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头这件事,真是有趣又无奈

秃头这件事,真是有趣又无奈
2020年10月30日 05:51 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秃头这件事,真是有趣又无奈

   《头发:一部趣味人类史》([美]库尔特·斯坦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头发:一部趣味人类史》([美]库尔特·斯坦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剪刀手爱德华被发明家倾注了毕生心血,才能天生神力,玩得一手好发。而库尔特·斯坦恩不过是去了一次理发店,面对理发师对“研究”的诧异和不屑,就下定决心写一本关于头发的书。

    这本书叫《头发:一部趣味人类史》。作者可不是无名之辈,他是毛发研究的代表学者,有30多年研究经验。他曾担任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皮肤学与病理学教授20多年,还曾连续十年在强生公司担任皮肤生物学总监。在他眼里,头发可不仅仅是Tony老师“洗剪吹”的作品,而是一部有趣的人类历史。200多页的篇幅里,头发的前世今生有力地替他喊出了那句“我的研究很有意义”。

    既然是一部历史,那就从人类的祖先开始吧。谁都知道,原始人是“毛绒绒”的,厚厚的毛发是进化的结果。可是,为什么今天的我们,跟祖先相比,反而像搞了一次全身脱毛?这里,得谢谢我们智慧的大脑,它对体温升高极其敏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人体散热机制的改变,大量的毛发成了累赘,索性就去了吧。

    当然,祖先也一定不知道,伴随全身脱毛而来的是,进化后的人类不得不面对忧伤的“早秃”。

    “他的秃头对他来说是个很大的缺陷......所以他经常把稀稀拉拉的头发从王冠里向前梳出来”,在《罗马十二帝王传》中,罗马史学家苏维托尼乌斯曾这样形容凯撒。或许,这是另一种英雄气短吧。

    古往今来,脱发可能是最普遍的毛发疾病。毛囊细胞会对人体分泌的雄激素做出反应,在三四十岁脱发开始显现,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的人很可能青春期就出现脱发。而在没有植发技术的年代,各种造型“补救”可能是秃头人士最后的挣扎。

    为什么我们这么介意秃头?发型之于社交的意义,可以从“新发三天丑”的说法中一窥端倪。而在当下多种文化的碰撞下,头发早已在人际交流中“符号化”,比如,生长旺盛、浓密的头发,会传递出身体健康、魅力十足等信号。

    如果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头发无疑也是身体健康与否的信号灯。作者在书中虽未展开细讲,但毛发和身体的不可分割性却被讲述得分外有趣。

    理发师和外科医生的交织,正是毛发与身体难舍难分的力证之一。在古代人眼里,修剪毛发也是治疗身体的一部分。很长一段时间,理发师和外科医生的工作基本是一样的。1462年,英国国王爱德华四世还成立了第一个理发师公会,并将其作为其他行业的典范,授予公会成员在伦敦拥有理发和外科手术的垄断权。

    但随着人们对身体的认识愈发深入,外科医生从事的精细手术难度也远超于理发,他们才渐渐从理发师的兼职中脱离出来。1745年,外科医生创办了外科联合会,宣告这两种职业的分道扬镳。但直到今天,理发师兼外科医生的痕迹仍有流传——理发店门口的彩色旋转柱,它曾代表的是放血术,红蓝两色分别代表动脉和静脉,而白色是包扎伤口的绷带,最初,门口摆放这种柱子代表这家店得到了政府的认证。

    即便不再负责放血术等一系列外科手术,成为理发师也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在中世纪时,人们只有成为理发师工会高级学员的学徒,并经过7年的学习和一系列考核,才能在社区从事理发。而在作者了解到的一些理发造型研究院里,参加理发师培训的学费,包括所有的书籍材料在内,大约需要花费1万美元,并需要9-13个月的时间。你要熟读厚达800页的教科书,包括头发结构分析、生理学和病理学、感染控制,甚至理发店运营相关的法律。这种近乎神圣的态度,恰巧说明了人们对头发和身体等同的尊重。

    不久前,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中,张东升对着镜子揭开假发的那一幕,被认为是揭开他内心世界的隐喻。不得不承认,假发的诞生正是为了遮掩和美化。越是完美,就需要越大的代价,做成一顶完美的假发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和收集合适的头发。

    其实任何头发或者纤维都可以做假发,但只有人类的头发最自然。其中,有北欧或者东欧人血统的女性金色长发是最昂贵的素材,因为它们最容易扎在发网上,最容易烫卷和拉直,甚至可以配合佩戴者的头发颜色进行染色。而在到达头顶之前,还要头发商、批发商、纤维制造商、假发设计师、编织工、美容师等人参与其中。

    今年7月,一辆载有4000吨燃油的大型货轮,在毛里求斯南部近海触礁搁浅。超过1000吨燃油从船上流入大海。为拯救蓝海,当地掀起了一股“理发潮”,大家争相捐献自己的头发。并非没有道理,头发独特的构造确实使其可以吸附油脂。但它的用处更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食品添加剂半胱氨酸有些就是从人发中提取的,而半胱氨酸与糖产生的化学衍生物,能使食物产生肉香。

    虽然这本书名叫“头发”,但光这一个词可容不下库尔特·斯坦恩的毕生所学。放眼整个毛发界,小小的毛发足以推动历史的进程。占据着优质的羊毛,伴随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英国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在欧洲人对海狸毛的狂热追逐中,他们的脚步踏上了新大陆,甚至因此绘出了第一张北美地图。

    耶鲁大学医学院评价过这本书,“在本书最后,读者会更加相信,头发驱动世界运转。”游走在诙谐易懂的小故事之间,库尔特·斯坦恩把头发之趣的千丝万缕,梳理得井井有条。不止从远古到现代来回穿梭,他还憧憬了这样的未来:一站式的美容护理中心,拥有大数据库和机器助手,至今未发现的能影响生发的生长因子,也可以随意取用。

    所以,既然有假发、可植发,有脱发之忧的我们不妨淡定一些,把更美好的未来交给科学,等待惊喜。

陈垠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10月30日 07 版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