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员与保安 不该成“冤家”

外卖员与保安 不该成“冤家”
2021年01月06日 00:35 新京报

  原标题:外卖员与保安,不该成“冤家”

  不论是外卖员还是保安,都需要现实社会运行规则的“理解”。

  一则“外卖员凌晨送餐与小区保安起冲突被打后身亡”的消息,日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事发地是湖北仙桃,1月3日凌晨,当地一名40岁的外卖员在往小区送餐时与保安发生冲突,外卖员倒地后被送医,被120送往医院抢救无效身亡。目击者称,外卖员进小区时被保安阻拦后放行。送完餐时,再次遇到阻拦,之后发生冲突。涉事保安目前已被警方依法刑拘。

  一次外卖配送连着一起命案,令人心痛。外卖员和保安的冲突早已不是个例,双方冲突的新闻时不时上社会新闻的热搜,双方的矛盾何解?

  外卖有配送时间的硬约束,有客人的差评威胁,而保安则有来自物业或用人单位的各种要求。双方的压力均是刚性压力,且直接与保安或外卖员的切身利益挂钩。一旦双方的利益之间缺乏弹性调和空间,又碰上有当事人脾气硬,恐怕就只能“硬刚”了。

  对于保安和外卖员而言,他们都是这个社会最末梢的群体,他们代表一个群体与这个社会发生直接的接触,面临的摩擦也是最直接的,这点很难回避。别的工作可能有轻重缓急的弹性空间,但保安和外卖员并没有,送餐晚了就是晚了,不该放人而放了人,就是失职了。

  此类冲突的背后,跟外卖送餐到户的要求和小区物业安保措施之间的矛盾不无关系。而这样冲突理应回归由平台和物业来解决,而不能把外卖员和保安推向冲突前线。

  换言之,相关规则在制定时应该更多地从尊重个体的角度出发,多考虑参与工作流程的每一个人,特别是要多考虑这类社会末梢群体。否则,流程设计得再好,把执行的压力推给他们,都难免异化走形。鉴于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疏解办法。

  就外卖平台而言,在设定配送规则的时候,可以设置外卖员对小区进入难度的反馈系统,根据小区配送进入难度系统来弹性分配配送时间,而不能让他们一直靠个别保安的“通融”才能进小区。

  而为了防止个别保安故意刁难外卖员,小区物业物管是不是也可以对外卖员、快递员这类进出小区频次高、却非业主的群体,针对性地制订绿色通行政策,也明确其进出的规范?非但如此,在明确进出规则的基础上,还要强化对保安的培训,明确保安的职责范围与问题处置方式,对“刁难”做法予以否决。

  说到底,外卖员不是送餐机器,保安也不是机械执行禁入规则的“拦路虎”。这需要规则去保障。进而言之,社会有关各方在制定规则时就要考虑他们,给保安与外卖员弹性空间,同时也是给他们“一点就着”的矛盾提供缓冲余地。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不能人为设置各种障碍。外卖员和保安,要的不只是“相互理解”,更是被现实社会运行规则“理解”。

  □龙之朱(媒体人)

保安外卖骑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