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28日消息,北京时间12月28日,2020未来科学大奖周举办“产学研论坛”活动,并邀请全球顶尖科学家、卓越企业家、知名投资人,围绕“创新源头产业化”、“资本投资科学家创业”、“智能物联网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时代的产学研”等话题展开分享与交流,释放创新智慧,为中国基础科学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01
产学研对话:走好成果转化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产学研论坛:产学研对话”活动邀请未来论坛理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丁洪,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主任丁胜,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普林斯顿大学Paul & Marcia Wythes讲席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未来论坛机构理事代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复旦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艾棣维欣(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宾,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未来论坛理事、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围绕“创新源头产业化”话题展开分享与交流。
丁胜教授认为,治疗型药物的产业开发存在很高壁垒。一方面,目前科学对于一些疾病的机理认知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药物研发产业链条长,中间变量多,也为产业发展带来挑战。在他看来,学术界和工业界处于上下游关系,虽然很多语言共通,但也有一些标准和认知存在差异。通过加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交流互动,将创新的认知转化成真正能够成为药物分子的药物,这个过程需要多个学科和团队加强相互沟通。
李凯院士回顾了近年来中国基础科研领域的支持与投入,并指出:近20年来,中国在R&D方面的投入增速加快,已居世界第二位。但在基础科研和应用科研的投入依旧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这也为科学类公益组织与个人投资基础科研创造发展空间。在李凯院士看来,科研和创新是不同的概念,要区分开。科研是把钱转化成知识,而创新是把知识转化成钱,要在高校做创新挑战很大,需要教师、学生对市场、客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刘庆峰指出,以企业为主体,是非常核心的问题,当前很多高校的科研成果没有很好地推向市场,没有形成自我迭代的良性循环,原因是割裂了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作为主体,要对这个产业方向的前瞻性有理解力、鉴赏力和使用能力,能够串起从研发到产业的前后端整个链条。另外,企业要把高校和科研院所当作长期的核心战略伙伴,利益务必共享,要作换位思考,相互尊重,并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
而在技术研发布局上,刘庆峰表示:“未来1-3年,科大讯飞的研发将由各个业务线、产品部门去负责,未来3-5年,将由讯飞研究院来负责,5-10年甚至更远的前瞻性探索,将交给联合实验室去做。科大讯飞遵循‘721研发投入模式’,即70%投入当前的主导产品,20%是战略新产品,10%是探索型的不追求一定要有回报的方向。”
在谈到药物研制领域的产学研融合时,王宾表示:“中国科学家创业过程中,在药物科研层面要紧密结合监管政策。同时,在具备科研热情,把科研理论做扎实的前提下,科学家还需要具有开发风险意识,尤其要把可重复性、可放大性、稳定性等问题解决好。同时,要严格把控项目周期,做到对投资人负责。”
王晓东院士指出,在支持原始创新过程中,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坚持选人不选题,给予科学家充分自由。他谈到:“真正的原始创新是不可能写在纸面上做成规划的,而是在科学家头脑里不断地孕育、不断地改进,是非常动态的一件事情,只有在有完全自由的环境里才可能发生。同时,北生所通过很多专门的实验技术中心,帮助科学家解决技术上的问题。”王晓东院士也就百济神州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进行了分享,他表示:“百济神州享受了政策带给制药行业的红利。以2015年中国药政改革为起点,中国的新药创制迎来了从源头科技创新扶植到新药审评审批加速,再到医保准入激励等从中央到地方的全方位政策支持。在这样的合力下,我国的新药创制正在迈进可持续发展的快行线,让高品质、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创新药品不仅能惠及患者,同时有效促进中国医药产业的整体升级。”
周逵从资本市场角度,对早期项目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并表示:“聚焦早期是红杉中国投资的一大特点,红杉中国60%投资于种子轮和A轮。即使今天,红杉中国已经发展成一个全站式的基金,坚持投早期的策略也从未改变。首先,红杉中国对于更早接触创新idea、更早接触创业者有着天然的渴望,希望在创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切实为创业者提供支持,做他们最好的帮手,使创业者和红杉,在推动创新和商业收获这两大价值维度,都能获得最好的结果。第二,是和科学家教授的合作。科技创新最核心的策源地,还是源自与科学家、教授的合作。第三,红杉看重指向应用的技术成果,过程中要有耐心,也要看大家是不是有应用意识和应用共识。第四,早期投资要有耐心,科学家的成果从科研走向应用,需要面向市场有所调整,而红杉有耐心陪伴科学家走过这一成果转化历程。”
丁洪在总结中表示:“2020未来科学大奖周的产学研论坛为科学家、企业家以及投资人的交流互通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大家在交流中以各自视角,对产学研创新生态进行了全景展望,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视角。未来,也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协同创新,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产学研的融合和发展。”
02
投资人对话科学家创业者:共建科技创新早期投资信心
“产学研论坛:投资人对话科学家创业者”活动,邀请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大会2020轮值主席、未来论坛理事会2020轮值主席、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捐赠人、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金勤献,未来论坛理事、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未来论坛理事、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未来论坛青年理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皓毅,未来论坛荣誉青年理事、地平线创始人 & CEO 余凯,围绕“资本市场环境变化”、“早期投资趋势”、“资本投资科学家创业”等话题展开交流与探讨。
