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龙屯堡

原标题:游天龙屯堡

 天龙屯堡里,身穿当地特色服饰的老人在做鞋。  尚宇杰摄(人民图片) 天龙屯堡里,身穿当地特色服饰的老人在做鞋。
  尚宇杰摄(人民图片)

  在贵州安顺有这样一个古镇,依照当地人的话说,此处是“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镇里的建筑物大多是用石头砌成,街巷交错狭长,两端筑有圆形的石拱门,墙体遍布枪眼,具有易守难攻的军事防御功能。

  当你步入街巷,时不时能碰见身穿宝蓝色长衣宽袖、衣襟上绣着精美花边的老年妇女。她们多是坐在街边摆摊,手中还在绣尖头绣花鞋,边绣边卖,让人觉得仿佛步入了少数民族村落。其实不然。居住此地的皆是地道的汉民,一问,他们的祖上来自江苏南京或安徽凤阳。他们的语言、服饰、娱乐方式一直都沿袭着祖籍明代时的文化习俗。这个古镇名叫天龙屯堡,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最早叫饭笼驿,是由顺元古驿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发展起来的。本世纪初,当地几位乡儒认为镇名不雅,经提议,取附近的天台山与龙眼山各一个字,组合成了现在的堡名。

  公元1380年,云南梁王反叛。第二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和沐英率30万大军南征,3个月后平定叛乱。为求“永固江山”,朱元璋采取“屯田戍边”政策,命大军就地屯耕驻防,“三分操备七分种”,防止当地的土司再次作乱。因为“安顺为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屯军携带家眷沿滇黔古驿道建立了上百座村落,多取具有军事性质的“屯、堡、关、哨、所”等称谓。

  进天龙屯堡大门不远,迎面看见一个不起眼的小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门楣上竟写着“沈万三故居”。沈万三乃元末明初的江南首富,为什么放着人称六朝金粉地的繁华南京不住,却千里迢迢地跑到穷乡僻壤的贵州来吃苦呢?原来沈万三早年曾援助过张士诚的大周政权。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沈万三为保自身平安,主动出资修建了京都三分之一的城墙。他还提出要奉献百万两黄金犒赏三军。这一举动惹怒了朱元璋,认为他是有意向皇家炫富,冒犯了天子的尊严,于是想杀了他。多亏马皇后劝谏,朱元璋才饶他一命,抄没家产,流放云南(当时贵州隶属云南)。穷困潦倒的沈万三入黔后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充分利用附近的茶马古道重操旧业,经商又获生机。为了彻底打消朱元璋的戒心,沈万三晚年放弃红尘,追随张三丰修道,死后葬于贵州的福泉山。进出于沈万三故居那几间低矮昏暗的陋室,不禁令人对院主的生平遭际嘘唏感叹。

  古镇还有几处景点与众不同。如由镇里居民自发筹资建立的三教寺,庙虽不大,但正殿中并排供奉着释迦牟尼、孔丘和元始天尊的塑像。像此类佛儒道三教兼容共存的寺庙在国内实不多见,反映了当地民众自古以来的宽阔胸襟和自由平等的宗教观。距离三教寺不远的演武堂,大厅中央的平地舞台上正在演出地戏——《三英战吕布》。身着戏装,背插彩旗,脸戴白、红、黑等面具,青纱遮容,手持武器的演员们在锣鼓乐器的伴奏声中边打边唱,威武生猛,热闹非凡。这种戏剧形式起源于古代的殷商,延续为明代的军傩,由征南大军带入贵州。屯堡人最初演军傩是作为出征之前娱神的祭典仪式,以此振奋军威,恐吓敌人,后来逐渐演化为大众节假日的娱乐形式。听堡里人介绍,他们演出的剧目可达上百出。地戏也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