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太多?Google 打了个响指

产品太多?Google 打了个响指
2019年04月07日 20:46 极客公园

牛市来了?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那些陈列在博物馆里的产品或许已经过时,“但它们所产生的影响,给日后产品带来的启发却是历久弥新的”。

  158 个。Google 干掉了 158 个自家产品,包括 12 款硬件,12 款应用和 134 项服务,没有哪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够“残忍”成这样。

  在网站 Killed by Google http://t.cn/ELh6qzr(死于 Google)上,这 158 个产品按着“死亡”的时间线井然排列,像是线上的历史博物馆一样,供越来越多的“游客”参阅。

  2018 年 9 月中旬,Google 宣布将于来年三月彻底关停邮箱应用 Inbox。这条新闻打击到了不少 Inbox 的忠实用户,包括前端开发者 Cody Ogden,他在推特上抱怨说这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新闻”。

Cody Ogden Twitter 截图 / TwitterCody Ogden Twitter 截图 / Twitter

  “好吧,不能说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新闻,但绝对是对我个人生活影响最大的。”他补充说道。在那个周末,Ogden“化悲愤为力量”,在 GitHub 上开启了一个名为Killed by Google 的新项目(http://t.cn/EJaFNpN),一点点收集起 Google 创办二十年来废弃的所有产品。

  这个周末空闲时间开发的网站,几个月来在论坛网站 Reddit 上收获了近 2000 条回复,情绪外溢的忠实用户们激动地分享着自己与 Google 被砍产品之间的故事。Ogden 本人也因为这个项目受到了《福布斯》和《快公司》等知名媒体的采访。

Reddit Killed by Google 帖子 / RedditReddit Killed by Google 帖子 / Reddit

  在 Killed by Google 走红之后,有感于用户反响的 Ogden 在一篇博客文章里解释了他建立这个开源网站的原因。他说,人们表达出的情绪,证明了这些产品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多么紧密的联结,“我们习惯了日常生活中有这些应用、服务和设备的存在,我们逐渐了解它们,了解它们的性格和怪癖,随之产生的关系深深影响着我们,即便是多年以后,它们不再陪伴着我们。”

  受 Killed by Google 的启发,极客公园决定制作这次为期三天的“清明特辑”。在回顾了微软苹果那些归属于博物馆的产品之后,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我们顺着 Ogden 的“Google 墓园”,整理了一些“死于 Google 之手”的好产品。

  当然,还是那句话。对很多人而言,这些死去的产品,从来都没有存在过。

  Google Reader(2005-2013)

  2005 年 10 月,Google Reader 诞生于 Google Labs,将用户订阅的网站或者博客的最新文章和消息聚合在一起供用户阅读。2006 年,Google 改版 Google Reader,新增多项功能,包括未阅读条目,标记所有为已阅读,基于文件夹的新浏览方式,扩展视图帮助用户一次查看多个条目。此外,Google Reader 也新增条目分享功能。2007 年开始,Google 把 YouTube 和 Google Video(2005 - 2012)的视频内容也搬到了 Reader 中。

  2009 年 9 月,Google 产品营销经理凯文·希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宣布 Google Reader 从 Google Labs 毕业,但是接下来的几年中,Google 并没有对 Reader 有重要的产品迭代。Google 对这款红极一时的产品愈发不上心的理由之一是,社交网络产品 Google+ 在 2011 年面世了。Google 将 Reader 与 Google+ 整合,砍掉 Reader 之前的社交功能,让用户只能通过 Google + 来分享。

  对比业务调整,用户阅读新闻的习惯发生改变才是更加深层次的原因。越来越多的用户转向 TwitterFacebook、Reddit 等社交媒体新贵。正如 Google 新闻与社会产品高级主管理查德•金格拉斯(Richard Gingras)表示,阅读新闻成为了贯穿全天,随时随地的事情,这取代了人们在早餐时间拿出整块时间来消化新闻的习惯。相比从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Reader 和其他 RSS 是一种“旧”模式。

  2013 年 3 月,Google 宣布将要在 7 月关闭 Google Reader,而 Google 给出的答复是,虽然 Reader 有一批忠实的拥趸,但是必须要承认越来越下滑的用户数量。Google 也想要精简旗下的产品服务。不过,这对于 RSS 订阅服务的重度用户仍是不小的打击。一份在 Change.org 要求 Reader 恢复运营的请愿书有超过 10 万人签名。不想拥抱“新”模式的用户转向了其他替代品,比如在关闭声明发出的 48 小时内,Feedly 就新增了 50 万用户。

Google Reader 截图 / GoogleGoogle Reader 截图 / Google

  Reddit 相关帖子下,网友纷纷去留言,其中一名叫 chupchap 的用户说道,“我仍然对 Google Reader “耿耿于怀”(I‘m still bitter about Google Reader)”。