金勤献在对话中指出,当前科技创新投资呈现出很好的发展趋势,与国家层面对硬科技的需求是分不开的。他认为,近年来国家对于科技成果转化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激发了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组织开展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为科技创新营造了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在此过程中,科学家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热潮中,与资本及产业界形成了良好互动,从而成为中国创新体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他表示:“以往科学家在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主要归因于其在市场化运作方面的存在的不足,使企业难以跨越‘死亡谷’。但随着更多科学家以创业形式参与成果转化,资本方也在孵化过程中给予人才、管理、运营及资源上的助力,从而帮助科学家完成思维模式上的转变,让科技创新企业能够快速成长。”
李开复指出,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趋于饱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上一波互联网投资热潮中快速发展并趋于成熟,随之带来的是当前科技创新迭代的提速。因此,资本市场将关注度转向科技型创业,是发展中的必然,这也为更多科学家、创业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李开复也强调,投资人不仅看重科学家的前沿科研成果,同时也看重其落地的场景及商业逻辑。他表示:“作为投资人而言,我们希望创新企业尽量规避未被验证的科技风险,并看好具有明确落地场景的创新成果,以及已经在某一商业公司广泛研究确定落地可行的创新成果。就目前来看,创新工场近90%的科技类项目都是如此。”
刘芹认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互联网模式创新已经趋向“红海”,并进入到差异化竞争阶段,在此过程中,科技在差异化竞争中的重要性则愈加明显。在刘芹看来,不论是模式创新还是科技创新,“人”都是最关键因素。他表示:“技术由人来掌握,对于科学家创业者而言,他们本身掌握着核心技术及商业转化的全过程,这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同时,他认为,企业家的挑战是分配资源、聚焦资源,以及把资源放在哪些方面,而当企业家具有技术视角之后,他的复合跨界能力则将成为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王皓毅认为,我国对于底层技术、源头技术上的创新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对这一时代下的科学家而言,不仅要做到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同时也要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社会价值,满足国家需求。他表示:“现在越来越多在海外求学就业的科学家陆续回到国内,并在回国发展过程中贡献出具有创新技术优势与商业价值的创新成果。希望在此过程中,大家共建早期投资信心,鼓励科学家做出更多创新源头技术。”
余凯认为,当前的投资环境,让硬科技投资呈现出非常好的趋势。过去二十年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使国内投资人具备很好的全局观与未来观,未来的硬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值得期待。余凯也分享了自己作为科学家的创业经验。他认为,TO B 端的科技创新企业更多是愿景驱动,而在没有明确商业模式、目标客户,在不具备核心组织能力、专业能力的情况下,不要急于引入商业合伙人。坚守创业初心,坚定这样的战略定力是煎熬的,但科学家创业者不仅要专注技术,同时也要专注于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的规划,才能真正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
邓锋在总结中谈到:“近年来,我也在清华搭建了一个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定期交流平台,产业界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是不是到学术界来谈一谈,使得投资人参与其中,有机会认识那些出色的科学家。希望能够从课题到研究的过程,有更多产业界和投资界的介入,让投资方向、资本融合更加顺畅。”
03
智能物联网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碎片化是行业发展最大挑战
在“产学研论坛:智能物联网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活动中,未来论坛理事、斯道资本投资合伙人、清华大学卓越访问教授赵峰,晨山资本创始合伙人、宽带资本合伙人蒋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库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教授,ACMFellow,IEEE Fellow 李向阳,海尔智家生态平台副总裁王晔,镭场景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武军,围绕“智能物联网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为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趋势、技术成熟度、大规模应用预期提供启发与参考。
在武军看来,过去五年,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底层基础。而当前,物联网领域正面临行业、场景、技术三个层面的挑战。他表示:“选择在临界点的行业,选择一个核心的场景,进行小的商业闭环,以及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可能是当前最大挑战。如果能够找到爆发性的行业,找到核心的场景,再用最合理的技术路线去解决,相信从创业团队、资金、资本或者媒体的关注度都会聚焦到这里。”他还指出,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展,需要进一步解决信任的问题。同时,物联网的创新创业也需要产业发展,营造创新的利益共同体。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物联网的大发展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王晔表示:“从用户角度来看,当前对于产品智能化需求是多样化的,这也倒逼企业需要提供高灵活性的产品解决方案,因此,企业需要在技术上进行不断地改变、升级、迭代。而从生态方面,基于用户所需要的无缝式闭环体验,如何构建一个共赢共享的机制和平台,从而让参与各方在为用户创造价值过程中体现企业价值,做到产品替代场景,生态覆盖行业等,为产业链发展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他还指出,当前商业生态正在发生变化,形成多种力量的耦合,倒逼企业需要从多维度做出转型。而未来物联网发展机遇或将产生于家庭物联网、家庭康养和南北向打通的工业互联网。
