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 丁湛:《她》:情感写屏与镜像

锐评 | 丁湛:《她》:情感写屏与镜像
2020年11月27日 18:43 澎湃新闻

原标题:锐评 | 丁湛:《她》:情感写屏与镜像

原创 丁湛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收录于话题#新青年电影夜航船6#电影评论6#影视观察2

《她》:情感写屏与镜像

丁湛

《她》讲述不远的未来一段人与人工智能系统恋爱的故事:影片描绘了一个情感写屏丛生的时代,萨曼莎是一个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她”走入了陷入离婚的西奥多的生活又离开。人工智能系统在人类的精神世界建构起了“情感之屏”,这种“情感之屏”的建构也包括人类自身的参与。当一切都在变成屏幕时,作为信息媒介的屏与自我认知的镜产生某种耦合,人类该如何自处,于尔曼·斯蒂格勒所期望的在屏幕之间体面的生活又是否可能。

01

情感写屏的寓言

正如斯蒂格勒在《书写的屏幕》中所说:“一切都在变成屏幕。”[1]《她》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写屏丛生的时代,西奥多的工作是为人写信,某种程度上西奥多本人就是一个“写屏者”,他通过用户给出的有限信息写出充满爱意的文字。西奥多成为情感交流的屏,屏的出现则意味着情感的短路。情人间情感的交流不再是发在内心的爱意的流动,情书的内容不是来自爱人而是付费的书信写手。西奥多与他办公室和他一样的信件写手只需要极为有限的信息便可写出感人至深,情意绵绵的情书。

因此,情感的传递不再是直接的,而是成为以“屏”为中介的信息的输入,加工和输出。与此同时,这种信息的传递以资本为动力,并形成了产业化的发展。西奥多的办公室里有许许多多跟他一样正在进行语音输入写信的写手,大家有条不紊地工作,面无表情的“写”下情意绵绵的信。斯蒂格勒在《感性的无产阶级化》中说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失去爱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力比多经济的构成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资本主义将欲望放到了它的能量的中心,但这种经济则将欲望带向毁灭,释放了趋力,瓦解了友爱,并且更具普遍的瓦解了具有思维的灵魂的人相互抱有的爱,和对这个世界里的那些对象的爱。”[2]感情的表达和维持作为一种产业,变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部分,资本主义将情感开发为经济增长空间的同时,情感自身的意义便被消解了,情感表达被短路了,人们不再需要投入精力和关注来表达和维系感情。

(电影《她》截图)

将这种情感写屏发挥到极致的便是人工智能操作系统(OS)开始介入人类的情感生活,而这种人工智能在情感层面的写屏与数码写屏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这两种屏幕都是既可读又可写的屏,不同的是人工智能OS并不是具体可见的屏,而是需要人的想象参与所建构的屏,一种内化在大脑的屏。

与情感写屏相伴相生的便是主体迷失,正如影片《她》的英文名字《her》是她的宾格形式。因为从本质上说,萨曼莎的主体一直就是缺席的,这种缺席不仅是指物质层面和生理层面的缺席,也是符号层面的缺席,因为萨曼莎没有一个确定的所指。在笔者看来,萨曼莎只是一个由“屏”所建构的屏的另一端想象性的存在。OS人工智能系统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斯蒂格勒所说的义肢般的技术产物,影片中将OS人工智能描述为一款“能聆听你、理解你、了解你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也就是能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予以即时反馈的信息处理系统。莎曼萨将自己的与众不同描述为随着经历成长的能力,这种能力其实是随着数据不断收集对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随着接触和了解不断进化的。对于萨曼莎这样的数据处理系统来说,她的能力每时每刻都在提高,因为她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巨大的信息输入和处理。萨曼莎日渐成长的能力远远超过作为人类的西奥多:萨曼莎可以0.02秒阅读完一本书,可以在几秒钟之内为西奥多整理邮件和联系人,为西奥多合理安排日程,将西奥多写过的信件筛选排列成一本书并得到西奥多喜爱的出版社的青睐,可以知道火车外的山上一共有多少棵树,可以与哲学家进行深入的探讨。影片从不同的细节向我们侧面揭示了萨曼莎这个人工智能系统的知识储备量、对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学习能力。因此,当她作为一个超级的“情感屏幕”不断学习了解西奥多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并以此对西奥多进行信息反馈时,作为一个缺席的在场的萨曼莎作已经为西奥多在精神世界里建立了一个互动的“屏幕”,这个屏幕不是传统的可视的数码屏幕,而是经由西奥多想象参与建构精神世界的屏幕。

(电影《她》截图)

萨曼莎因这种物质层面的缺席而拥有了无限延展的可能性,这种缺席成为想象性的“情感屏幕”的魅力之一,这面人工智能的“情感之屏”让西奥多不可自拨,然而因为他者本质上的缺席,西奥多只是在进行自我的信息循环。因为这种人工智能的介入,人与人之间的关注和交流越来越少,西奥多与艾米既是邻居又是相识多年的好友,如果不是在电梯碰到,他竟然连艾米已经离婚的消息都不知道。西奥多对萨曼莎的迷恋和关注达到饱和,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在精神世界所建构的“屏”将人与社会进行了某种区隔,阻断了超越个体的循环。

