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扒一扒“自发热内衣”:发热的是我还是衣?

寒潮来袭!扒一扒“自发热内衣”:发热的是我还是衣?
2020年12月30日 11:09 新浪科技综合

  来源:科普中央厨房

  临近年底,新一波寒潮来临,多地气温甚至突破历史极值。人们开始集中关注保暖产品,尤其是自发热内衣,今年以来更是保持了一个持续火热的状态。

  “显著升温”“37度恒温”“德国黑科技”……打开购物网站平台,各式各样主打轻薄的自发热内衣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已经被不少商家追捧为“过冬神器”。

  一件不算太厚的内衣真的可以自发热吗?

  揭秘:世界上还没有自发热材料

  大多数发热内衣商家都声称,他们的发热内衣里有一层“高科技”材料,可以自己发热,保暖效果是传统纯棉保暖内衣的好几倍,是“黑科技”等等。

  但实际效果是,有些自发热内衣的确暖和了一点,但与好几倍还有点差距;有些自发热内衣干脆不保暖,甚至还没有厚一点的秋衣秋裤效果好。

  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主任王宝军告诉记者,从能量守恒定律来看,自发热也不科学,因为能量是需要来源的,热量不可能凭空产生。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能够真正自己发热的材料,也就是说,没有真正意义上自发热的衣服。

  “吸湿保暖”

  所以自发热内衣是彻头彻尾的骗子吗?

  这当然也不是,王宝军进一步解释说,它只是把纤维“吸湿发热”的原理,偷换了概念而已,给公众造成了“保暖发热”的假象。

  众所周知,人肌肤表面的角质层是会排出水分的。当人体皮肤向外散发水蒸气时,这些水蒸气在液化时会散热,这是我们冬天感到寒冷的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更好的抵御寒冷呢?首先是穿更厚的衣服。静止空气的热传导率最小,在空气不流动的前提下,纤维层能夹持的空气越多,服装的保暖性就越好。

  但这会带来一些挑战,就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冬天,人们都穿着臃肿的大棉裤,尽管也可以达到保暖效果,但不仅美观性很差,行动起来也很不方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服装制造者开始在面料上下功夫:一方面,材料要足够轻薄、合体便于穿脱。另一方面,保暖性能要足够好,纤维材料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王宝军说,当纤维吸收水分时,纤维分子中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结合,水分子的(水蒸气)动能降低,同时转换为热能释放出来,这就是吸湿发热,。纤维吸湿性越高,吸湿过程中散热越多。

  所以自发热内衣,其实就是用特殊纤维材料,具备“吸湿保暖”效果的内衣。

  1+1怎样等于5?

  实际上,不论是天然纤维的羊毛、蚕丝,还是人造纤维的涤纶,大多数纤维都具备“吸湿发热”的功能,区别在于不同纤维成本或造价不同,吸湿发热的效果也不一样。

  比如聚酯纤维,其实就是“涤纶”“的确良”,是最常见的化纤,弹性好、抗皱性能佳;粘胶纤维,简称粘纤,吸湿性非常好,保暖性也不错,但它的造价相对较高。

  再比如腈纶,保暖性超好,有人认为它比羊毛还暖和;而氨纶的弹性很好,我们常常听到的徕卡面料,就属于氨纶的一种。

  如果仅从这些纤维面料的名称来看,和“黑科技”的距离的确有点远,但正所谓“1+1等于5”,王宝军表示,如果把这些纤维材料按照一定比例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不一样的效果,达到“吸湿保暖”的目的。

  比如某日本品牌的自发热内衣,主要材料正是聚酯纤维和粘胶纤维。腈纶负责保暖;粘纤主力负责透气排汗,顺便辅助保暖;涤纶负责抗皱;氨纶负责让衣服更贴身,随着“发热能力”的依次增加,能看到粘纤和腈纶总和的占比大致上也是增加的。

  再比如,今年很火的德绒,其实也是一种化纤面料,以腈纶为主,会混纺一定比例的氨纶和涤纶,有的德绒面料还会混纺一定比例的粘胶纤维,其中的腈纶是经过改性的,是一种吸湿发热纤维。

  至于为什么叫“德绒”,是因为这种面料的发明方是德国拜耳公司,但这并不代表说,它一定就是德国生产的产品。一些低价纺织品虽然也可以叫德绒面料,但很可能质量不过关。

  还有一种红外自发热产品,即在红外纤维当中,添加了一些对热辐射吸收比较好的红外线辐射材料,它能够吸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再以红外线的形式反馈给人体,防止人体热量的流失。但这本质上也是在提升保温能力,并且红外线辐射材料造价较高,所以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并不多。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导热材料,但它成本较高,目前还难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图片来自网络)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导热材料,但它成本较高,目前还难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图片来自网络)

  除此之外,近来市面上还出现了一种“石墨烯材料”的自发热内衣。从材料学的角度来说,石墨烯是目前导热系数最高的材料,但它的价格也不是一般的昂贵,把它放在内衣当中当保暖原材料,怕是连成本都收不回来,所以石墨稀自发热在目前来看,大概率是一种噱头而已。

  缓解寒冷可以,抵御寒冬挺难!

  综上所述,在把纤维材料和成分重新“组合”以后,自发热内衣的确比普通的秋衣秋裤更加暖和,但它究竟有多暖和呢?穿自发热内衣就能过冬吗?王保国认为:“用它(自发热内衣)缓解环境突变带来的寒冷冲击是可以的,但抵御严寒真心是有点难。”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王保国解释说,一是自发热内衣受环境影响,在很干燥的环境当中就没有什么吸热能力,比如说冬季干冷的西北、华北地区,自发热内衣效果肯定没有长江流域好。

  二是纤维吸湿放热是个动态过程,所以保持恒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纤维吸湿达到饱和,水分吸收的少了,这时候发的热也少了。”

  三是包括厂家在内都重点宣传“吸湿发热”,但实际上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纤维材料吸到的湿气还需要释放出去,这也就是一个“吸热散湿”的过程,也就是说,自发热内衣其实一直在吸湿-放热-放湿-吸热的过程当中循环。

  这种忽冷忽热的感觉,对于一些皮肤比较敏感的人来说,实在不太友好。

吸湿发热产品尽管有行业标准,但其中数据是实验室极端情况下的数值,对于实际生活当中使用,并不具有参考价值吸湿发热产品尽管有行业标准,但其中数据是实验室极端情况下的数值,对于实际生活当中使用,并不具有参考价值

  在行业标准上,记者了解到,目前针织发热内衣没有国际标准,只有一个纺织行业标准FZ/T 73036-2010《吸湿发热针织内衣》。其中规定“最高升温值不低于4℃;且30分钟内平均升温值不低于3℃”。满足这两个要求的才算是合格产品。

不同自发热内衣材料组成比例不同,一些低成本的自发热内衣,效果还不如加厚的秋衣秋裤好不同自发热内衣材料组成比例不同,一些低成本的自发热内衣,效果还不如加厚的秋衣秋裤好

  不过王保国也坦言,这个数据只是在实验室内,模拟极端情况后生成的,实际生活当中达到那种升温效果是很难的。简而言之,就是说检测报告和实际穿着体验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甚至不小。

  所以从目前来看,尽管自发热内衣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它依然处在“概念大于实际”的阶段。王保国建议,消费者们不要被所谓的“黑科技”噱头给迷了眼,理性消费最为重要。“如果真正为了保暖,可以穿羊毛裤、棉麻裤甚至是羽绒裤,这种服装的保暖效果,比自发热内衣要好得多。”

自发热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