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最猛的大学专业,越来越“贬值”了

扩张最猛的大学专业,越来越“贬值”了
2020年10月30日 17:27 澎湃新闻

原标题:扩张最猛的大学专业,越来越“贬值”了

原创 小新同学 有间大学

学历贬值,与扩张无度离不开关系。/unsplash

众多高校专业中,有这么一个典型的“大起大落”式角色:

它于90年代末开始出现在国内高校,历经了十多年的迅猛生长后,却在下一个十年,成为教育部撤销专业榜单里总不缺席的前几名选手。

从“突飞猛进”再到“最被嫌弃”,短短20多年,这一专业以及追随着它的学生们,都经历了些什么?

增长连年翻倍,

一路狂飙的年轻专业

相对听起来领域更加特定的法学、经济学、物理学、医学等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似乎更庞大而模糊。

具体来看,这是一种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面向社会问题、公共项目、公共物品和资源等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社会问题包罗万象,比如从人口老龄化、城乡差距到环境污染,都能纳入其中,公共项目、物品和资源同样纷繁复杂。

所以,与此关联的公共管理学科,注定拥有各种不同的底色。跨学科、交叉学科、相对年轻,都是国内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关键词。

教育部在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目录中提出的目标是,培养“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问题是,社会真的需要规模那么庞大的“管理人才”吗?/unsplash

论年龄,它在高校学科界是一名95后年轻选手。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修订研究生专业目录,新增管理学门类,公共管理成为该门类下设的五个一级学科之一。

同时,行政学 ( 行政管理) 离开原先的政治学范畴而进入到公共管理大类,成为它的一个二级学科。这标志着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对成熟及其学科地位的正式确立。

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纳入本科教育行列。第二年秋季学期,东北大学、云南大学招收了全国首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

有学者曾在2000年前后表示:行政学(公共管理学)在新世纪将成为中国一门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学科。[8]

果不其然,公共管理在高校的生长速度没让人失望。从办学规模到学生扩招,它便开启了一路狂飙模式。

95后年轻学科,扩张势头迅猛。/unsplash

萧云在2010年入读了西北某本科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她是学校开设该专业以来的第二届学生。也是在同一年,学校在原法学院和管理学院基础上,组建了公共管理学院,萧云被纳入其中。

专业、学院和萧云一样,都是新生:课程设置一切从新开始,也没有毕业生提供就业参考。

本科毕业后,萧云考取了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希望提高学历,为能进入高校当老师做准备。

但这条路远比她想象得要拥挤。2000年,全国开设公管专业院校为57所,第二年即翻倍,增加到了132所;到2007年为322所,2011年,国内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432所。[2]

被大批量制造的毕业生,与依然位置有限的就业市场。/图虫创意

不仅量多,它的存在范围还非常广,综合类、师范类、财经类高校争相开设,甚至是体育类大学,农林、医学等方向的理工科高校,也出现了这门专业的身影。

公管类专业学生被大批量生产,毕业生的“通货膨胀”随之而来。

萧云最终没能完成自己的第一职业预期。因为即便是想入职层次低较低、非一二线城市的高校,其门槛也达到了博士学历。何况是出自普通本科、普通读研院校的学生。

被撤销得最多的专业

比萧云晚于7届进入公管下属行政管理专业的刘然,更明显地经历着这门学科的另一种命运。

2017年,刘然错失第一志愿,被“爸妈意愿里的专业”录取。

这一年,公共事业管理成为教育部撤销数量最多的专业。

据教育部公布的本科撤销专业结果显示,2015-2019年五年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撤销总数排名全国前五——它基本做到了年年被“消失”,且消失规模大。

图片来源:澎湃·美数课

有学者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高等院校的遍地开花与迅速扩展,不仅超出专业始创者的预期,也远远超出了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力。[2]

尤其是在上世纪末高校扩招开始后,综合了办学成本更低的文科、当时的朝阳专业两个因素的公共事业管理,成了大学的热门新设专业。

大量开设这类文科专业,也成了专科升级为本科、专门性向综合类大学进阶的常规动作。

实际上,不少高校公管专业的设置,“不是缘于自身已有较强的相关学科实力或资源积累,多是出于形势所需,在师资、教学、专业基础都较薄弱的条件下起步”。[2]

求量不重质,必然会对学科造成伤害。/unsplash

扩张飞快但步伐不扎实,这条路也注定很难走得远。

与其他专业重合度高,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轨致使学生就业困难等,都属于专业被撤销的原因。这些也是公共管理类学科正面临的问题。

学科交叉是公管类专业的一大特色,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其失去“特色”。

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少公管类学院将“厚基础、宽口径“作为目标,这就使得不同方向的基础课程在学生的课表中占据了大多位置。

以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例,前者的公共基础课与学科基础 课学分合并占比达74%,后者为67%,即通识类课程的比例,远远高于专业方向的课。[2]

