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中的亚特兰蒂斯丨游历古文明:吴哥的瑰宝

密林中的亚特兰蒂斯丨游历古文明:吴哥的瑰宝
2020年11月20日 12:33 澎湃新闻

原标题:密林中的亚特兰蒂斯丨游历古文明:吴哥的瑰宝

​世间鲜有什么地方能像吴哥一样令人心驰神往,它被世人称作密林中的“亚特兰蒂斯”。

吴哥曾是伟大高棉帝国的心脏,如今已脱胎为一座宏伟的考古公园。
吴哥的庙宇在几个世纪的变迁中褪去浮华,让盘根错节的草木为往昔的荣光加冕。

错综复杂的景观、精妙的石刻和建筑,以及盘踞而上的草木都为其不可言说的艺术之美增添了久远而神秘的气息。
深入探索吴哥瑰宝,需要一趟实地探访之旅——
不论是黎明在巴肯山顶端聆听树林中美妙的天籁,还是在夕阳的余晖中在王宫旁的水塘边或是圣皮度寺遗址漫步,抑或是在月光下在王家浴池边打坐冥想……
无论哪一种都令人沉醉其中,这种快乐远远超越了审美的愉悦。理解一处古迹的意义不仅仅是在贴满名称日期标签的废墟间漫步,而在于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它。

那么一起开启沉浸式的古文明纸上游历之旅吧。

早期精华·比粒寺

参观指南

每天5:30-17:30开放

付费参观

早期的高棉建筑体现了高超的工艺,不只线条柔和利落,还有精美的装饰。

看着留存至今的庙宇,不难想象曾经存在于庙宇墙壁上的彩绘是多么的绚丽夺目。
比粒寺俯瞰图
比粒寺俯瞰图

比粒寺为古代皇族火化变身为神的神殿,是典型塔山建筑,基座上建造砖塔。

因属红砖结构,在夕阳照耀下泛着暖暖的红,加之这里开阔的视野,非常适合观赏日落。
比粒寺全景图
比粒寺全景图

比粒寺所在的地方可能是当时的新国都,寺庙建在一座由红土垒成的山体之上,是陀罗梨摩多那最为杰出的作品,也是最为重要的寺庙山,标志着从前古典时期向古典时期的过渡。

比粒寺现在又称“变身塔”,这个名字源自庙宇中的一具石棺,石棺与一种沿用至今的殡葬仪式有关,在仪式中人的遗体被反复火化,最终烧成灰烬,撒向四周。
寺庙山最底层平台上的“石棺”
寺庙山最底层平台上的“石棺”

尽管石棺上的凹槽似乎表明了上面曾经有一个盖子,一种说法却认为所谓的“石棺”更可能是湿婆坐骑南迪雕像的基座,因为比粒寺就是为供奉湿婆而建。

塔殿有美丽的立柱和精致的门楣,其中包括最南端的塔殿门楣,上面刻画着毗湿奴的化身半人半狮的那罗希摩。

围墙内的东北角有一座小巧的红土碑亭,内置一座石碑,碑亭的屋顶好像“神父的帽子”,方形底座半球穹顶,最顶端是一朵莲花,内里采用叠涩拱结构。
可能是碑亭的建筑
可能是碑亭的建筑

碑亭的中央是一汪小水池,池边的小水渠将水流引向碑亭之外,柬埔寨学者认为这种碑亭的作用是用来清洗火化仪式中留下的骸骨。

比粒寺似乎也有双重功用,建筑特点上来说,这是一座寺庙山,供奉着国君的林伽,而位于四角的塔殿更强调供奉祖先的功能。

在位的君王都自称是神王在人间的化身,而一旦君王离世,这里就成了神王的陵墓。

伟大雕刻 · 女王宫

 参观指南

每天5:30-17:30开放

付费参观

高棉建筑师用超凡的绝美手法复现印度庙宇的形态,于是有了女王宫,它的纵向庙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门廊、信徒、内殿。

在建造女王宫时,高棉建筑师的装饰才能达到了巅峰,他们喜好搭建小巧的建筑,使用特殊种类的砂岩,并极尽所能地用精美的浮雕装饰建筑的每个角落,当时的楣饰工艺更是达到了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度。
位于北侧的藏经阁东面门楣的细节
位于北侧的藏经阁东面门楣的细节
出了女王宫,走上一小段路,就可进入丛林去寻找被铭刻在河床上的神圣形象,由此可见高棉人对于自然的崇敬。
人工水池与第二层围墙的入口通道
人工水池与第二层围墙的入口通道

