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观察丨沈阳VS长春,谁离国家中心城市更近一步?
近日,全国各市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纷纷出炉,东北地区城市格局悄然变动。
前三季度,长春在医药、汽车产业的拉动下经济迅速恢复,GDP达到4769.5亿元,比沈阳高出133亿,在东北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一。且从GDP增速来看,长春也是东北四大主要城市中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城市。如果在第四季度保持并扩大优势,全年GDP超过沈阳也并非不可能。
一直以来,沈阳都被认为是东北的“老大哥”。如今长春实力渐强,今年以来又拿下了代管公主岭、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等多重利好,隐隐有了超越沈阳,成为“东北第一城”和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最强备选的趋势。那么,长春的整体实力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它与沈阳,到底谁离国家中心城市更近一步?
基本条件PK:长春面积更大 沈阳人口吸引力更强
所谓国家中心城市,用国家发改委的定义来说,就是“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城市。GDP不是决定性指标,能够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才是关键。
目前国家中心城市共有9个,华北有北京、天津,华东有上海,华南有广州,西南有成都、重庆,华中有武汉,中原有郑州,西北有西安,唯独东北地区还缺少一个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分布/搜狐城市制图从地理区位来讲,地处东北几何中心的长春,在承担区域中心城市功能、辐射带动东北全境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即使在高铁网络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长春也可以实现3小时覆盖东北主要城市、1小时覆盖东北省会城市。相比之下,沈阳太靠南、哈尔滨太靠北,似乎都有些“鞭长莫及”。
从政治级别来讲,长春与沈阳都是副省级城市,无高下之分。
从地域面积来看,今年6月公主岭市划归长春代管后,长春总面积由20594平方公里增至24662平方公里,在全国省会城市中跃至第三;沈阳地域面积为12948平方公里,相当于长春的一半。不过若单论建成区面积的话,沈阳比长春还要高一些——住建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沈阳建成区面积为560平方公里,占全市的4.32%;长春则为542平方公里,占全市的2.63%。
从人口数量来看,长春目前户籍人口共854万,沈阳为756万。虽然沈阳人口总量少于长春,但两市的人口变动情况却大相径庭。与2011年相比,沈阳户籍人口增加了33.7万,长春则减少了8万。在人口吸引力上,沈阳明显强于长春,这也是区域辐射能力的一种体现。
主要经济指标PK:
长春偶有亮点 整体逊于沈阳
从GDP总量来看,最近10年沈阳GDP基本都高于长春。2016年沈阳GDP挤水,从过去一年的7269.2亿元下滑至5525.69亿元,同比增速大跌5.8%。今年年初吉林省统计局对长春2018年GDP进行了修订,长春当年GDP降至5635.1亿元,也是大幅缩水。但仍可以看出,2018年至2019年,长春GDP正逐步缩小与沈阳的差距,直到如今实现反超。
从GDP增速来看,2018年长春GDP修订之前,长春增速基本都高于沈阳,甚至被称为“东北经济突围样本”。直到2019年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巨变,长春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同时失速,前三季度GDP零增长,全年也只增长了3%。今年疫情突发,长春医药、汽车两大产业成绩突出,其中医药产业同比增长21.7%,汽车产业同比增长16.3%,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7.5%和5.7%,拉动长春经济快速恢复。而第三产业占比更高的沈阳则受疫情影响较重,直到前三季度增速仍未转正。
除GDP外,目前长春与沈阳在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上还是有一段差距。从人均GDP(以户籍人口口径统计)来看,长春为78456元,沈阳则为8558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春为37844元,沈阳为46786元,两者均相差将近1万元。从体现政府财力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看,长春为420亿元,沈阳则为730亿元,接近长春的2倍。无论是居民还是政府,沈阳都比长春更为“富裕”。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长春总量更高,但近些年明显后劲不足。2017年,长春与沈阳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5194亿元和1484亿元,两者之间相差巨大。2018-2019年,沈阳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5.3%、13.2%,而长春近两年的增速分别为6.7%和-19%。从2019年情况来看,长春民间投资受挫最重,同比下降28.7%,沈阳民间投资则增长了15.8%。
在社会消费方面,无论是总额还是增速,长春都与沈阳相差甚远。2017年,长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2.8亿元,2018、2019年增速分别为6.2%和3.9%,未给出具体数额。沈阳2017年消费总额为3989.8亿元,2018、2019年增速分别为9.2%和10.6%,2019年消费总额已达到4479.6亿元。今年受疫情影响,两地消费增速均尚未转正,但沈阳前三季度增速为-8.9%,长春则为-10.9%。
在对外经济方面,前些年长春进出口总额几乎均高于沈阳,但沈阳也在近两年拉近了与长春的差距,并于2019年实现反超。2019年沈阳进出口总额达到1072.8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进口总额增长了17.9%,成为最大功臣。
在实际利用外资方面,2018、2019年沈阳分别为14.3和16.5亿美元,长春则均为3.3亿美元。可以看出,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方面,沈阳比长春更具优势。
不过,今年长春接连获批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和临空经济示范区,也帮助长春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方面赢得了重要筹码。但最终能做出什么成绩,还有待时间检验。
通过以上主要经济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长春与沈阳虽然在某些指标、某些年份互有赶超,但总体来看长春实力逊于沈阳。那么在科教文旅卫等软实力方面,两市的表现又如何呢?
