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整个城市都是可爱的“铲屎官”

在上海,整个城市都是可爱的“铲屎官”
2020年09月26日 17:52 澎湃新闻

原标题:在上海,整个城市都是可爱的“铲屎官”

原创 小杰瑞 三明治 收录于话题#三明治 · 每日书21个

这个月的每日书,在上海度过了研究生时光的小杰瑞写下了自己的上海生活印象。马路两旁的梧桐树、碗里热腾腾的浇头、江边的灯影和晚风…… 很快,小杰瑞就要启程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我们会在行李箱里留下什么?城市会给我们怎样的记忆呢?

文|小杰瑞

编辑|备备

过于“精致”的初印象

很久以来,上海好像都不在我“可触及”的中国版图里。对于中原偏北的人来说,任何超过淮河的地域都跟我习惯的生活环境有着极大的差别。

有时候生活真的很奇怪,越是抗拒什么,偏偏就越会打照面。因为研究生考试调剂的原因,就这样阴差阳错的,我来到了上海。

首先破碎的便是对于南方温暖冬天的幻想。那是3月末,虽然春天已经过半,天气依然寒冷,走在街上还是要穿着羽绒服。但相较于入冬就变得灰秃秃的北方城市,上海的冬天,绿植仍然茂盛。不论是灌木丛还是叫不上名字的树木,总是一眼望去满满的绿色。

上海是一个摩登与市井并行的奇妙空间。道路窄窄的,行车或许有些不便,但竟也没有香港那种逼仄的感觉。咖啡馆真的好多。大大小小,不同风格的装潢,每家店总是坐满了人。以前对于咖啡,我总是意兴阑珊。但耳濡目染的这么些个日子,现在只要闻到它的香气,便倍感舒心爽朗,忍不住再猛吸几口。

湿润。不仅仅是空气,连人、建筑也是这样,一起变得软绵绵起来。即便到了陆家嘴看到高耸的建筑群,也依然感觉不到严肃的氛围。

外滩是一个旅游景点,一个很有名的旅游景点,一个总是人从众的旅游景点。以上三点没有一点是我喜欢的,甚至会生理性皱起眉头。每次来到这个人山人海的地方,都觉得太过吵闹。可神奇的是,只要靠近围栏,将身体的全部重量稳稳地托付之上,便像是突然调小了音量一般,周遭的人声都变得飘渺,反倒是江水富有节奏感的拍打和湿润凉爽的风让心情倍感畅快。

就是在这种时刻,隔江望着密集的楼群和霓虹灯,也感觉不到“魔幻”“距离”“高大上”等别人常提起的字眼。此时此刻的上海与我之间像是两个熟悉的陌生人在静静的凝望着彼此,压力、阶级、烦闷、难过所有消极的情绪都好像了无踪迹。从来没想过一个旅游景点,对我而言竟然也能有治愈的功能。

夜晚的黄浦江,黑夜将很多东西都吞噬殆尽,连同白天耗尽能量的各种聒噪。江水声和着偶尔飘来的风,是抚慰心灵的最佳自然解药。

来自24h便利店的温暖

上海的便利店真的好多。

“这么多店面,真的能赚钱吗?不会行业饱和吗?”小朋友真的有很多问号。

后来,倒也不在乎人家赚不赚钱,毕竟也不是我等闲人操心的事情。单单只是享受它们带来的便利就已足够幸福。

冬暖夏凉。夏天的上海热得要人命,空气也跟着稀薄起来,走在路上恨不得背一个氧气瓶。冬天又冷得跺脚,处在稍微偏南位置的上海其实比北方还冷。这时,只要走进便利店,不论是罗森、全家还是7-11,空调十足的劲风能让我立马回魂。“啊真幸福呀!” 这时候再配上香喷喷的饭团或一杯冰镇鲜饮,简直快乐加倍。而这种简单的小确幸,就在每天触手可及的转角。

装备齐全。常言说:“落土八分命。”就像游戏世界里的氪金玩家,不在乎装备有没有用,只在乎自己有没有拥有。上海的便利店一开始就处在行业的顶峰,从种类齐全的各种饮品,到快餐、串串,甚至洗漱用品、生活用品……只要应急所需,在便利店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记得有一次,钱包内侧边缘的胶水开了,又舍不得换新的,感觉这年头钱包好像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了。于是在便利店里买了一个类似502胶水的小玩意,真的太好用了。后来才发现不仅仅是皮料,从木头到塑料,没有它粘不住的。

24H的时刻体贴。任何人,任何事,都没有办法24小时随时待命,但是上海的便利店真的可以。

加班到晨晓?没关系,在城市还没有睡醒的时候,24H便利店明亮的灯光永远是最靠谱的陪伴。听起来像唬人的广告词吧?但是现实真的是这样。坐在这样明亮的店铺里,你甚至很难看清玻璃外面黑暗的街巷。