女王宫是吴哥遗址中最早被修复的庙宇,因此也是目前保存最好的庙宇。

这座小巧而精美的庙宇并非由君王修建,而是由两位婆罗门所建,兄弟二人是当时的伊奢那城的富有地主。
神象埃拉瓦塔浮雕,多头象是因陀罗的坐骑
神象埃拉瓦塔浮雕,多头象是因陀罗的坐骑
寺庙的壁龛中那些体态婀娜身姿丰盈的女神雕刻令人神往,因此当地人又将女王宫叫作“女人的城堡”。
第一层围墙的塔楼,第一层围墙已被毁坏
第一层围墙的塔楼,第一层围墙已被毁坏
女王宫有三层同心围墙,最外层围墙的东侧有一条引道,经过引道后通过一座十字塔楼进入第一圈围墙。
与引道垂直而立的北侧石亭
与引道垂直而立的北侧石亭

在北侧与亭子垂直而立的是一座长厅,内含一个廊厅。

开着两扇窗的内殿带有化身为那罗希摩的毗湿奴浮雕的门楣,位于中间的建筑门楣上有湿婆及其配偶乌玛骑坐在神牛南迪身上的浮雕。
第二个围墙顶部的塔楼
第二个围墙顶部的塔楼
塔楼东侧的门楣上刻画着湿婆的化身——舞王那吒罗阇,而西侧的门楣浮雕是湿婆的配偶化身为凶悍的杜尔迦骑着狮子战胜了恶魔玛希哈。
层叠而立的叶状门楣细节图
层叠而立的叶状门楣细节图
三重门楣仿佛一片片叶子,一片叠着一片,越垒越高,上面的门楣浮雕也是高棉艺术中最为瑰丽的艺术之宝。
东侧门楣刻画细节
东侧门楣刻画细节
位于南侧的藏经阁的东面山墙上有一幅壁雕,千头恶魔罗波那撼动了湿婆和乌玛居住的冈仁波齐峰。
门楣上的浮雕,骑坐神象埃拉瓦塔的因陀罗
门楣上的浮雕,骑坐神象埃拉瓦塔的因陀罗

而位于北侧的藏经阁东面的门楣上刻画的场景颇具争议,上面的人物无疑是天神因陀罗,他骑坐在神象埃拉瓦塔身上。

这是门楣中心偏上的画面,两道斜线勾画出的部分引发了学者们的争论,一些学者认为斜线代表雨水,另一些则坚持斜线代表箭。

完整的叙事场景,灵动的故事画面,生动的情绪表达,这些元素令专家们猜测这些作品的灵感源自更早阶段的木雕门楣。

当时的工匠在木头上刻画浮雕,后续再覆以颜料,只是这些木质的艺术品没能被保存下来。
中央塔殿南侧的曼达波
中央塔殿南侧的曼达波

女王宫的庙宇造型小巧,中央塔殿高度不足10米,里面的圣殿步道宽度为2米,入口的高度只约有1米,进入时必须低头弯腰。

三座塔殿的塔顶都有四层,并随着高度的升高逐层缩小,塔身的四面完全一致,塔顶是一朵莲花和一个水瓶,塔顶四角均有塔身形状的瓦檐饰做装点。
门楣的细节,位于两个摩伽罗之间的伽罗
门楣的细节,位于两个摩伽罗之间的伽罗

拱形门楣的形状是从捻角羚犄角的形状或马蹄形状演化而来的,这是一种印度建筑中惯用的拱形图案,四层门楣重重叠加,以圆拱结构连接在一起。

拱形门楣和三角楣是女王宫建筑群中最抢眼的建筑元素。
门楣上的浮雕,位于中间的迦楼罗
门楣上的浮雕,位于中间的迦楼罗

展翅高飞的神鸟迦楼罗也常被用来作为檐角的装饰元素。

三座塔殿的外墙都镌刻着精美绝伦的花纹装饰,花卉的图样沿着墙面延展开来,好似一张锦绣的挂毯,壁龛的边框也经过精心装饰,两根细细的壁柱上冠以绚丽的拱顶,两只精灵从尖顶飞过。
中心殿塔西墙的带有立姿女神雕像的壁龛
中心殿塔西墙的带有立姿女神雕像的壁龛
年轻的守门者和守门天衣着和发型都十分古典,脸上露出神秘的微笑,仿佛陷入无尽的沉思中。
浮雕描述猴王须羯哩婆和婆黎决斗的场面
浮雕描述猴王须羯哩婆和婆黎决斗的场面