科教文旅卫PK:长春旅游发达沈阳科技强盛
要想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文化科教等领域也必须具备强大的实力和吸引力。
在科学技术方面,沈阳要胜于长春。2019年长春专利申请量共2314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215件;沈阳专利申请量为2575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752件。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长春2019年底官方报道称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即将突破1000家,而沈阳已达到1836家。
在高等教育方面,沈阳与长春均为东北的教育名城。两地高校数量仅相差7所,双一流高校数量均为2所,985/211高校均为1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研究生在校生数量也相差无几,可以说处于同一层次。
在文化资源方面,长春与沈阳互有优势。沈阳在图书馆、电影院数量上高于长春,长春则在博物馆数量上小胜沈阳。由于两地总人口相差不大,所以在文化资源的人均分布上,也大体一致。
在卫生健康方面,沈阳则明显更有实力。虽然长春卫生机构数量更多,但沈阳每千人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更高。此外,在最新发布的复旦版中国医院百强榜单中,沈阳百强医院数量共有3家,长春则为1家。
不过在旅游方面,长春却是扳回一筹。2019年长春接待旅游人数破亿,达到10157万人,沈阳则为9510万人;长春旅游总收入2191亿元,沈阳则为875亿元。单论旅游资源来说,沈阳国家A级旅游景区共有121家,长春则为37家,相差甚远,但长春的旅游人数和收入却高于沈阳,足见长春旅游业的影响力和创收能力。
总体来看,在科教文旅卫这些软实力的对比上,长春沈阳也是互有优势,沈阳科技创新能力和卫生条件更优,长春则是旅游吸引力更强。它们都是各自省份的文化中心,且在整个东北地区都有较强的辐射能力,这一局几乎可以打个平手。
交通通达度PK:
长春通达东北 沈阳飞跃全国
要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发达的交通也是个很重要的前提。
从市内公共交通来看,长春城市公交线路略少于沈阳,但轨交线路和里程均高于沈阳。截至2019年,长春轨交线路共有5条,总里程100公里,沈阳则为3条共89公里。两市轨交日均客流相差不大,都为70万人次左右。不过目前长春已获批的轨交里程为235公里,沈阳则为267公里,未来几年两市在轨交建设方面将出现“你追我赶”的状况。
从铁路与高速的通达程度来看,长春在东北地区的通达程度也略优于沈阳。通过铁路,从长春出发3小时内可到达的东北城市共有19个,沈阳则是17个;通过高速,从长春出发4小时内可到达的东北城市共有12个,沈阳则是11个。这主要得益于长春的地理区位,与沈阳相比,长春更靠近东北区域中心位置。
但从机场的通达度来看,沈阳的机场航线与通航城市远远多于长春。2019年,沈阳机场航线达到242条,长春为130条;沈阳通航城市121个,其中国内城市96个,长春通航城市则为74个,国内城市63个。可以看出,在与国内其他地区或国际之间的经济交往和民间往来方面,沈阳比长春更为活跃。
如今,我国城市化步入了以大城市引领城市群组团发展的时代。振兴东北提了这么多年,也亟需一个强有力的中心城市来扛起重任。长春与沈阳各有优势,也都是各自省份的中心城市,但其经济发展实在很难说是到了能够“喂饱”自身、辐射东北的程度。目前来看,沈阳的整体实力略胜一筹,但并没有绝对优势,最终谁拿下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都不令人意外。
参考资料:
[1] 各市统计局、官方报道
[2] 一南一北两个省会被国家点名,南宁、长春的机会来了?西部城事
[3] 东北第一城易主!“国中”花落长春?城市财经
来源:搜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