有时回宿舍很晚,街角那家熟悉的店铺如往常一样通亮,站在暗处的我,看着里面摆放整齐的货架码着五颜六色的货品,店员忙内忙外、或是面无表情的玩着手机。想到白天时,他们对着结账的客人机械似的一遍遍重复相同的话,如此这般,心里便对这间24H时刻体贴的小小店面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

温暖,可能也是有代价的,只是没有承担在自己身上罢了。

我的头顶飘着红色的四角内裤

很久以前,你要是让我填:“头顶上方飘扬着红色的____ ” 脑海里第一答案一定是国旗。毕竟我这么根红苗正,也想象不出来什么别的玩意儿。

但是生活的艺术是永无止境的,人民艺术家们隐匿在喧闹的小巷一角,理所当然的,将挂着刚洗净的红内裤的晾衣杆,缓缓从阳台上伸到巷子中央时,把刺眼的日光都蒙上了浪漫的色调。

红色,可以是美酒,可以是鲜花,可以是热血,可以是爱欲……偏偏没想到,它还能是贴身衣物中最贴身的那种代表。

对于国人普遍不太在乎“隐私”这一点,我从来没有感到惊奇过。因为总有还未发生的下一次,在等着更震惊的我。以前,在影视剧里倒是看到过上海的街坊里,人们都把衣物统统都晾在外面,哪怕胸罩、内裤。但是真正亲眼目睹,却又是另一种感觉。看到别人的私物,很难不去想象穿着它们的人,这一来二去的,难免思绪就飞得远……

摄影:备备

偏巧,挂在弄堂里的这些“万国旗”们,往往都是尺码较大、松松垮垮的老式纯棉质地。因此,很难想象出来什么妙龄女郎或是帅气小伙的形象,更多的反而是身边擦身而过的爷叔阿姨们。但这事的关键不在于想象的是谁,而是想象本身。虽然总感觉由私物引起的发散思维是很龌龊猥琐的,但是就像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就忍不住生出尿意一般,完全就是本能驱使,压根儿控制不住。于是在逐渐习惯的过程中,也能渐渐做到对头顶飘扬着的各种衣物视若不见。

不过要说心底话,其实到还是很期待遇到一条好看的裤衩。毕竟对“底裤都被人看光了”还能坦然处之,好像有点酷。

原来浇头面还能这么吃

在小时候,吃面是很常见的。我的家乡在河南,虽是中原地区,但也是更偏北的,对于面条的热爱虽赶不上山陕地区,可“烩面”的名声毕竟如雷贯耳。自己家中更是几乎一年365天中300天都在吃面,各种各样的面。当然也不是所有河南人都只爱吃面,表弟家365天几乎都在吃米饭。“怎么天天吃米饭呢?”我那时候可是把他视作异类。

米饭。色泽惨白,口感单一,即使搭配菜品也觉得没什么灵魂。面条就不一样啦,软的硬的Q弹的,长的短的粗的细的圆的扁的,浓汤厚料或清汤素面,总是能有千百种变化。况且,在一种叫“甜面条”的做法中,面条也可以搭配各式菜品。做法极其简单,手揉的面团放置微微发酵,擀成一张薄薄的“大饼”,随意切成面片儿,开水煮沸下至锅中熟后捞出。盛上一碗,最好是汤多面少,不然时间一长面片儿容易粘成一坨。一点油/盐/糖都不加,就是原汤原面,原汁原味。之所以叫“甜面片儿,是因为食材原本就带着麦芽清新的甜香。这时候,再搭配炒好的各种菜品,格外有滋味。尤其是在冬天,当身体还冒着寒气的时候,嗦上一碗热乎乎的甜面片儿,立马感到周身的血液都幸福的窜涌起来。舒坦!

在上海,吃的第一顿面真让自己开了眼。面,是偏硬的细圆长面。虽是清汤煮出来的,但里面却淋了油,却又不似“阳春面”那种爽口的咸香。因为是机器压出来的面条,汤汁也寡淡无味,既失去了面食的原味,又缺乏调料的辅助,这是第一大失望。

二来,我点的是一份“宫保鸡丁面”。宫保鸡丁作为常见菜,我也从没想过它还能做浇头。端上来一看,原来只是炒好的宫保鸡丁淋在上段文字里描述的面条里。

后来才知道自己吃的第一顿面条,原来并不正宗。不过还是不太死心的去尝试了其他口碑上佳的面馆:哈灵牛蛙面、干拌红烧牛肉面什么的。发现浇头只能是影响面条口感的一小部分因素,最重要的是面条本身。宽窄粗细?劲道软糯?纵观上海本帮面馆,面条本身却没有太大的变化。虽各有风味,但还是忍不住感叹:面条还是吃在北方啊!