在众多精美的作品中,处处体现着动人的现实主义和悲悯之情。

例如第二层围墙西侧塔楼东面的浮雕,描述猴王须羯哩婆和婆黎决斗的场面,最终以婆黎的死告终。
位于南侧的“藏经阁”与第一层围墙的塔楼
位于南侧的“藏经阁”与第一层围墙的塔楼

柱子的运用,营造立体效果的技巧,高品质砂岩在光照下所散发出的粉红色的温暖色调,以及建筑中无处不在精心装饰,使得女王宫成为高棉艺术中的伟大作品。

尽管绝大多数的庙宇都供奉着象征至高无上天神的湿婆,或是由此衍生的神王,但是也有例外,最有名的要数供奉着毗湿奴的吴哥窟。

王家建筑 · 吴哥窟

参观指南

每天5:30-17:30开放

付费参观

不论君王在世之时还是离世后化作神明,他都赋予子民生命,守护他们不受伤害,这样的信条渗透在每一处宏伟的高棉建筑中,吴哥窟就是最著名也最为重要的代表。
吴哥窟东侧景观图
吴哥窟东侧景观图
这座由苏利耶跋摩二世修建的人间天堂将纵向庙宇与寺庙山进行了完美融合,形成了举世无双的建筑奇观。
吴哥窟西侧俯瞰图
吴哥窟西侧俯瞰图

吴哥窟建筑群坐落在曾经的因陀罗补罗城东南角,约占整个古城面积的四分之一,建筑由一条护城河环绕,河水引自暹粒河,河的两岸有逐级下沉到水中的阶梯。

整座建筑朝西而建,这与印度以及高棉的建筑传统背道而驰,通常上述两个文化中庙宇应该朝东而建。
在建筑群的南侧拍摄的平台以及平台上的庙宇景观
在建筑群的南侧拍摄的平台以及平台上的庙宇景观

对于这个不同寻常的现象,学者们提出了各种的猜测:

一说是庙宇是为毗湿奴修建的,而毗湿奴正是宇宙西面的神明;

一说这是君王的陵寝,古人有死后归西的说法;

还有一说因为吴哥窟建在因陀罗补罗的东南角,如果朝东建,都城就处在庙宇身后,而这样的布局是不祥之兆。
第四层围墙西南方向的塔楼以及西水坝边的栈桥
第四层围墙西南方向的塔楼以及西水坝边的栈桥
通向吴哥窟的引道是一个十字形的平台,平台下端有阶梯下沉到护城河的河水中,因此横跨护城河的引道更像一座栈桥。
第三层回廊一角的塔楼以及位于第二层围墙东南角的塔殿
第三层回廊一角的塔楼以及位于第二层围墙东南角的塔殿
走过引道可以看到最外层围墙的西墙,位于门廊中间的入口是吴哥窟的主入口,从入口进入后能看到前方的第三层回廊。
女神对着镜子梳理头发
女神对着镜子梳理头发
通过入口后,会在墙上看到立姿女神壁雕,这些女神带有复杂的发型,在身后树木花草背景的掩映下,面带令人难以捉摸的微笑,吴哥窟的壁雕中有超过1500个立姿女神。
第三层平台上的回廊
第三层平台上的回廊
第三层回廊的封闭墙面满是令人惊叹的绝美壁雕,壁雕高约2米,不算回廊四角的壁雕,总长度已达600米,这些残破的壁雕仿佛一卷卷古老的手稿。
第三层回廊南侧西翼浮雕,行军途中的军队
第三层回廊南侧西翼浮雕,行军途中的军队
学者们认为壁雕上那些闪闪发亮的部分是加了某种涂层的原因,也可能是为了便于保存而进行了抛光打磨,而不是游客繁复触摸导致的磨光。
东翼浮雕,死者的审判中受诅咒的人被拖向阴间
东翼浮雕,死者的审判中受诅咒的人被拖向阴间
由于吴哥窟是一座陵墓,很多学者强调应该以逆时针的顺序观赏浮雕,也就是说游览时,浮雕应该在游客的左侧,而不是右侧,传统的寺庙朝拜路线也是如此。
第三层回廊北侧
第三层回廊北侧
就按照逆时针的顺序游览这座庙宇,首先迈过为了辟邪而故意建高的门槛,一进入塔楼马上右转进入回廊西侧南翼,这段回廊能欣赏到俱卢之野大战的浮雕。
第三层回廊西侧刻画俱卢之野大战的浮雕
第三层回廊西侧刻画俱卢之野大战的浮雕
俱卢位于印度德里北部,伟大的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主人公般度族和俱卢族在那里大战一场。
第三层回廊西侧南翼浮雕,俱卢之野大战浮雕细节图
第三层回廊西侧南翼浮雕,俱卢之野大战浮雕细节图
位于石板正中稍偏的是英雄阿诸那,他从战车上射出一支箭,他的战车御者是毗湿奴的化身,即四臂神克里希那。
第三层回廊南侧东翼,死者的审判中骑水牛的死神阎魔
第三层回廊南侧东翼,死者的审判中骑水牛的死神阎魔