“什么都学但都不深入”、“偏向理论缺乏实际”。/unsplash

如今本科四年级在读的刘然,会这么向身边人介绍自己所读的专业,“一门研究政府治理和社会事务的学科”。

如果再问她,这门专业具体在学什么——好像确实没法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什么都接触一些,也学得不精。”

因为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这门学科包罗整合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门类的课程。

刘然更愿意从另一个方向来看待它:

各类社科课程杂糅着学,本身也具备意义,她学会从综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曾因一节社会政策课,对周身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感受到专业自带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想化理念。

相比倚重专业技能的教育,公共管理带给刘然的感觉,更像一门贯穿三四年的通识教育,也就是说,“它的实践性、应用性、职业导向并不太强”。

但这对刘然来说不算个大问题,因为她已经考虑好了本科后的规划——通过留学读研转行。

“这不就是公务员的对口专业嘛”

“公管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去做公务员了吧。”

这大概是坊间对公管ers的最大误解。

有专业调查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以2008年为例的公管类学生的去向,90%的毕业生前往营利性企业就业 ,而选择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的分别仅有约5%和4%。[7]

湖南怀化学院公共管理专业2012-2016届毕业生去向的一则统计显示,5届该专业毕业生中,以公务员作为职业的仅占1%-3%不等,如果加上去事业单位和基层项目的人,比例仍不超过两成。[3]

更残酷的一个现实可能是,这一专业很难存在所谓的“对口行业”。

萧云对此深有体会。她目前就职于一家咨询公司,工作期间也尝试过家乡河南、工作所在的广东的两场省考。

报考过程中,听起来和她所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最匹配的社保局的公务员岗位,在对外招聘岗位的“专业要求”一栏里,更青睐的并非她这样的“对口”者,而是掌握了偏财政、经济方面的应用技能向人才。

毕竟,公务员考试实行 “逢进必考”的招考录用制度,任何专业都能进来竞争;而年轻的公管类专业的认可度,也不及一些老牌且专业性更强的学科。

公管专业能够报考的职位,其实一度非常有限。

比如,以2009-2011广东省直机关及广州、茂名两市公务员招考职位要求来看,由于不限专业的职位所占比重逐年增加,曾长期被拒之门槛外的公管类专业,才逐渐迎来利好。[4]

加上国内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还不算成熟,其能提供相对对口的岗位不多,公管学子寻觅出路之难可想而知。

公务员考试,早已成为全民全专业热衷的活动。图为2017年河北省招录公务员唐山考场公布面试成绩。/图虫创意

两年前,罗宇洲毕业于该学科全国top10的高校,当时,他身边同专业选择做公务员的学生人数,和其他专业差不多。

更多的同学揣着这份万金油专业的文凭,奔向了企业的hr、咨询、记者,市场营销等岗位。

罗宇洲原本也是“转变赛道”人群中的一员。大四那年,他计划考研转向更感兴趣的法学,但成绩不理想,随后考了乡镇公务员暂时落脚。

市级公务员当然更好,但它不仅竞争大,有的只招收如中文、工商管理等专业,不向公管开放。而乡镇“三不限”的“不限专业”给了罗宇洲更多的机会。

但进来之后,他发现,除了像大数据这类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大多数人的日常工作其实差不多,基本以“办文办公办会”为主;

发展晋升路径也差不多,当然,这也意味着排队等待的人,也很多。

比起一些专业性的能力,在基层工作,至少在罗宇洲所经历的乡镇岗位,“和不同人打好交道”很关键——吃饭、喝酒,无形中成了他工作的重要部分。

“如果不追求晋升,不求所谓发财,年底考核能拿个合格,这份工作算挺舒服的”。

一年后,罗宇洲还是选择离开这份稳定。

“如果学习公共管理学科,尤其是MPA项目,对于能真正影响公共事务运作的政府官员来说,的确是个不错的进化。但对大多数本科生而言,要么可能知识难有用武之地,要么长此以往,个人能力难有更针对性的提升。”

辞职后,罗宇洲考了家乡附近县城的公证处,他计划之后会读个在职法学研究生,再争取拿下司考。

暂时的落脚结束,他要继续像两年前一样出发,朝着一个更清晰的方向。

(文章受访者萧云、刘然、罗宇洲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中国公共管理学40年——创建一个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公共管理学科,陈振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4

2. 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思考——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杨艳东,高等理科教育,2013(01)

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其思考——基于怀化学院5届毕业生的数据分析,郑代良 陈璇 潘芙萍,高教学刊,2017(22)

4.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李志勇 徐红宇 韩建华,黑龙江教育,2013(03)

5.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困境的分析与应对,宋君郑蓉芳,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12

6. 近五年本科专业调整回头看 四分之一高校新增大数据专业,澎湃新闻,2020.07

7. 2008年专业景气度调查报告, 安博教育集团 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2012.08

8. 从行政学的历史中解读我国行政学的研究方向,张康之, 理论与改革,2002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