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丁真热背后:我们渴望“真”
澎湃号·湃客“懂点心理学”专栏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师生撰写,内容聚焦时事热点,科普生活知识,涉及亲子教育、家庭关系、职场之道等诸多方面。将心理学应用于日常,让生活更加精彩。
撰文/ 屈鸿雁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生
姚琦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2020年12月2日,四川甘孜,理塘县康巴人博物馆,丁真。图/ 视觉中国
“丁真热”火的不止丁真本人,还有他的舅舅、弟弟,甚至他的小马“珍珠”。“丁真热”的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社会心理机制呢?
疫情背景下,健康面孔吸引力的提升
看脸的时代,精致的“猪猪男孩”层出不穷,社交媒体平台上“鲜肉横飞,清秀当道”。以往,帅气素人一夜爆红的现象时有出现,“洗头小哥”“受伤维权小哥”帅气清秀的面孔,让人直呼“好家伙”,然而热度散去后,均被网友抛弃,泯然众人矣。
2020年12月2日,四川甘孜,理塘县康巴人博物馆,丁真。图/ 视觉中国
面孔吸引力,是指面孔所诱发的一种积极愉悦的正性情绪体验,并驱使他人产生一定程度的接近意愿(陈丽君等人,2017)。行为免疫系统理论从进化的角度提出,人们在流行病背景下、回避疾病动机的驱使下产生了一套系统,对人们的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交往产生了深刻影响(Murray&Schaller,2016)。人们通过面孔所传递的健康线索,可以判断他人是否具有感染疾病的风险,从而会对特定的面孔产生偏好(Fink,Grammer,&Thornhill,2001)。丁真的面孔正是自然与健康的象征,在疫情这一特殊社会背景下,有很大的吸引力。
后物质主义时代,民众需求重点的转变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引发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由“物质主义”逐渐转向“后物质主义”,由关注物质消费和人身安全转为强调生活质量与个人自由表达(林滨,2019)。伴随生产力发展带来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开始追求后物质主义简朴的精神生活状态。“空气、绿色、水、宁静、纯洁......”变得弥足珍贵。
群体边际模糊、相似性吸引提高
群体而言,群体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边际界线。内群体偏差(ingroup bias)即更加认同和偏好自己的内群体,同时排斥外群体。人们对外群体成员有一定刻板印象,认为他们更具威胁性、攻击性(Cruwys,2020)。
个体而言,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身上有一种内隐自我主义(implicit egotism),喜欢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当外在事物与自己相似的时候,会让我们更有熟悉感。人们心目中的康巴汉子,身躯魁梧、面庞硬朗,而丁真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康巴汉子的刻板印象,野性也能和清澈、甜美并存。
由此,“丁真热”不是鲜肉审美裹挟着大众流量的资本变现,更不是浮躁生活、网络猎奇的一时之快,而是对健康、后物质精神的呼唤、民族融合的期待。由此,丁真的“真”,是健康的“真”,是符合后物质时代需求的“真”,是民族融合的“真”,是可持续的“真”,愿丁真永“真”。
参考书目:
1 陈丽君,江洁,任志洪,袁宏.“阳刚”还是“清秀”更具吸引力?——对男性面孔二态性不同偏好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7,25(04):553-569.
2 Murray D R , Schaller M . The behavioral immune system: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cognitio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social influence.[M]. 2016.
3 Fink B , Grammer K , Thornhill R . Human (Homo sapiens) facial attractiveness in relation to skin texture and color.[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 2001, 115(1):92.
4 林滨,江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基于后物质主义理论视角[J].学习论坛,2019(04):69-75.
5 Cruwys T , Stevens M , Greenaway K H . A social identity perspective on COVID: Health risk is affected by shared group membership[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20.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