东区有一组描绘死神阎魔的浮雕,浮雕中阎魔骑坐在水牛身上,审视者对众人灵魂的审判,浮雕上展示了那些即将下地狱的灵魂经历的种种残忍细节。

位于四角的宝塔没有经过装饰,但是位于南区回廊的东翼的浮雕刻画着《摩诃婆罗多》以及《薄伽梵往事书》中翻搅乳海的壮观场面。
浮雕上方是位于翻搅乳海场景中部的毗湿奴
浮雕上方是位于翻搅乳海场景中部的毗湿奴

这幅壁雕的下半部分刻画着海洋中各种生物,既有现实中的生物,也有神话中的神物。

壁雕中部是众神和恶魔分处于骑在龟王库尔身上的毗湿奴的两边,神明的眼睛细长,恶魔的眼睛圆睁。

壁雕的上半部分刻画从浪潮中浮现的飞天女神在空中翩翩起舞。
第三层回廊西侧北翼,楞伽之战壁雕及其细节图
第三层回廊西侧北翼,楞伽之战壁雕及其细节图

位于西北角的宝塔供奉着毗湿奴,塔内壁雕描绘《罗摩衍那》的很多重要场景,而北区的西回廊壁雕描绘着这部史诗中的经典场景楞伽之战。

这是罗摩和罗波那之间最后的战役,千头恶魔罗波那绑走了罗摩的妻子,这场徒手搏斗十分激烈,猴子们撕咬着恶魔和他们的坐骑。
第三层回廊南侧东翼浮雕,“死者的审判”壁雕细节图
第三层回廊南侧东翼浮雕,“死者的审判”壁雕细节图
浮雕的画面是连续的,游客目之所及的是浮雕上一个又一个场景,浮雕在制作过程中经过精确的测量,使得每一个场景所占长度刚好落在观赏者的视野范围内,那些匠心独运的细节处理令观赏者目不暇接。
第四层围墙内南侧的藏经阁
第四层围墙内南侧的藏经阁

在进入第二层回廊之前,还有一些有趣的景致,从交错的四条通道北侧出口出来,可以看到带有盲窗的第三层回廊的内墙。

还可以去看看位于通道两侧的两座藏经阁,藏经阁建在高高的地基之上,因此在藏经阁上可以看到整个庙宇的全景。
第一层回廊全景图,角落中是立姿女神壁雕
第一层回廊全景图,角落中是立姿女神壁雕
在登上第三层平台前,可以在中央建筑周围漫步,欣赏立姿女神壁雕,以及二层回廊中的门楣。
第三层回廊南侧西翼浮雕,来自暹罗各省的士兵
第三层回廊南侧西翼浮雕,来自暹罗各省的士兵

其中有几处壁雕尤其值得关注,高耸在吴哥窟最高处的四座塔殿中的壁雕就十分精美。

其中有位于东南角的塔殿上的毗湿奴,还有位于东北角的塔楼上两处刻画着战车上的士兵和弓箭手。
在位于四角的塔楼上看到的景观
在位于四角的塔楼上看到的景观

尽管吴哥窟在建筑技术上存在缺陷,例如拱顶结构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建筑采用叠涩拱结构,水平堆砌的方式到了一定高度,砖石就摇晃不稳,导致建筑空间受限,然而这些都不妨碍吴哥窟在建筑学角度上被视作一个伟大的作品。

