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董事长:坚持创新驱动 打造中国标准

中国中车董事长:坚持创新驱动 打造中国标准
2021年06月21日 00:01 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中国中车董事长孙永才:坚持创新驱动,打造“中国标准”

  每经记者 李少婷 每经编辑 张海妮

  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铁路诞生的历史尚不足两百年,但却为社会的发展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高速铁路集高新技术为一体,需要复杂的超大规模集成系统,代表了铁路技术的最高水平,对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

  中国所有的高铁机车都来自于中国中车——这家既古老又年轻的企业拥有完整的产品谱系,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其旗下子公司最早历史可以追溯至1881年的胥各庄修车厂,现有架构于2015年由原南、北车重组合并合成。拥有140年历史的中国中车不仅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主力军,目前,中国中车的产品已出口至全球六大洲109个国家和地区。

  “高铁和中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高铁的发展模式,为世界各国发展高铁提供了经验借鉴。”近日,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中车始终坚守自主创新意识,把高铁发展和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承担起振兴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推动高铁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

  1元引进、3元消化 跳出“引进再引进”怪圈

  1881年春,胥各庄(今唐山市丰南区)修车厂在唐山运煤河码头附近建立,也即中车唐山公司的前身,成为中国第一个机车车辆工业企业。尽管规模很小,但这是中国铁路工业的开端。

  从中国第一个铁路工厂——胥各庄修车厂,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机车,再到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建成,中国中车见证了中国铁路工业从“0”到“1”的质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中国铁路市场需求的发展——以上海到北京为例,1949年坐火车最快需要36个多小时,2017年“复兴号”上线只需4小时28分,中国中车的产品从绿皮车逐渐演变至当下的“复兴号”动车组。

  历史的积淀和奋斗的基因造就了当下的中国中车。“我们从仿制旧型起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摸索、自主设计,创造了新中国多个第一。”孙永才介绍,本世纪至今,中国中车科技创新实力飞速提升。

  从追赶到超越,中国中车总结的核心方法就是自主创新。孙永才介绍,中国中车始终坚守自主创新意识,不是简单地“以市场换技术”,而是要掌握关键技术,更要着眼提升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能力。

  坚持不懈,创新超越。尽管在高铁技术上,中国是后来者,但以中国中车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不急不躁,发力于集成创新实现后发优势。“先紧跟不掉队,实力增长到一定阶段,再发力超越,争取领先。”孙永才介绍,虽然“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讨不来、要不来的”,但只要坚持不懈创新,是能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在创新实力、资金实力都比竞争对手跨国公司要弱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选择,“复兴号”动车组就是典型案例。

  “复兴号”在我国高铁技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据中国中车方面介绍,复兴号CR400AF/BF 型动车组首次以中国标准为主导,按照正向设计思路,以自主化、简统化、互联互通、技术先进为目标,研制的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

  “集成创新不是简单的技术拼盘,而是在对引进技术充分消化吸收基础上,通过创新体系升级和掌握核心技术的深度融合,进而实现全面自主创新,研发更有技术优势和竞争力的产品。”孙永才介绍,中国中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的创新思维,以实现核心技术独立自主为目的,每花1元钱引进技术,就要再花3元钱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从而跳出了“引进再引进”的怪圈。

  打造中国标准 掌握行业话语权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确立标准是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不变信条。

  成为高铁竞技场上的“玩家”并不是赛程的终点,中国高铁作为后来者,面临的是的标准挑战。而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要尽早进入赛场,乃至参与赛场的建设,进而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这种赛场主导意识,其核心体现就是要打造中国标准,让中国标准和其他标准一样,成为行业的世界通用标准。”孙永才介绍,复兴号CR400AF/BF型动车组是完全按照中国标准研制的动车组,目的就是建立动车组的中国标准体系。

  中国中车介绍,根据《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暂行技术条件》,CR400AF/ BF型动车组采用标准或技术文件134项,有101项是中国标准,占75.4%。