在学校吃的第一顿面条

整个城市都是“铲屎官”

以前猫咪还不叫主子,养猫的人也不叫铲屎官。

等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好像所有人家里都有只猫。上海,像是一个城市变成了铲屎官。我从未见过哪个铲屎的这么豪气,可以养如此多的猫咪。

很小的时候,家里养过一只白猫。但是印象也不深,因为都是长辈在照料,从来没有愉悦的撸猫体验,更没有睡一张床压在你胸口上憋得你喘不上气的那种“窒息般的幸福”。但是在上海,不论是街角巷尾还是繁华商圈,总能偶遇猫咪们闲适的身影。

横着身子,软塌塌的变成长长的一条,偶尔抬起脑袋舔舔爪子。你叫它,它就轻轻瞥你一眼,然后继续闲适得卧着,安逸极了。偶尔,倏地一下隐到草丛里,便再难寻到它们的踪迹。叫它们“主子”也是贴切得很。

就在这样一个对主子们格外温柔的地方,时常有人带着很多吃的来定点投喂,于是乎都被养的白白胖胖。我常常在学校宿舍楼下遇到固定的那几只,三花、大橘、还有其他纯色或大或小的猫咪们,每次遇到总要和它们打声招呼,手里有什么吃的便分出去。但是它们挑食得很,高级猫粮吃惯了,就瞧不上我手里的小饼干,有时只是嗅一嗅便跳开了。和猫咪在一起的开心并不单单是喂食,然后看它吃得狼吞虎咽。而是撸着它柔顺的皮毛,听到它发出一阵阵“呼噜噜”满足而又开心的声音,甚至在你的脚边撒娇式的来回蹭一蹭,心里便美滋滋的。

我有时很羡慕长在上海的野猫咪们,没有家,就不用被关在笼子里。偶尔撞见了,总想先鞠上一躬,大喊一身:“是主子呀!”它们常常睡在汽车顶上或是草丛旁边,不用担心饿肚子,连老鼠都懒得抓。比起那些有家有主人的猫咪们,或许没有稳定又浓烈的爱,但是它们自己何尝又不是浅浅的爱着这个世界呢。无爱亦无忧,来去无牵挂。

我也想过自己养一只猫或者狗,后来一想到能陪伴它们的时间太少,便放弃了类似的念头。于街角看到猫咪们的身影,我总是忍不住蹲下来看一会儿,偶尔它们也会走过来跟我撒个娇,这时候就觉得心满意足。

我也想做这样的一只猫咪,可是我还想要一个温暖的小窝和安稳的爱。啊,有点贪心呢。

收拾行李的一天

算一算,这是我在上海的第四年。从2016年9月中旬算起,到2020年9月中旬,正好整整四年。回想一下,四年的时光仿佛突然变成了一块压缩饼干,想要拆解就要砸得稀碎。可是我却没有办法将它分开对待,不论是尝起来甜蜜的还是酸涩的部分,我都只想也只能一口咬下去。如果说,过去的种种造就了现在的我,那么是不是将来的自己也会以另一种方式影响现在的我呢。

虽然知道自己因为工作的原因即将去往另一个城市,但是当真正开始收拾家当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件事的现实感。搬家,不是为了去另一个房间,而是要去另一个城市。

收拾行李的时候,一想到自己不是在跟这间屋子告别,而是在跟上海告别,就会觉得难过加倍。几乎是瞬间,眼泪就吧嗒吧嗒的往下掉,连鼻涕都擤不干净,应该挺狼狈的。

暂时离开上海,也是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毕竟能有新的工作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是要好好珍惜。以前,我没太想过未来是什么样,因为生活总被各种各样的意外裹挟,可有时候也会受够过多意外带来的不确定性。就是这种“受够”的时刻,让我恍惚间觉得,能有一个关于未来模样的设想,是一件很好的事。

时常觉得自己有时候有些过分矫情,更多的可能只是情绪浮动较大。和妈妈、男朋友分别打了电话,反而心情淡定了很多。其实自己不是特别排斥“换个环境”,只是一想到突然要离开熟悉的地方,便难免有些忐忑。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曾期望如果拥有一个超能力,可以是“能够提前意识到告别的来临。”以为这样就会更懂得珍惜和感恩。后来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往往在忽然的消失与断联中形成的遗憾,反而让回忆变得更浓郁。

“世界流行离开,但是很少有人会好好道别。”

在上海的这四年,我爱它,爱它湿润的空气。也讨厌它,讨厌着它那粘腻的空气。它在我眼中愈发的可爱,不仅仅因为它有我爱的人。我很难说上海改变了我什么,大多时候可能只是岁月随手甩来的“礼物”。

原标题:《在上海,整个城市都是“铲屎官”|三明治》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