吴哥中心 · 巴戎寺

参观指南

每天5:30-17:30开放

付费参观

吴哥王城中的遗迹非常集中,彼此距离很近,因此徒步游览王城就能大概了解高棉建筑的全貌,一窥当时的生活场景。
巴戎寺俯瞰图
巴戎寺俯瞰图

构造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巴戎寺是最后一座为神化君王而建的恢宏而庞大的建筑。

这些巨大的建筑所构成的如海市蜃楼一般的景象已被繁茂的绿色植被侵吞,往日那人群熙攘的家园如今已成了梦幻般宁静的绿洲。
庙宇东北侧景观
庙宇东北侧景观

将巴戎寺讲解清楚并不容易,因为这座寺庙经历了数次改建。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这是一座印度教寺庙,直到1925年才将巴戎寺定为佛教寺庙。

吴哥王城的围墙有三层,这些围墙同时也是巴戎寺最外侧的围墙。
描绘随军乐队的优美壁雕
描绘随军乐队的优美壁雕
回廊四角的宝塔和入口塔楼都是十字形的,宝塔和塔楼前都有一个凸出的门廊,从塔楼进入后直接左转,穿过东回廊南翼,浮雕上军队在各种日常生活的场景中穿行,回廊的西翼上刻画着军队行军的场面。
第二层围墙上的浮雕,行军队伍起舞的画面
第二层围墙上的浮雕,行军队伍起舞的画面
浮雕背景充满了各种细节,在交战的场面中也渗透着日常生活的场景,十分生动,浮雕上的家具和餐具与今天高棉地区乡村使用的如出一辙。
第三层围墙的内院
第三层围墙的内院
而第三层回廊的壁雕上的人物不再局限于神明与君王,出现了很多平民的身影,这个时期的高棉帝国日渐衰败,百姓终于有机会和帝王齐身出现在同一画面中。
行进中的军队
行进中的军队
在回廊的南翼壁雕上刻画着被信徒环绕的湿婆,回廊南侧的东翼的壁雕描绘着溺水的男孩得救的神话,两侧分别是行军和宫廷生活的场景,西翼的壁雕是留着胡须的湿婆神和四臂毗湿奴。
第二层围墙南侧回廊的浮雕
第二层围墙南侧回廊的浮雕

第二层回廊很可能是在初期十字形结构建好后改建的,通过在四角加建方形穿廊将原本的十字形结构变成长方形的回廊。

第三层平台是一个希腊十字平面,平台上林立的塔殿顶端是佛陀面庞的雕刻,众多塔殿中间屹立着中心塔殿,四个厅室的两侧各有一座藏经阁。
位于第三层围墙内院东北角的藏经阁
位于第三层围墙内院东北角的藏经阁
如果从东侧登上平台,向右转走向右侧的藏经阁,接着保持藏经阁在左侧绕着走,一直走到栏杆的一角,在这个视角可以欣赏到位于下层平台上的观世音菩萨雕像。
塔殿上观世音菩萨的面部石雕
塔殿上观世音菩萨的面部石雕
围绕中心塔殿走上一圈,您会发现观世音菩萨的面庞无处不在,这些面孔具有阇耶跋摩七世的面部特征。
微笑的观世音菩萨
微笑的观世音菩萨
阇耶跋摩七世登基后,大乘佛教成为高棉帝国的国教。刚刚登上王位的国王受到佛教悲悯众生教义的启发,宣称自己是世界之王观世音转世。
多罗菩萨雕像,现藏于巴黎吉美博物馆
多罗菩萨雕像,现藏于巴黎吉美博物馆

人们常把阇耶跋摩的爱妻阇耶拉雅王后与般若佛母、多罗菩萨关联在一起,阇耶拉雅王后和其他王室成员在死后成为全民瞻仰崇拜的佛教神明。

《游历古文明:吴哥的瑰宝》

[意] 马里利亚·阿尔巴内塞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2020年9月出版

超全面吴哥艺术指南,博物爱好者的手边科普读物,50多个吴哥遗址的深度巡礼,500余张高清图还原高棉盛世。
比粒寺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