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解析新冠病毒空气传播的五大关键问题

西媒解析新冠病毒空气传播的五大关键问题
2020年10月10日 21:52 参考消息

原标题:西媒解析新冠病毒空气传播的五大关键问题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0月10日报道 《西班牙人报》网站9月28日发表一篇题为《新冠病毒在空气中存在吗?关于新冠病毒空气传播的五个关键》的文章,文章称,我们呼吸时排出的颗粒,也就是说气溶胶是否会像唾液飞沫那样传播新冠病毒?对于这个问题,目前科学界尚未达成共识,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五个关键问题作出判断。全文摘编如下:

1、存在哪些传播机制?

原则上讲,存在三种可能的传染途径,“大”的呼吸或唾液飞沫,小得多的气溶胶,以及通过污染表面传染。

大液滴是被感染的人通过咳嗽、打喷嚏以及说话时排出的唾液或呼吸道颗粒,它们像子弹一样飞翔,击中嘴、鼻孔或眼睛。如果它们没有撞到任何人,会在一两米的范围内迅速跌落到地面。

气溶胶的空中传播途径正在讨论中。它们也是唾液或呼吸液的颗粒,但尺寸较小,根据它们的大小,它们可以在空中停留更长的时间,从几十秒到几小时不等,并且传播更长的距离。

污染表面传染是指接触性传染,例如双手在触摸门把手、开关或其他任何已沉积病毒的物体后碰触嘴巴、鼻子、眼睛,导致病毒传染。

2、大小有何不同?

对此尚无共识。传统上以5μm(微米)为界限:大于此则为唾液或呼吸道飞沫,小于此则为气溶胶。这是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各国疾控中心在文件中规定的,但是也有疾控中心的专家承认,10微米的颗粒可以在环境中停留8分钟以上,因此不会很快掉落。

3、哪种传播途径最重要?

对此也没有共识。世界卫生组织同意唾液或呼吸道飞沫是主要传播途径,并设立了1米的安全距离以避免传染。7月,在数百名专家在《纽约时报》上致信后,该组织还承认,在通风不良的封闭环境中,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来传播,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一点。

但是有些科研人员认为,气溶胶可能是主要传播途径。

4、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支持气溶胶为主要传播机制的科学家认为,如果携带病原体的颗粒停留在空中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更长,散播的距离更远,那就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室内通风和户外活动的重要性。

专家们7月在《纽约时报》上签名的文章还指出,即使在保持社交距离的环境中,室内也可能需要戴口罩。医护人员将需要先进的口罩(如N95s),以便在护理新冠病毒患者时,可以过滤掉最小的呼吸液滴。

学校、疗养院、住宅和企业中的通风系统可能需要最大程度地减少空气再循环并添加功能强大的新过滤器。甚至可能需要紫外线来杀死在室内漂浮的微小液滴中的病毒颗粒。

5、我们应该继续执行当前的保护措施吗?

是的,人际疏散、洗手和使用口罩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仍然很重要。此外,关于口罩,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佩戴方式(不要把口罩戴到下巴以下,或者不遮盖鼻子),并且要正确贴合脸部,以免呼气时我们“排出”的空气逃离。

此外,最新证据表明,重要的是限制与我们保持密切接触者的社交范围,确保与这些人相遇在露天环境中,并经常对封闭的空间进行通风,而在封闭空间内必须严格使用口罩。(编译/王露)

【延伸阅读】研究显示:新冠抗体可在人体内留存至少3个月

参考消息网10月9日报道 西媒称,两项研究显示,人体感染新冠肺炎后,抗体可在免疫系统中留存至少3个月。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0月8日报道,人体面对新冠肺炎时的保护能力可能比近期部分研究所述的更强。

两项发表在美国《科学·免疫学》杂志上的研究称,自症状出现之日算起,新冠病毒抗体在数以百计被感染患者体内留存了至少3个月。

两项研究均指出,IgG抗体在体内留存的时间最长,且能够在患者的血液和唾液中被检测到。研究结果称,这种特异性IgG抗体有望成为检测和评估人体对于新冠病毒免疫应答情况的前景性标志物。

此外,由于这种抗体在血液和唾液中检测出来的水平相当,因此唾液可能成为抗体检测中血液的替代物。

报道称,美国哈佛大学团队在第一项研究中对343名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的抗体应答情况进行了长达122天的评估。随后,团队将这些患者的抗体应答情况与疫情前1548个控制组个体进行了比较。