  除了想靠 RSS 切入社交功能,Google 在社交领域内的布局一直没有间断过。曾是印度和巴西访问量最多的社交网络 Orkut(2004-2014),通信工具 Google Wave(2009-2012),内置于 Gmail 的社交及通信工具 Google Buzz(2010-2011)都逃不过被关闭的命运。

  Google+(2011-2019)

  大多数失败的结局,让 Google+ 的出现有了“拼尽全力”的意味。甚至,Facebook 也嗅到了危机。Facebook 前任员工在 2016 年出版的一本书写到,Facebook 的一些高管认为,Google 进军社交网络对 Facebook 构成了“威胁”。扎克伯格在公司范围内表示,员工应该花时间让 Facebook 功能与 Google 保持一致。

  2011 年,Google 发布了 Google+,打着与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在社交领域一决高下的旗号。Google 为 Google+ 添加了许多“花哨”的功能,比如 Circle(社群概念),多人文本、视频聊天的 Hangout(环聊),图片编辑 Photo 功能。

  这份“大杂烩”对用户并没有十足的吸引力。Google 开始利用旗下 YouTube,Gmail 的登陆为 Google+ 导流,后来用户在 YouTube 评论也需要“借用”Google+ 账号。2013 年 10 月,Google+ 大约有 5.4 亿月活跃用户,其中只有 3 亿用户在真正访问 Google+ 核心功能。ComScore 预测,2012 年 1 月,用户花费在 Google+ 和 Facebook 上的时长分别是 3.3 分钟和 7.5 小时,《纽约时代》将 Google+ 描述成“鬼城”。

Google+ / 视觉中国Google+ / 视觉中国

  随后,Google 重新聚焦在“以兴趣为基础的社交体验”,Google Hangouts 和 Google Photos 分别在 2013 年和 2015 年的 Google I/O 上独立成全新服务。之后,Google+ 也逐渐取消与 YouTube 等“捆绑”的功能。

  这款不怎么受欢迎的社交应用,或许不是因为产品功能,而是因为数据泄露才被更多人熟知。去年,Google+ 被曝出在 2015 年-2018 年初期间意外泄露了数十万 Google+ 用户的私人数据。去年 12 月,Google+ 再度陷入数据泄漏风波,涉及用户数量翻倍,这加速 Google+ 的关闭时间表。

  4 月 2 日,个人用户版 Google+ 停止运营,Google+ 中高达 90% 的用户持续使用时间不到五秒钟,Google 也放弃了剩下 10% 的用户,未来 Google+ 将供企业内部交流使用。

  Google Allo(2016-2019)

  绝不放弃通信和社交市场的 Google 对标 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 以及 iMessage,发布了一系列通信工具。

  2016 年,Google Allo 和 Duo 这对“姊妹”一起亮相了。Allo 是一款基于电话号码,而不是社交媒体账号或者电子邮件的即时通信工具。Allo 主打人工智能和 Google Assistant。类似 Inbox,Allo 中也加入了智能回复(Smart Reply)功能,运用 Google 机器学习技术,Allo 学习上下文和图片,推荐常用的回复方式。内置的 Google Assistant,可以让用户在不间断聊天的时候询问问题,并得到回复。

Google Allo 和 Duo 亮相 Google I/O 2016 / 视觉中国Google Allo 和 Duo 亮相 Google I/O 2016 / 视觉中国

  此外,Allo 推出的 WhisperShout 功能让用户把自己讲的话,连同表情放大跟缩小。以及 Smart Smiley 功能能根据消息的“情绪”来推荐 emoji 和 sticker。这些小亮点都成为忠实用户喜欢 Allo 的原因。但是经过两年的运营,因为安装用户不到 5000 万,表现也不如同期诞生的 Duo,Allo 称为又一例牺牲品。

  2018 年 4 月,Google 宣布暂停 Allo 的研发,专注于一款名为 Chat 的消息平台——基于运营商的 RCS 服务。12 月,Google 宣布将在今年 3 月份停止支持 Allo 项目。不过,Google 将 Allo 收到用户喜爱的功能保留了下来,Smart Reply 和 GIFs 融合到 Android Messages 中。

  Google Glass(2013-2015)

  Google Glass 由 Google 最神秘的部门 Google X 研发。用户穿戴这幅增强现实型智能眼镜,只要眨眨眼,动动嘴就能查询天气路况,收发短信,语音视频,解放了双手。2011 年,Google 研发了一款重达 3.6 kg 的原型机,到了 2013 年,Google Glass 原型机能做到比一般太阳镜都轻。

