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受疫情影响,上半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同比不降反升

生态环境部:受疫情影响,上半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同比不降反升
2020年10月28日 15:02 界面新闻

原标题:生态环境部:受疫情影响,上半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同比不降反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0年10月28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0年上半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同比出现不降反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GDP出现大幅度下降。

李高表示,今年疫情确实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中国通过采取有力的措施,有效的抑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取得抗击新冠疫情重大的战略成果,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经济增长的经济体,成功统筹推进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已经得到了有序恢复。

李高称,在恢复经济的过程当中,中国始终强调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大方向,坚持新发展理念,避免短期刺激经济的政策手段导致高污染、高排放项目集中上马,要把复工复产作为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个别的项目上马有可能出现(污染情况),但是总体上我国应对疫情的复工复产措施是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要求的,是符合国际绿色低碳发展大趋势的”。

碳排放强度是指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此前在10月21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2%,提前完成了“十三五”约束性目标。

李高表示,现在疫情影响还是很大,下一步中国将集中力量在“十四五”期间提出更强有力的碳排放控制目标,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继续推动社会经济环境向更加低碳的方向加速转型。

据李高透露,“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我国将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明确地方、行业的达峰目标和行动方案,鼓励相关部门制定达峰专项行动方案,“达峰行动有关工作将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对各地方达峰行动的进展情况开展考核评估。”

此外,对于今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形势,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近年来,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出现了稳中向好的趋势,但大气治理成效仍不稳固,特别是进入秋冬季以来,“2+26”城市近期再次出现了污染过程。“虽然总体污染程度和范围影响相比往年都有所降低,但对我们也是一次警醒,不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如遇到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会卷土重来。”刘友宾说。

刘友宾透露,近期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省(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方案,推进实施重点区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今年秋冬季攻坚行动将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污染天气,继续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同时,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