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诺奖大猜想:夏普莱斯二拿化学奖?

独家|诺奖大猜想:夏普莱斯二拿化学奖?
2020年10月05日 06:52 澎湃新闻

原标题:独家|诺奖大猜想:夏普莱斯二拿化学奖?

原创 Kai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在诺贝尔奖百年历史上,只有居里夫人(Marie Curie)、约翰·巴丁(John Bardeen)和弗雷德里克·桑格尔(Frederick Sanger)三人曾经两次获得科学奖。桑格尔是1958年和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此后40年,再无科学家能在诺奖“梅开二度”。

在现今曾获得诺奖的科学家中,美国化学家巴里·夏普莱斯(K. Barry Sharpless)被认为最有可能再度获得诺奖。凭借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方面的贡献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后,夏普莱斯开拓了一个全新领域——点击化学。

01

夏普莱斯是时候梅开二度?

在2001年诺贝尔奖的获奖演讲中,夏普莱斯没怎么说手性催化,而是花了更多时间来讲点击化学——一个很多化学家当时还理解不了的全新领域。也是在那年,他关于点击化学的论文被《德国应用化学》的三位审稿人一致退回,但总编力排众议,终于发表。

有机化学家夏普莱斯的不可思议的能力,让他玩转反应,不断创造出有用的化学反应。图|c&en

事实证明了总编的慧眼。这篇论文累计引用次数早已突破一万次,是整个有机化学领域最高引的文章之一,比为夏普莱斯赢得诺奖的那篇不对称环氧化论文的引用次数还要高出三倍。

超过一万次的引用是什么概念?国际知名的科学数据服务公司科睿唯安,收录了约5000万篇论文,其中只有5700篇(占0.01%)被引用次数超过2000次。

科睿唯安从这些论文的作者中甄选发布“引文桂冠奖”,迄今已成功预测54位诺奖得主。因此,引文桂冠奖被视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29位“引文桂冠”得主在两年内获得诺贝尔奖,从引文桂冠奖到诺贝尔奖的平均等待时间则是7年。

而夏普莱斯,正是2013年的引文桂冠奖得主。

另一方面,昨天的推送也介绍了,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从发表研究成果到拿奖,平均等待时间是21年。前面也提到了,夏普莱斯关于点击化学的论文发表于2001年。

这样算起来,差不多是夏普莱斯拿第二个诺贝尔化学奖的时候了。

夏普莱斯是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因为他找到了有效控制分子的方法,以用于药物开发。图|K.C. Alfred

02

诺贝尔奖预测为什么难?

不过,即使数据支持,我们也不能说夏普莱斯一定会获奖。不到诺奖揭晓的一刻,没有人敢拍胸脯说:我的名单一定准确,因为诺奖预测真的很难。

预测诺奖的难点之一在于:诺贝尔基金会有严格的规定,所有诺贝尔奖的提名信息,包括提名人和被提名人在50年都不能公开。

诺奖得主会收到的奖章。图|nobelprize.org

以2019年的诺奖得主为例,大众想得知诺奖背后的逻辑,到底这些得主打败了哪些人,又是谁将所有人送到了诺奖的擂台上,只能静待到2069年。

所以科学界的顶级盛会比娱乐圈的全球盛事——奥斯卡难猜多了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哪些候选,而且可选的科学突破也不限于当年。因此,做出开创性成果的科学家都有希望。

就这样,每年的诺奖季,就会有若干人像我们曾报道的弗雷泽·斯托达特(Fraser Stoddart)那样(详见推送),着急地更新着自己的简历,等待着那通来自瑞典的电话。有的人幸运地等到了,而有的人,陪跑终生都没有等到。

03

诺奖得主怎么看?

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所有的诺贝尔奖项都会以直播的方式公布。

最早宣布得主的一场是10月5日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WLF)热火朝天的筹备过程中,WLF对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厄温·内尔(Erwin Neher)进行了专访。问到了他对今年的诺贝尔奖的期待时,他表示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有非常多被广泛讨论的话题,比如说基因开关。但他也强调,每一年的诺贝尔奖都会有非常多的惊喜。

内尔教授还提到,他也非常关注化学奖的情况。因为近几年在化学界有着非常多的突破和新发现,所以化学奖总是扑朔迷离,非常有趣。

与内尔教授的专访。图|WLF独家

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三世(George Fitzgerald Smoot III)也在专访中畅谈了对今年物理学奖的猜测。

斯穆特是香港科技大学的讲座讲授,他回忆起了去年今日,他和他的本科学生紧张地预测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情形,包括谁有可能二摘桂冠,哪个领域会被选中。

斯穆特教授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图|WLF独家

斯穆特说,他经常会自己进行严肃的头脑风暴,在脑海里仔细研究所有的领域,看看委员会里都有谁,过一过最近几年都是哪个领域拿的奖。所以他经常会有以下的内心OS:哦!去年是宇宙天体学拿的,再往前还有引力波。唔,那应该是时候别的领域拿了。

今年因为精力集中于新冠疫情,斯穆特还没有好好想一想今年的诺奖。他直觉感到今年可能轮到的领域是凝聚态物理学、材料物理学和实验物理学。

图|tenor

排版|Kai

编辑|羽华

责编|小文

诺贝尔化学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