  标准的统一意味着所有标动平台列车都能够连挂运营、互联互通互换。只要是相同速度等级的车,不管是哪个平台出品,都能连挂运营,不同速度等级的车也能相互救援。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司机驾驶界面,还是旅客体验界面,都做到完全统一。

  相较于国际和欧洲标准,复兴号动车组的功能标准和配套轨道的施工标准更高:运营速度由300km/h提升到350km/h,寿命由20年提高到了30年,运行阻力相比较下降了7%,车辆外形尺寸有所增加。简单概括其先进性,即寿命更长、身材更好、容量更大、操作更简便、舒适度更高、安全性更高、适应环境更广、节能环保理念更先进。

  更高的标准意味着更强的兼容性。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被极寒、雾霾、柳絮、风沙等情况“淬炼”出的中国高铁技术标准能够兼容不同国家铁路制式。复兴号动车组透露出我国正在努力建立中国标准体系。中国中车方面介绍,其打造中国标准的实施策略是“聚焦优势、三步实施”:第一步是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快速提升产品和技术进入全球市场的能力;第二步是攻克核心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形成优势,成熟一个、制定一个,打造自己的标准;第三步是由点到面,形成领先的整机及配套产品标准体系。

  从本土化到国际化 走向世界有三大关键

  6月初,中国中车为美国洛杉矶县生产的地铁车辆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工厂亮相,这批车辆将被运至洛杉矶进行试运行。中国中车还将为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提供11列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为老挝、泰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提供动车组产品。

  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主力军,中国中车有着丰富的实践经历。孙永才以中国中车自身的经验总结,从“本土化”到“国际化”,从“中国企业”到“跨国经营”,高端装备走向世界要经历三个关键环节。

  其一是“五关”。孙永才认为,高端装备出海与普通产品不同,其目标市场是要到轨道交通装备技术领先的国家去,要过实力关、标准关、文化关、环保关和信誉关,也即技术要硬,达到对应市场的标准,理解和尊重国际业务所在地的文化,守住环保的底线和红线,重视交易中的信誉形象树立。

  其二是“借梯登高”,也即用资本运作的方式,实施海外并购,借船出海、借梯登高,既能迅速实现海外市场拓展,又能提升核心技术掌控能力。中国中车方面介绍,近年来,该公司先后在英国、德国、芬兰等发达国家,并购、参股多家优质企业,通过资源互补、协同拓展、产能合作、技术联合等,加快核心能力培育,开拓市场空间,加快中车国际化进程。

  其三是“共享共赢”。海外投资并不是简单地建厂,必须要以本地人的思维、习惯、方式、规则去做事,“共享共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绿色、健康发展。中国中车举例,波士顿地铁的中标后,其开始筹划在美国建立制造基地,在基地的规划中原本要拆掉一座老房子,但派驻美国工厂的代表发现,老房子承载了当地数千人的寄托与回忆,中车最终决定把老房子保留下来,这也获得了当地居民和工会的支持,在基地的开工仪式上,当地人打出了“欢迎中国中车”的标语。

  中国中车“走出去”不仅是产品的走出去,还有服务走出去。企业的发展不是零和竞争的关系,而是在共赢的目标下,更好地为当地便捷出行贡献力量。如在新加坡市场,中国中车与川崎重工联手提供了先进的地铁车辆产品,在另外一些市场上,中国中车也与西门子一起为当地提供绿色、安全的轨道交通产品。中国中车愿意与各国轨道交通企业合作,为当地用户提供更好的轨道交通产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贡献力量。

  与中国铁路同行,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国中车的未来图景中已聚焦于世界一流:到2025年,将建成以“一核两商”为标志的世界一流中车,即成为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到2035年,将建成以“受人尊敬”为标志的世界一流中车。而彼时,或许高铁市场中中国企业的身影会更加活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松琳

高铁 中国中车 历史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3 航宇科技 688239 --
  • 06-21 利元亨 688499 38.85
  • 06-21 雷尔伟 301016 13.75
  • 06-21 威高骨科 688161 36.22
  • 06-21 漱玉平民 301017 8.8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