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黄金水道”更绿色更顺畅——推动长江经济带大保护5年间 来源:新华网
让“黄金水道”更绿色更顺畅——推动长江经济带大保护5年间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题:让“黄金水道”更绿色更顺畅——推动长江经济带大保护5年间
新华社记者
岸线更“绿”了
隆冬时节,安徽芜湖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的江滩上,不少年轻人冒着寒风,漫步于超10公里长的生态景观带。谁能想到,这里曾非法码头密布、砂堆连绵,“住在江边不见江”。
焕然一新的江岸得益于当地铁腕整治非法码头、持续发力生态修复的决心和努力。
近年来,安徽深入推进长江干线非法码头、非法采砂专项整治。2017年取缔拆除224个长江干线非法码头,又以淮河流域为重点开展专项行动,取缔拆除941个无证码头、砂石堆场。
“江边的环境曾经很差,整治后旧貌换新颜,成了遛弯的好去处。”在附近生活了10多年的王先生说。
不只是安徽,“十三五”以来,江苏取缔拆除了长江干线江苏段117个非法码头,恢复长江自然岸线13.3公里,岸线面貌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有效修复。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拆除长江干线1300余座非法码头、长江支线900余座非法码头,两岸绿色生态廊道逐步形成。
如今,变“绿”的还有长江航运业。
湖北宜昌,秭归港茅坪游轮码头。一艘艘从重庆开来的游轮一到港就接上了岸电,靠泊期间采用岸电供能,不见黑烟,不闻噪音。
“以前用燃油发电,一到晚上噪音特别大,产生的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污染,费用也高。”重庆冠达世纪游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长侠说,“现在用上了岸电,既省时省力省成本,又保护了长江生态。”
推广使用岸电是沿江各地狠抓船舶港口污染治理的一个缩影。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苏杰介绍,5年来,长江经济带港口岸电使用率逐年增加,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接收设施已实现全覆盖,沿江船舶和港口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运输效率更高了
就在1个多月前,一艘满载粮食、麦芽、马口铁、建材的集装箱船从江苏淮安新港驶出,经京杭运河进入长江驶向湖北武汉阳逻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淮安—武汉”水上集装箱快速班轮航线正式开通。
该集装箱快航从淮安至武汉航程约6天,返程约4天,综合成本较原有公路运输降低一半以上。初期实行每周2班对开,后期将逐渐增加航班密度。
通过该航线,淮安的粮食、麦芽可以低成本发往武汉等地,武汉等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化肥、有色金属可直达淮安。快航开通形成了以淮安港、武汉港为中心的区间集装箱物流运输新通道,将推动长江中上游与京杭运河区间的“江河联运”,有利于“散改集”和贸易物流,促进内循环的畅通。
大力发展江海(河)联运,已成为提升“黄金水道”功能的内在要求。记者了解到,当前长江干线14个港口铁水联运设施联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长江集装箱江海联运运量已占到总运量的60%以上。
在发力推进加快多式联运之际,“黄金水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也跑出了“加速度”。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投用,2020年,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突破30亿吨,再创历史新高,稳居世界内河首位。”苏杰说。
截至2020年11月,长江经济带铁路、高铁通车里程分别达到4.4万公里、1.5万公里,沿江高铁建设方案基本确定,公路互联互通网络不断完善,成都天府机场、鄂州货运枢纽机场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加速形成。
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问题仍需解决,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苏杰说。
船舶港口污染问题尚未根除。部分地区还存在船舶偷排或违规排放污水、港口不具备污水接收设施、接收处理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接收转运设施衔接不畅、码头废水直排等现象。
运输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三峡坝区船舶积压常态化,部分铁路、公路骨干通道能力接近饱和,港口、综合交通枢纽“最后一公里”问题仍存在。
苏杰说,今后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系统谋划、全面推动长江“黄金水道”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在巩固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非法码头“死灰复燃”,鼓励引导老旧码头退出、资源整合和升级改造,提升岸线使用效益。
注重协调发展,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动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创新运输组织模式,系统提升干线航道通航能力,持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着力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记者魏玉坤、杨绍功、王贤、周凯)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