库伟认为,云计算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边缘、端侧、传感技术相结合,诞生了当前很多有价值的应用场景。而由于物联网行业技术链条过长,行业的标准化程度较低,行业发展速度与投入产出不成正比,需要行业内部能够从垂直的维度分工协同,降低行业的碎片化程度。他表示:“物联网行业的数据是核心,应用是实现价值的关键,如何将数据采集上来之后,更好、更便捷地服务于智能化应用的开发,也是行业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他还指出,未来如果通过工业互联网,使“南向”的生产制造的数字化程度,达到“北向”的消费互联网制造程度,将为产业带来巨大变革。
在李向阳看来,当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得益于MEMS技术、感知技术、低功耗组网技术、边缘技术既深度学习等广义人工智能技术的交叉融合应用。他表示:“首先,物联网行业目前面临边、端、云、网技术上的挑战,即如何通过多种技术的交叉应用达到我们对解决方案性能上的要求;第二,在智能物联网应用中,如何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做好新的网络智能服务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第三,从生产角度来讲,物联网的投资周期较长,为投资方带来一定压力;第四,技术方与实体产业间彼此了解不够充分,导致技术方不了解产业需求,产业也不理解专业技术,双方都需要复合型人才去弥补沟通中的差距;第五,包括产品、服务、技术呈现出长链条、碎片化的特点,为物联网行业带来了很多问题;第六,实现万物互联意味着网络边界将被打破,而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字安全、应用安全或将成为最大挑战。”
蒋健认为,物联网行业的碎片化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他表示:“目前连接技术本身就非常碎片化,加之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技术的需求又不尽相同,导致创新也非常碎片化;而从组网的易用性、连接的稳定性、鲁棒性、低功耗等方面,目前也没有达到开箱即用的状态,技术市场匹配和产品化程度都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物联网创新企业帮助客户增收节支方面缺乏明确可衡量的手段,导致创新生态推进缓慢。另外,当设备、场景被连接起来后,还可能会带来数据隐私、网络安全问题,目前还没看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蒋健看来,物联网带来了全新的感知能力,而如何将其与数据资产有效的管理与应用,为企业开源、提效和节流,是物联网行业创业者们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赵峰在总结中谈到:“产业价值链的数字化,不光只是提效降本,更重要的是带来新的商业模式。物联网带来的是‘万物互联’,连接设备、人和各种服务,这种特点赋予我们对用户每时每刻的了解、关怀、服务用户的价值。”同时,他还表示:“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特别是在产业数字化转型、新的智能产业的孵化核心人才培养上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实际上不光是数据科学家或者系统架构师或者应用案例的开发等,我们需要新一代的智能产业人才来帮助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04
数字时代的产学研:技术驱动加速融合产学研边界发生演变
在“产学研论坛:数字时代的产学研”活动中,未来论坛理事,软银愿景基金管理合伙人陈恂,奇绩创坛创始人兼CEO 陆奇,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香港科技大学讲席教授 杨强,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四位嘉宾,围绕“数字时代产学研的变化与差异”等话题展开讨论。
张宏江认为,过去十年间,移动互联网、AI技术以及数字化的普及,让产学研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很多科学家开始从学术界走向产业界,一起为用户提供优秀的产品与服务。同时,很多企业也不再坐等技术成熟,而是主动跨向学术界寻求合作。他表示,很多企业工程师团队中,有学术背景或学术经历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完善算法,与应用场景进一步结合的工作,并且越来越多地从事新算法的研究和开发。
陆奇认为,当前“学”的边界正在发生演变,尤其在数字技术领域,真正的“学校”其实是那些“大厂”。他表示:“这些头部企业核心技术部门实际上拥有更为完整的环境,帮助他们打磨数字化技术的核心技能。”他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只有把算法、算力、数据三大要素与具有商业价值的使用场景紧密结合,才能真正保持生命力,这也是产学研不断向前推进的大方向。另外,历史上产学研发展的核心驱动要素是密度,不仅是人才密集度,也要有高质量材料密集度。从城市的角度来讲,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重点产业,通过政府启动引导,产业长期持续地往前推进,每个大的城市圈通过适当地协同,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去探索、去推动的一个模式。
杨强认为,近年来的数字技术产学研融合,体现出生态对于社会责任的重视。科研人员更多地将技术的可信度、隐私安全的保护、利益公平分配等考虑到研究工作中,体现出产学研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共识。同时,他指出,产业界拥有更多数据和人才资源,而“学”和“研”往往以个人为单位,为产业界提供人才和知识,产业界再反过来给予反馈。而比赛作为一种促进产学研融合的有效机制,可以将产业资源变成一种公共资源提供给学校,希望未来在这个机制上有更多发展,为产学研的协同搭桥。
陈恂在总结中谈到,从时代的变化和数字科技发展的特点来说,数据作为一种新的要素被纳入到体系中来,而产学研需要建立具有公共、开放、开源性质的基础设施,通过高密度地聚集人才、技术、数据,高精度的方向定位,高速度的技术迭代,共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他指出,产学研融合文化也在发生变化,年轻一代无论是创业者还是科学家都充满自信,在开源开放的体系中找到了文化和商业上的立足点,或许也将为数字技术的产学研融合带来新的可行方法。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