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成为扬皖所长的硬核力量

知识产权成为扬皖所长的硬核力量
2020年09月24日 09:01 中国知识产权报

原标题:知识产权成为扬皖所长的硬核力量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安徽省要想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多年发展中,该省将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的“护航队”,充分发挥其在助力产业升级、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一组数据反映出安徽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效: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1件;知识产权专员队伍覆盖全省近6000家科技型企业和上百家科研院所,成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沟通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获批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企业461家,与之相关的特色产业让越来越多的农村贫困人口受益。

  “安徽省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量子通信等方面拥有创新优势。在当下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过程中,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以知识产权工作推动创新创造、促进转化、助力乡村转型,打造扬皖所长的硬核力量。”安徽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程胤如是说。近日,记者跟随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知识产权竞争未来”采访团走进安徽,深入了解知识产权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

  创新高质量

  高质量创新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对于安徽相关产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改善的影响正日益彰显。

  “这是我们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航天发动机,可以用于新型直升机和重载无人机上。”在应流(六安)航天产业园内,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下称应流集团)副总裁丁邦满向记者介绍该公司最新研发的功率190千瓦的航天涡轴发动机时,脸上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2016年,应流集团从德国一家企业引进小型涡轮发动机技术,同时获得相关专利、技术图纸、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应流集团组成技术团队,历经3年攻克相关技术,实现了知识产权的完全自主可控,补足了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短板。丁邦满表示,应流集团致力于通过创新研发,实现从普通的泵、阀门制造到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再到航空发动机、地面装备等制造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知识产权布局正是其中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从掣肘我国汽车工业的‘卡脖子’核心技术入手,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5%至7%用于自主研发,形成了雄厚的知识产权储备。”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奇瑞公司)知识产权总监李永杰告诉记者。奇瑞公司的知识产权之路可以追溯至企业创立之初,从2002年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发动机到如今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的多维专利布局,奇瑞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贯穿始终,让知识产权成为不断创造新价值的“资本”。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大讯飞)展示了其为人所熟悉的智能转写、语音翻译等技术,还展示了其在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的深度研发应用,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从研发立项时就积极做好专利检索,主动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科大讯飞布局的知识产权已经涵盖公司业务的方方面面。”科大讯飞知识产权总监乔玉平表示。

  据了解,安徽省知识产权局研究起草了《专利价值评估技术规范》(评审稿),初步建立起全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同时,安徽省专利奖评选工作已经举办7届,累计评选出发明专利金奖111个、银奖34个、优秀奖559个,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正在进一步促进安徽高质量创造的产生。

  着力促转化

  走进安徽创新馆,1400余件优秀创新成果展现眼前,让人们充分感受到科技创新的魅力。实际上,除了窗口展示功能外,这家2019年成立的展馆还承担着成果交易、产业孵化等功能。“我们大力推动重要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2019年以来,通过举办生物医药领域论坛、安徽省创新科技成果交易会等活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对接。同时,我们还不断推进安徽科技大市场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加速创新成果转化链条。”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舒小琴告诉记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下称先研院)是由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方共建的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依托上游高校院所基础研究优势,先研院着力构建高新技术创新平台和成果孵化平台,促进区域产业技术发展,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先研院副院长李俊介绍,为消除高校院所在创新成果转化中的顾虑,先研院以成果转化方式获得的国有股权,从获得股权日起5年内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范围;先研院还积极鼓励研究生深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并将其计入学生成绩,从而实现学科教育与成果应用的共赢。

  在芜湖,目前正在创业的匡磊在大学期间便有了自己的创业理想。几年前,还是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一名学生的他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比赛,凭借发明专利“家用网络QoS控制器及控制方法”一举夺得第六届芜湖市大学生专利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主创业的信心。

  以鼓励发明创造带动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是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实现创新价值的思路,该校校长吴敏介绍,学校每年举行知识产权高端专家专题讲座2场次以上、专利成果展3场次以上、专利大赛与创新思维大赛2场次以上,还开设了专利创新选修课3门,每学年全校参加知识产权创新创造的师生达5000人左右。近3年来,该校实施专利转让合同和许可43项,总金额超过100万元。

  “我们将继续坚持把高效运用作为知识产权发展的根本,着力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将知识产权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程胤表示。

  打造致富路

  知识产权之于乡村振兴,同样意义深远。对于霍山县落儿岭镇白云庵村的村民余龙华来说,这几年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我们茶叶卖的价钱高了,接待游客还又有一份收入。”余龙华告诉记者,他在这片土地上种了几十年茶叶,依靠当地的地理标志产品“霍山黄芽”逐渐富裕了起来。如今,守着2亩茶园,他和老伴除了茶叶种植外还经营着自家的农家乐,住上了小洋楼,开起了小汽车,明显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

  霍山县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茶叶资源丰富,全县95%农户拥有茶园,茶农10万余人,3000多人专业从事霍山黄芽生产营销,茶农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近年来,在地理标志工作的带动下,形成了企业统一收购、标准化生产线生产的高效生产模式;同时,当地不断拓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外延,赋予茶产业新功能、创造新价值,“以旅兴茶,以茶促旅”,积极探索茶叶和乡村全域旅游相结合的综合体,推进茶叶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融合,提高茶叶附加值。

  最近被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的六安瓜片,同样是产于安徽省的地理标志产品。当地实施“合作社+农户”带动策略,将农户土地流转,按照首次5%、二次3%分红模式,直接带动农户户均增收。当地相关企业与农户签订农业订单,按照比市场价略高、溢价5%进行收购,茶农不愁销路,茶叶也能卖个好价钱。

  据介绍,安徽省紧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机遇,在全省大力推广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积极创新构建“地理标志商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互联网+地理标志商标”等多种地理标志商标运用模式。目前,全省使用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的经营户达21.7万户,年总产值达936.62亿元,涉及扶贫项目38个,52.5万农村贫困人口受益。

  在当下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知识产权正在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注入硬核力量,勾勒着一幅广阔的前景。(本报记者 吴珂)

  (编辑:梁艳超)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