团队通过评估IgG、IgA和IgM这三种抗体来检测症状出现后15至28周的患者。

结果显示,IgM和IgA抗体留存时间较短:其水平分别在症状出现后49天和71天减少。

但IgG抗体的应答在大部分患者体内留存的时间超过了90天。这种特异性IgG抗体的高水平与患者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有关,而正是后者为人体提供了面对感染时的保护能力。

报道称,研究人员发现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是,任何新冠病毒抗体与引发“普通感冒”的其他冠状病毒均无交叉反应。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免疫学教授珍妮弗·戈默曼团队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了相似的结论:IgA和IgM抗体水平迅速减少,而IgG抗体水平较为稳定。自症状出现之日算,IgG抗体在402名新冠肺炎患者体内留存的时间超过了105天。

“我们的研究证明,IgG抗体在血液和唾液中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戈默曼说,“这表明唾液有望成为抗体检测的替代物。虽然唾液不如血清灵敏,但获取起来更加容易。”

(2020-10-09 20:13:06)

【延伸阅读】研究发现:常与人接触的26种动物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参考消息网10月9日报道 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0月5日刊文称,经证实,经常与人接触的26种动物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科学报告》期刊上发表一项研究称,共有26种经常与人接触的动物对新冠病毒易感。这项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模拟,旨在找出新冠病毒是否能感染共计215种动物。

研究结论与实验室观察和患者报告相一致。实际上,研究人员已经证实,家猫、狗、水貂、狮子和老虎都有可能被感染。在实验室研究中被感染的白鼬和猕猴也是易感动物。

研究负责人克里斯蒂娜·奥伦戈在伦敦大学学院的一份公告中说:“我们已经确定的动物有受疫情影响的风险,这可能会威胁到濒危物种或者养殖户的生计。此外,这些动物可能成为病毒储存库,具有以后再次传染给人类的能力,正如水貂养殖场记录所示。”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称,大多数鸟类、鱼类和爬行动物不易感。但是,病毒和细胞之间的识别在绵羊和大型猿类(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倭黑猩猩)中的强烈程度与人类相似。但他们也提到,仍然需要直接证实绵羊会不会被感染。

为了得出上述结论,研究人员研究了新冠病毒侵入细胞的“钥匙”——刺突蛋白是否能识别这215种动物不同的ACE2受体。这些受体是一种蛋白质复合体,位于哺乳动物细胞的外部。当刺突蛋白识别出ACE2受体后,新冠病毒就能进入细胞并进行感染,制造出更多的病毒。ACE2则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英文缩写,是位于动物肺部、动脉、心脏、肾脏和肠道细胞表面的蛋白质集合。它能够催化某种酶的分解,但也会被病毒当作一把“锁”。事实上,它能被多种冠状病毒识别,如新冠病毒、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和引起感冒的HCoV-NL63病毒。

研究人员构建了生物信息学模拟,对多种动物ACE2受体的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与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结构进行比较,预测每种动物面临的感染风险。(编译/李子健)

(2020-10-09 19:11:39)

【延伸阅读】美药企公布试验结果:抗体治疗可防止新冠轻症转重症

参考消息网10月9日报道 据西班牙《先锋报》网站10月8日报道,美国跨国药企礼来公司10月7日公布的一份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一种针对新冠病毒的双抗体疗法可以降低轻症病人的病毒载量、缓解症状和减少其住院治疗的需求。

在接受这种抗体疗法的112名患者中,只有1人(0.9%)最终必须住院接受治疗。在未接受该疗法的安慰剂对照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5.8%。

报道称,礼来公司宣布的这一仍有待科学审查的结果表明,上述抗体疗法可以在患者体内病毒载量最高的阶段减少病毒量。接受抗体注射7天后,只有3%的患者体内病毒载量仍较高,而安慰剂对照组的这一比例为21%。礼来公司的声明并未提供病毒载量的具体数字和患者的其他一些数据。

这种抗体疗法仅一次注射就包括两种中和抗体的组合,这两种抗体可阻断新冠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能力。它们是单克隆抗体,即人体产生的免疫蛋白的合成形式。

报道称,这种抗体疗法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接受的由再生元公司开发的另一种新冠双抗体鸡尾酒疗法相似。再生元公司的疗法得到的初步结果表明,这种疗法可以减少未住院的新冠患者的病毒载量、症状和护理需求。

报道指出,礼来公司和再生元公司的抗体疗法都尚未完成临床试验,也未获得批准。

专家认为,新的双抗体疗法或将对大流行的全景产生很大影响。但单克隆抗体治疗的高成本将成为一大阻碍。(编译/韩超)

(2020-10-09 19:06:25)

口罩新冠肺炎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