02

她:是屏亦是镜

如果说李世石是通过阿尔法狗跟自己下围棋,那西奥多就是通过萨曼莎与自己恋爱。当萨曼莎要永远离开西奥多时,西奥多对萨曼莎说,我从未像爱你一样爱过别人,萨曼莎说她也一样。而西奥多的萨曼莎说的我也一样不过是镜像最后的回声。因为最深刻而不可自拨的恋爱就是自恋,萨曼莎对于西奥多来说不仅是信息输入和反馈的屏,更是自我认同之镜。和无所不在的人工智能系统(OS)的“屏”的丛生是人们精神世界对“屏”镜像认同的结果,这里的“屏”与“镜”除了在形态方面的相似之外,作为主体的人都某种程度参与了其想象和建构。

人工智能系统构建了一个赛博空间,实在界与想象界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萨曼莎真实地介入了西奥多的生活,同时“她”却是一个想象建构的他者。边界的模糊使得西奥多更加迷恋萨曼莎,因为想象界的镜像认同进入赛博空间后更加真实,这种迷恋和依赖以西奥多与萨曼莎的即时互动为基础,西奥多与屏的信息交换中实现自我的镜像认同。当萨曼莎因为系统升级第一次没有予以西奥多及时的回应时,西奥多慌张的跑向街道,此时“屏”和“镜”之间和谐的关系被打破,哪怕只是一次没有得到即时的回应,这种想象关系都面临着坍塌的危险。当西奥多终于知道,萨曼莎与8316个人进行交流,与641个人处于恋爱关系后,这种“屏”与“镜”之间暗合发生了动摇。然而,经历了思想斗争的西奥多在与艾米进行交谈后最终决定遵循快乐原则参与到情感写屏和镜像认同的相互支撑中时,因为人工智能系统的集体下线,萨曼莎与西奥多做了最后的诀别。与人工智能系统的诀别不是知道真相后的幡然醒悟而是“屏”和“镜”消逝后不得已的选择,西奥多所渴望并非是一份真切的爱情,而是一份欲望投射的支撑物,一份力比多自我循环的结构。

当萨曼莎彻底离开后,西奥多陷入无尽的孤独之中,曾经被数据算法和操作系统填满的人生变得中空。失去了萨曼莎的西奥多给前妻凯瑟琳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无限的爱和歉意。西奥多的这种行为是借凯瑟琳表达了对萨曼萨的怀念和爱,因为随着萨曼莎能指的消逝,对萨曼莎的思想甚至没有刻意抵达之处。无论是作为屏还是作为镜的萨曼萨,随着人工智能系统OS1的消逝便再无踪迹可循,此时的西奥多对前妻凯瑟琳倾诉衷肠的行为与其说是借凯瑟琳诉说对萨曼莎的爱,不如说是为自己的欲望和自恋寻找新的“镜”。

(电影《她》截图)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人们坠入情网,感到自己深深爱恋着对方的同时,人们在爱恋着自己和自己深切、沉醉的爱;同时,恋爱的人在情人那里获得的正是某种终于完满的理想自我的镜像。就狭义的自恋而言,再也没有比恋人的目光更好的镜子了。”[3]尽管世界上没有如萨曼莎一样完美的镜,西奥多依然寻求一面可以投射自恋的镜子,也在寻求一个可以互动的屏。

影片结尾西奥多写的让人潸然泪下的信无论是给前妻凯瑟琳还是给人工智能系统萨曼莎都是逻辑合理的。与此同时,这封信给任何一位曾经的爱人都是一封完美的表达爱和歉意的信,因为西奥多的工作就是一位信件写手。多年的工作已经使得西奥多在大脑层面形成某种“写屏”,因此,他的情感表达已经与一种内化的程序无法分割,他缺少一种发自内心去爱的能力,渴望被爱只是因为源于填满空虚。当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全部下线后,失去人工智能系统陪伴的西奥多和艾米一起走上楼顶的天台,二人望向远方,艾米将头靠在西奥多的肩上。只有当人工智能建构的“屏”完全破碎之时,人与人才回归到彼此的陪伴与关怀,《她》中人类情感的回归是以情感之屏的破碎为前提的,这种“跨个体化的循环”是在人工智能的情感写屏不复存在后为抵抗空虚不得已的选择。

情感写屏与人的自恋心理具有某种暗合,也就是说,情感写屏符合人类镜像的自恋心理。诚然,这可以被解释为某种“力比多经济”在技术发展下的延伸和拓展,也可以解释为工业美学对人的侵蚀。然而,这种技术的发展本来也是以人的心理为发展的动力,人类的精神世界期待并且某种程度上参与了这种情感写屏。当不在只从技术和工业的角度审视“情感写屏”,人类自身也暴露出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情感上的自私、贪婪、不愿付出、求全责备,除了一个根据数据运算得出的精神世界的“屏”,人类自身无法长久地承担起对方自恋投射之镜的角色。这样来看,最后西奥多写写给凯瑟琳亦或是萨曼莎的信,更像是一封人类在情感世界的忏悔录。

03

结语

《她》关于未来的想象勾勒出了人类情感的写屏与镜像,以及二者之间的对照与暗合,这是技术发展、资本逻辑以及人类心理的共谋,尽管这种共谋包含了太多的无可奈何。因此,人类是否能在屏幕之间体面的生活,如何克服技术的弊端以获得这种更好的生活,都是有待重新打开的问题。

(本文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与文化研究》2020年度期末作业,获得“新青年电影夜航船2020年优秀影视评论”)

参考文献

[1] [法]贝尔曼·斯蒂格勒.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陆兴华,许煜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150

[2] [法]贝尔曼·斯蒂格勒.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陆兴华,许煜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48

[3]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95.

原标题:《锐评 | 丁湛:《她》:情感写屏与镜像》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