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记忆的共享之物

原标题:公共记忆的共享之物

  人与树:靠近一棵树拍照,或许是人们觉得它好看,或许是觉得人不该在旷野中孤零零地照相,而应当有所依傍;抑或是深受中国传统画作熏陶,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图式内化于心,不自觉做出的选择。

  人与树:靠近一棵树拍照,或许是人们觉得它好看,或许是觉得人不该在旷野中孤零零地照相,而应当有所依傍;抑或是深受中国传统画作熏陶,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图式内化于心,不自觉做出的选择。

  关于摄影,我们总有一种倾向,习惯于从经典的角度讨论这一重要的视觉媒介,殊不知摄影却不是为了经典而存在的。

  如果我们有兴趣检索摄影的发明史,不管是史前史还是稍后的历史,都不得不承认,摄影指的是一种人皆为之的机器观看以及经由化学方式而生产的图像这一事实。

  从这一点看,摄影首先是匿名的,或者说,摄影本来就属于广大的匿名者。通过摄影这一简便工具,人们得以把日常转化为可存留的图像,把生活中的身影显现为纯然私人的照片。因此,说摄影是一种工具,其定义恰恰指向其大众性,而不是经典性。甚至,摄影从一诞生开始,就具有反精英的性质。所以,对摄影而言,经典反而成为一种偏向。这一偏向的结果是,让摄影从日常中剥离,从生活中退场。

  事实上,摄影既不可能从日常中剥离,也不可能从生活中退场。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曾讨论过摄影的意义。他一开始就拒绝站在经典的角度,去讨论那些已经名列摄影艺术史的杰作。相反,他的眼光转向广泛的集体合影。因为在他看来,正是在这一类泛滥成灾的集体合影中,我们释读出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相貌。比如,合影中的排列,从来都是明确而清晰的,少有人会在这里随意违背向来的规矩。正在从这些集体合影中,我们得以认知社会。

  晋永权的《佚名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上述摄影偏向的一种有针对性的纠正,用以凸显摄影本身所固有的日常性与大众性。20年来他购买了数千张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不知像主的相片,看似杂乱无序,却有着形似的衣着、表情,遵从于历史与现实的规定性。我很早就听他说过《佚名照》这一计划,作为中山大学传播学院一年一度的“视觉研讨会”召集人,我多次请他与大家分享心得。

  晋永权为此书所定的“序言”,题目叫“佚名之名”。文章一开篇就指出:“佚名,日常生活的宿命。”由此可见,他的确是认真地把“日常”作为一个关键词而与摄影挂钩的。在绝大多数人把眼光盯着摄影的“专业性”时,他却转向了日常照片。日常照片当然都是佚名的,佚名也意味着专业性的缺失,但这不等于说日常就是无聊的事实,关键还是一种判断。如果换一种眼光审视这些日常的佚名照,我们就会意识到,正是在这样一种日常和佚名的状态中,社会秩序才得以“自然”与“自动”地呈现。

  我想这应该是晋永权着迷于收集佚名照的动机。他已经熟悉了大多数的摄影经典,也多年从事从经典中解读内涵的工作。在经典中,日常性是被遮蔽的。而在佚名照中,日常性却获得其形式。所以,晋永权把它定义为“日常生活摄影”。他被其中所固着的历史意识和时代痕迹所震惊,因为曾经的规训居然如此鲜明地落实在如此海量的佚名中。所以他相信,“看似杂乱无章的日常生活照片,实则有着异乎寻常的理性秩序,它们无不遵从于历史与现实的规定性”,从而“成为公共记忆的共享之物。”

  “公共记忆的共享之物”,这一定义道出了佚名照的根本性质,也为视觉时代的具体变迁提供了可供考证的实存。阅读大量的佚名照时,犹如在翻看一部直观的、朴实无华的历史之书,引起人对摄影的反思——摄影本来就应该、事实也的确是一种佚名的存在。

  (作者为中山大学教授)

佚名照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