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统筹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锻长板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如何理解“自主可控”?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应如何统筹推进?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并深度融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成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重要一环。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动员组织和产业转换能力,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我国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供给能力,为全球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击疫情和大国博弈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大国,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当形成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特别是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要自主可控。我们要两手抓两手硬,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韩文秀说。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表示,疫情阻击战实际上也是在打后勤保障战。疫情的严峻考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制造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到制造业门类齐全的重要性。
“由于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异,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本应是各有分工相依相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但目前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体系存在极大的政治风险,部分国家借助优势地位意图阻断中国向产业链高端攀升。”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张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否在重点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具备系统性、可持续的自主能力,已经上升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内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优先布局的重大战略。
“一国国内产业链的完整性优势和自主可控优势,愈发成为影响一国产业链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张杰认为,“自主可控”不同于“完全可控”,强调的是要补齐关键领域短板,在对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产业的核心技术环节具有自主可控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与发达国家在产业链里形成均等博弈的态势,才有能力去继续推动全球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才能更好地保障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利。产业链安全问题,也是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诉求。
当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诸多“断点”“堵点”“痛点”,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基础能力不足,国民经济循环不畅,存在结构性失衡。张杰认为,“卡脖子”问题,既集中在高技术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部门,也表现在传统制造业部门;既表现在高端生产装备以及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相应的产业技术基础等“硬”科技方面,也表现在工业软件、操作系统和基本算法逻辑等“软”科技方面。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必须统筹推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专家们表示,补齐短板,就是要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锻造长板,就是要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表示,要以自主可控的创新链,保障安全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以鼎新倒逼革故,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布局补短板锻长板并重的创新链,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
苗圩表示,要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加强应用牵引、整机带动,夯实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产业基础,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处理好单点突破和完整产业链构建之间的关系,把星星点点的“珍珠”穿成完整的“项链”。加强上下游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的深度合作,做好技术创新突破与产业化之间的协同,强化共性技术供给。
张杰认为,从区域布局来看,利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逐步积累的综合优势,发挥东北地区在关键资源、生产装备等方面长期形成的互补优势,再对接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密集型环节和资源密集型环节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我国完全可以构建连接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体系,为扩大内需奠定坚实基础。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