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央行拯救券商 > 正文
 

汇金与建银注资分工明确 单纯靠输血救不了券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8日 02:50 每日经济新闻

  专家表示,证券市场一定要有配套的改革,才能真正拯救券商

  岳敬飞 每日经济新闻

  一幕新的拯救券商大戏即将揭幕。

  这一回,照样是向券商“直接输血”。和过去不同的是,“输血”的方式由再贷款变成了直接注资。面对失去造血功能的券商,这样的手术有用吗?

  再贷款变成注资

  据悉,本周一,央行召开了由金融稳定局局长张新等官员参加的“证券公司重组通报会”。会上回顾了今年以来证券公司重组的情况,并调整了救助券商的思路:改变再贷款政策,同时提出对银河、申银万国和湘财等九家券商的注资计划。

  具体而言,由汇金公司注资银河证券和申银万国;由建银投资公司注资一些地方类券商,包括湘财、中富、天同、北京、华安、科技、华夏证券等。届时,这批券商的资金流动性以及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将得到初步解决,之后再通过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使这些券商改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治理结构完好的现代金融企业。

  此前,央行救助券商的思路是提供再贷款。现在已进入清算程序的南方证券,央行就曾直接划拨了高达80亿元的再贷款进行重组,后来还是没有救活。6月12日,央行网站公布了一则信息:《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正在请示拟对两家证券公司提供再贷款支持》。该信息透露,近日,央行有关部门研究了申银万国和华安证券提出的再贷款申请。为支持证券市场稳健发展,推动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正在请示,拟对这两家证券公司给予再贷款支持。

  然而,不断有专家质疑央行再贷款思路的合理性。有专家指出,在券商内控机制还未完全建立之前,这样做只会更加增大券商的道德风险。

  于是,在本周一的会上,会议代表经过讨论后得出结论:券商的救助应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它的流动性问题,这个是券商的责任,而不能指望政府的再贷款。会议上确定了上述思路,由中央汇金和建银投资担当救助券商的主体,对重点券商进行注资,实施市场化的财务重组,而该任务将在今后的三个月内加紧进行。

  输血不能治病

  原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所长、现任金信证券副总裁秦曦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再贷款和注资都是解决券业危机的方法。但是,类似的输血性质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券业危机,拯救高危券商。”

  秦曦举了一个例子:2001年、2002年的券商增资扩股。2001年,管理层颁布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和《关于执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若干意见》,从源头上切断了券商把自有资金和客户保证金混乱管理的状况,使券商的违规资金大幅缩水。2001年11月,管理层放宽对券商增资扩股的部分限制之后,券商再度掀起了增资扩股热浪。当时,数十家各类券商纷纷加入了增资扩股的行列。一些老牌券商如南方证券从10亿元增资至34.58亿元,申银万国也从13.2亿元增资至42.16亿元。在增资扩股后,这些券商的资产规模的确扩大了很多,但是困境依旧。

  2002年5月1日,佣金浮动制开始施行,这使得本已陷入困境的券商的生存状态愈加恶化,2001年开始的券商增资扩股热潮逐渐冷却。一些上市公司纷纷转让证券公司的股份,退出了增资扩股浪潮。

  秦曦说,“增资扩股后,事实证明,负面作用是大于正面作用的。很多券商的原有问题没有解决,却暴露出了更多新的问题。最近两年出现的高危券商、问题券商,都说明了问题。”

  很显然,南方证券这一券商巨无霸的被清算,宣告了增资扩股救赎券商的失败。增资扩股后,钱多了,留下的窟窿更大。而闽发证券、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中富证券等问题券商委托理财业务的黑洞被曝光,使得券商资金链问题岌岌可危。一家券商资金链断裂,往往殃及多家上市公司,甚至影响到整个市场的正常运行。给问题券商的钱越多,出问题后越难善后。

  秦曦认为,“要解决券业危机,应该从根本问题上入手。具体而言,应该提高证券公司管理质量,加强防范风险管理,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在法人治理结构、管理机制、经营机制上下功夫,单纯的输血是治不好已经失去造血功能的病人的。”

  华西证券一位高管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引进战略投资者也是拯救券商的一个方法。以前曾经有过,但很少有成功的,因为它们引进的不是真正的战略投资者。现在券商举步维艰,谁会进来充当这个角色是关键。

  需要战略性的金融创新

  对于上述拯救券商的举动,上证所研究中心总监胡汝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再贷款也好,注资也好,花了钱就要认清真正的券业危机问题所在。这里有几个最根本的问题,比如对券商监管的长期缺位,证券公司内部运作机制不健全,证券市场定价效率不高等。证券市场一定要有配套的改革,才能真正拯救券业。”

  胡汝银简单回顾了券业发展的几个重要节点,“早些时候,券商可以从商业银行直接借钱投资股市。后来,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禁止银行贷款给券商。后来,熊市太长,券商日子越来越不好过。2004年11月,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三大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作了修改。新《办法》进一步拓宽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融资的渠道,使证券公司能够持有更多的资金,但这并没有解决困扰券业发展的问题。”

  胡汝银说,“2001年,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达到2245点。此后,监管层对股市采取了一种‘慢破慢立’的缓慢调整。比如中止IPO,这使得股票定价过高,市场失去投资价值,吸引力也大大下降。最后导致券业全行业亏损,券商几乎所有的业务都不行了。对目前而言,输血虽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恢复投资者信心,让市场更有效率。”胡汝银表示,“股市的投融资功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价格水平合理化、定价合理化、严惩滥用上市公司资源的行为、投资者理性投资等,这些才是更重要的事情。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应该多进行战略性的金融创新,比如建立卖空机制、股指期货、股指期权等。只有这样,券业才能真正度过寒冬。”

  什么是央行再贷款?

  央行再贷款,即中央银行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和进行金融调控的传统政策工具,习惯上称作再贷款。

  再贷款一般是为了缓解金融机构短期的货币支付压力。中央银行贷款的对象是经中央银行批准,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并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

  再贷款利率,我国目前采取浮息制度,根据不同的用途制定不同的利率政策。

小调查
您认为央行在此时全面启动对券商的救助意义何在?
雪中送炭正当时
亡羊补牢尚未晚
错失良机无力回天

您认为接受央行救助之后的证券公司未来将会怎样?
东山再起重振雄风
苟延残喘多活两年
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