之前一些研究可是把150分钟定为底线的,有39%的参与者达到运动量高的水平。

对,跳绳也算中高强度运动对,跳绳也算中高强度运动
(图片来源:Pixabay)(图片来源:Pixabay)

  ARIC研究在1987-1989年开始启动时,入组参与者的平均年龄就在51.6岁左右,所以25年后再度随访时,参与者们已经年过七旬,很多人已经有过明显或微小的脑血管病,进行脑部核磁共振检查就能把这些损伤证据找出来。

  从扫描结果来看,参与者们在首次随访时报告的运动量高,不仅与腔隙性脑梗死风险较不运动参与者下降有关,还与脑皮质下微出血风险下降有关(OR=0.64),皮质和皮质下梗死风险有下降的趋势(未达统计学显著性)。

运动量不同人群的风险改变情况运动量不同人群的风险改变情况

  即使是考虑到参与者们的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发病情况和体重指数(BMI)等因素,闲暇时中高强度运动量高,也仍然与大脑损伤更少有关,所以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指出,运动对大脑健康的保护机制是多层次、全方位的。

  虽然研究中参与者们报告的运动量是根据调查问卷收集,不是一直在监督之下锻炼,但Neurology配发的社论认为,过于死板机械的锻炼,可能效果真的不如自主运动,不过这还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去证实。

  不管怎么说,等到老了再为了大脑让身体动起来,可能会有点儿来不及,而四五十岁时运动的难度就相对低一些了。而且最近有研究说了,低温下运动燃脂更多,大家不妨试试效果?当然安全优先啊。

运动大脑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