  2013 年 4 月,Explorer Edition“探索者版本”以 1500 美元提供给 Google I/O 开发者以及参加 #ifihadglass 活动所挑选出的测试者。一年之后,Google Glass 才正式在网上开放预订。说 Google Glass 为可穿戴领域做出突破性贡献并不为过,《时代》杂志评选的 2012 年“年度最佳发明”中,Google Glass 榜上有名。

Google 联合创始人 Sergey Brin 佩戴 Google Glass / 视觉中国Google 联合创始人 Sergey Brin 佩戴 Google Glass / 视觉中国

  但是,高昂的价格和与之相匹配的应用缺乏阻碍了 Google Glass 最终走向消费级市场,同时这幅能够随意拍照和录取视频的智能眼镜,也埋下了很多隐私祸患。2015 年 1 月,Google 宣布停止该项目。

  不过这项为 AR 技术探索出了一条可行道路的产品并没有从此退出历史舞台。2017 年,Google 宣布发布企业版(Enterprise Edition)。2017 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窦一村利用 Google Glass 协助修复文物,也证实在智能眼镜在商用领域的潜力。根据 9to5Google 报道,Google 已经在研发第二代 Google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第二代采用骁龙 710 处理器,支持持 LTE 网络、蓝牙 5.0 和 802.11ac WiFi,内存 3GB,3200 万像素摄像头,支持 30fps 的 4K 视频拍摄或者 120fps 的 1080P 视频拍摄。

  Project Tango(2014-2017)

  Project Tango 诞生于 Google 先进技术与项目组(ATAP),ATAP 是 Google 收购 Motorola 后保留的一个部门。Tango 由 Johnny Lee 领导的团队研发,Lee 也是微软 Kinect 项目的核心贡献者。

Project Tango / 视觉中国Project Tango / 视觉中国

  Tango 利用计算机视觉,使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能够在不使用 GPS 或其他外部信号的情况下,探测到它们相对于周围世界的位置,能让开发者创建室内导航、3D 地图、物理空间测量、环境识别等应用程序。Project Tango 包含三块技术:运动追踪 (Motion Tracking),深度感知 (Depth Perception) 和区域学习 (Area Learning)。

  Google 在 Tangle 技术之下开发了两个试验性设备,Peanut 手机和 Yellowstone 7 英寸平板。2016 年,Google 宣布与联想合作发布搭载 Tangle 技术的消费级手机 Phab 2 Pro,以及后来推出华硕 ZenFone AR。不过 Tangle 在移动端的落地也就止步于此,没有在消费级领域大范围铺设。Tango 有着更高水平的 3D 场景识别能力,但对硬件有着特殊的要求。

  2017 年 WWDC 上苹果发布了 ARKit,Google 也相继推出 ARCore。2017 年 12 月,Google 宣布关停 Project Tango 项目,将更多精力放在 ARCore 上。

  Chromebook Pixel(2013-2017)

  2013 年,Google 推出搭载 Chrome OS 的笔记本 Chromebook Pixel。Chromebook Pixel 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配置 12.85 英寸超高清触摸显示屏,分辨率为 2560×1700,表面覆盖康宁大猩猩玻璃为保护。Wi-Fi 版售价 1299,4G+WiFi 版售价 1499 美元。之后长达两年的时间,都没有 Chromebook Pixel 新的消息出来。

  2015 年,Google 带来了新款 Chromebook Pixel,搭载了英特尔第五代酷睿 i5 或 i7 处理器,集成 HD 5500 显卡,有 999 元和 1299 美元价格可选,不过价格依然不亲民。Google 想要通过 Chromebook Pixel 打入高端市场,与 MacBook 展开竞争,不过与 1499 美元的 13 寸 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 对比,Chromebook Pixel 并没有硬件配置和服务上的竞争力。

Chromebook Pixel / 视觉中国Chromebook Pixel / 视觉中国

  不过正如 Forbes 评论,Chromebook Pixel 的高价格标签明显与 Chrome OS 操作系统相悖。ZDNet 认为电池寿命、散热和风扇噪音也是 Chromebook Pixel 的硬伤。Chrome OS 也没有针对触摸优化。2016 年 8 月,因为市场表现不好,Google 终止了 Chromebook Pixel 项目。去年 8 月,Google 向初代 Chromebook Pixel 用户发送了通知,不再为这款笔记本提供包含安全补丁在内的软件更新支持。

  不过,虽然 Chromebook Pixel 已经被“葬送”,但是 Pixel 系列“活”了下来。2017 年,Pixelbook 和 Pixel 2/Pixel 2 XL 共同亮相。

  Inbox(2015-2019)

