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以股抵债”欲破题 > 正文
 
陶冬:“以股抵债”是清理市场淤泥的突破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 10:19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针对电广传媒(资讯 行情 论坛)“以股抵债”的创新,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日前对记者表示,“以股抵债”在理念上是一个创新,在制度上有所突破,可能是清理中国证券市场多年淤泥的一个突破口,可能是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能力、重塑股权结构的一个前奏曲,其意义及对市场的长远影响,可能要到十几年后才能看清楚。

  陶冬说,“以股抵债”简单地说是一种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程度后的产物,古今中外皆有之。“以股抵债”的特殊性在于中国证券市场这个大环境,国有大股东一股独大的现实,以及公司管治及监管的不足。这是一个历史的包袱,也是解决问题的起始点。

  陶冬分析到,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相当普遍,而且数额惊人,超过500亿元。这不仅侵犯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也严重阻碍了上市公司的发展,还是证券市场的一个定时炸弹。大股东和上市公司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经济实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然而现在股东的偿还能力有限,钱是还不出来的。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可以将大股东送上法庭,甚至使之破产,但通常不会这么做。一来把大股东逼破产,就更拿不到钱了;二来大股东与自身业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情况下尚需大股东帮助;三来,大股东在董事会拥有话语权。

  不走法律一途,就只能协商解决。陶冬的观点是:“以股抵债”就是在大股东没有资金或优质资产还债情况下的一种变通,一种不得已的变通。这种解决方案虽然不会增加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正面的帮助。但是,它卸下了一个历史包袱。以撇帐的形式,清理公司帐目,处理掉也许永远收不回的应收帐,从此轻装上阵。

  围绕“以股抵债”的一个重要争议是,以净资产作为定价基准点是否合理。首先,以净资产(Net Asset Value)定价是国际上最通用的估值方法之一。电广传媒盈利受经济周期和外部环境影响甚大,净资产指标应该比盈利指标更能反映其资产价值及质量。至于市场竞投建议,陶冬认为未必现实。股价是由供应、需求和成交量共同决定的,只是平时成交量变化不明显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净资产的评估和溢价的厘定,是可以争论的。首先,国际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股权交易是在溢价下进行的,上市公司更是如此。其次,公司的溢价反映出市场对其价值的认可和信心,是由多方面综合因素所决定的,很难区分哪一部分来自流通股股东的贡献,哪部分来自大股东的合成效应。

  亡羊补牢,犹为未晚。陶冬认为,今天重要的不是呻吟、抗议,而是防止同样的事情在明天再次发生。大股东将上市公司当作自家金库,予取予舍,是一个机制上的问题,必须在法律、制度、监管和财务等多方面设立防火墙。必须通过阻隔机制切断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侵占、损害上市公司和其它股东的利益。必须强化公司管治,使管理层为公司而不仅是大股东谋利益,并通过独立董事反映中小股东的呼声。必须从监管、法律入手,强化惩戒的力量。

  上海证券报记者 赵碧君

  更多精彩股票资讯,尽在新浪股票频道 


邮件订阅:
  《新浪股市特快专递》正在举办有奖订阅活动。请在下面填写您的E-mail地址,您将有机会获得神秘礼物
Email: 订阅 退订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