  看上去与 Gmail 在功能上类似,但是 Inbox 与 Gmail 服务的是完全不同的受众。可以用简便的方式清理收件箱,也不用花太多时间起草简单回复,更加要求效率的用户会倾向于选择 Inbox。

  2015 年 5 月正式公开发布,Inbox 现在覆盖 Web,Android 和 iOS 端。Inbox 的关键功能包括相同主题邮件捆绑功能,关键信息突出功能,邮件提醒、协助、稍后提醒功能。在最近更新中,Inbox 新增了撤销发送,智能回复“Smart Reply”,整合 Google Calendar 安排重要事件,保存到收件箱“Save to Inbox”用于以后查看等功能。

Inbox / 视觉中国Inbox / 视觉中国

  2016 年 3 月,Google 表示 10% 的手机回复来自 Inbox 的智能回复功能。2018 年 9 月,Google 宣布将在今年停止这项服务。Google 称 Inbox 是“试验新想法的好地方”,并且指出其中很多想法已经迁移到了 Gmail,比如智能回复。Google 关闭 Inbox 是希望未来将资源集中在 Gmail 单一的 email 系统上。

  Inbox 因为简单高效的功能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用户,比如一位叫 Tarek Jellali 的 Twitter 用户,截图了 Inbox 关闭倒计时,并且附文字“道理我都懂,可是我还是觉得 Inbox 更好。”4 月 2 日,Google 已经正式关停 Inbox 服务。

  转世产品

  在 Google 砍掉产品和服务中,有些并没有完全消失。Google 在这个过程中总结了经验,并将产品和技术亮点转化成了新的业务线。

  比如,2010 年,第一款  Nexus 品牌手机 Nexus One 诞生,由 HTC 代工。Google 在每年保持推出 1-2 款的手机,选择由三星,LG,三星等代工厂来代工。其中,Nexus 4,Nexus 5 走的都是低价策略。Nexus 的市场反响平平,比如同是 74 天发售周期后,Nexus One 只卖出了 13.5 万台,而 iPhone 的销量是 100 万。Nexus 一直以混乱的方式命名,比如 Nexus One、Nexus 4、Nexus 5 以序号命名,二代 Nexus 7、Nexus 10 和 Nexus 9 以尺寸命名。

Nexus 7 / 视觉中国Nexus 7 / 视觉中国

  2016 年 10 月,Google 干脆放弃了 Nexus,取而代之的是 Pixel 品牌,并且推出 Pixle 和 Pixel XL,完全由旗下团队领导开发,同时也是第一部内置了 Google Assistant 的智能手机。在此之前,以 Pixel 命名的有两代  Chromebook Pixel 和 Pixel C 平板。不过,Pixel 系列一直的高售价作风,以及 Pixel  手机 649 美元的起售价也让 Google 从此抛弃低价手机路线。Nexus 的意义或许在于推动 Android 生态的向前发展,而 Pixel 的出现也意味着 Google 想掌握硬件研发的主动权,并且涉足中高端手机领域。

  还有曾经在 2012 年推出的 Google Now,之后逐渐演变成 Google Assistant,在最初只能提问和回答的基础上,Google Assistant 具备深度学习能力,以一种更加口语化的形式与用户进行双向对话和聊天。

  对于 Google Lens 和 Google Photos,我们可能并不陌生。作为更早期的图片识别工具,Google Goggles 做到让用户拍一张著名地标的照片来搜索关于地标的信息,或者拍一张产品条形码的照片来搜索关于产品的信息。不过,在 2017 年,Google 发布了一个相似的应用 Google Lens,并且内置了 Google Assistant。一年之后,Goggles 项目被关闭,用户被导流到 Google Lens 或者 Google Photos 中。

  在这次被戏称为“春季大扫除”的产品线削减中,除了 Inbox、Google+,Allo,Goo.gl URL Shortener(2009-2019)缩写服务也没能幸免于难。因为终止的软件和服务数量过多,Google 也被众多网友戏谑称为“自砍手脚专业户”。

  在被砍的诸多产品中,很多在关停之时仍然有着大批的拥趸,宣告产品即将关停的那一刻,Google 也收到了用户们的疯狂的抗议和缅怀。从某种程度上,这些产品关停时引起的反响,也证明了它们本身并非失败品的事实。

  就像《极客之选》的专题“极客博物馆”所说,那些陈列在博物馆里的产品或许已经过时,“但它们所产生的影响,给日后产品带来的启发却是历久弥新的”。

  图片来源:SEO Hacker、视觉中国、Google

 

责任编辑:霍琦

Google+ 产品 用户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7 中创物流 603967 15.32
  • 04-11 智莱科技 300771 --
  • 04-10 新媒股份 300770 --
  • 04-03 德方纳米 300769 41.78
  • 04-03 天味食品 603317 13.4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