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分享政策红利 寻机增量成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 05:47 中国证券报

  

分享政策红利寻机增量成长
编者按:

  市场将步入大流通、大发展、大革新、大扩容的时代。期间,政策出台将频繁密集,市场局部集群将分享政策红利;资本、股权有望加速流动,金融品种创新也将加速,各种投资和套利的机会将涌现。

  国泰君安

证券认为,市场下半年为低风险偏好者准备了丰厚的回报,也为高风险偏好者准备了政策红利和投机套利的机会。由此,确定下半年的投资思路:“确认成长、偏重价值、稳健配置”。

  国泰君安研究所策略研究部

  ●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高于2005年已是大概率事件

  ●

宏观调控

  遏制经济过热的负面效应难以完全预料,政府对行政手段的使用更加谨慎

  ●人民币升值

  储备、顺差激增,汇率波幅加大,升值趋势不会改变

  ●货币政策

  合理的货币政策组合是:稳步升值、小步微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

  IC图片

  宏观面展望

  升值加息宜同行

  2006年2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提高,经济增长出现了“发烧”的特征。我们认为,由于历来的行政调控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使用这些调控手段会更加谨慎。我们认为,较为理想的调控政策组合是:稳步升值,小步微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

  经济增长“发烧”

  2季度的增长一改2004年以来一直围绕10%波动的特征,突破了11%,与过去几年波动不断减小的特征形成鲜明对比。从更长远的视野来看,2006年上半年的增速也明显远离了1993年以来9.88%的平均增速。再结合货币、信贷、投资、顺差等数据,即便用修正后的口径来衡量,目前的经济增长也具备了相当多的过热特征。

  从月度数据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小幅走高只是延续了前几个月的趋势,并不显得突兀。不过,从季度数据看,加速势头就相当明显了。除去2004年1季度几近白热的增速之外,2006年第1、第2季度的增速连续创出新高。第2季度比较明显的加速某种程度上抬升了全年投资增速的整体水平,即使到年底增速出现季节性的放慢,2006年全年增速高于2005年也已经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了。

  即使减速亦温和

  历史告诉我们,遏制经济过热,行政调控手段在短期内总是立竿见影的,但其负面效应难以完全预料,并且可能长时间存在。因此,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此类手段的使用越来越谨慎,并且其持续时间也较短。

  不过,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调整步伐也由于种种原因被延后。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了“一次半”升息、两次提高准备金率、汇率制度改革,且这些措施并未给宏观经济带来明显的影响。

  按照这个模式推理,我们认为,政府仍然希望经济以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降温。就宏观基本面而言,投资、贸易的趋势至少在年底之前不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物价指数尽管开始走高,但仍处于相当低的运行区间。从国际背景看,尽管在预料之中,2季度美国经济的放慢程度仍然超出预期,加上疲弱的房地产市场和就业情况及开始走高的通胀水平,美联储终于没有连续第18次升息。不过,欧盟、日本的经济仍然表现良好,他们的货币政策回归中性的步伐至少在2006年还不会停止。

  这些因素汇总起来,我们可以为下半年的经济描绘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经济增长仍将处于比较快的领域,但2季度的高增长难以再现,全年将处于10-10.5%的区间;二是货币政策调整的时机在下半年依然存在。

  升值加息宜同行

  过去几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快速扩张形成了巨大的产能,这是使价格指数走低的主要原因。不过,我们仍然不难注意到,包括食品价格在内的主要价格指数连续几个月小幅升高。事实上,CPI的环比数据已经连续几个月高于历史均值。

  贸易顺差连创新高,其占GDP比重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6.4%;同时,外汇储备也持续攀高,数据显示,1-6月外汇储备累计增加1222亿美元,是2005年底储备存量的14.9%。再加上近几个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波幅有所扩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与加速升值的预期越加强烈。

  我们认为,人民币的升值是长期趋势,但加速升值则不是好的策略。首先,升值对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产业影响巨大,对集中在基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影响却有限。其次,在人民币资产逐步登上全球金融市场舞台的同时,给市场人民币将加速升值的预期对资产价格进一步推波助澜,对实体经济负面影响较大。

  日前央行发布《2006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央行对目前宏观经济的总体判断,反映其对经济过热仍抱有很高的警惕,而且,央行似乎并不满足已有调控举措的效果。未来货币政策或将呈现利率、汇率、准备金率“三箭齐发”之势。《报告》指出,只有在银行流动性偏紧状态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才构成一剂“猛药”。而在目前我国银行系统存在着“持续性的、不断积累的流动性过剩”状态下,近期两次小幅提高准备金率仅“属于适量微调”。

  众多央行的陆续加息使得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机制逐渐发挥作用,这也是最近中国提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国际背景。目前的稳步升值(每年2-3%)是政策当局所乐意见到的。从长期看,目前的利率水平处在低点。实体经济对利率水平反应迟钝,加上欧、日央行的加息尚未结束,这使得我国升息的时间窗口仍然存在。同时,我们认为,在中央财政收入连年高增长的背景下,中央政府应该实行适度的盈余政策。这样,方可为未来2-3年可能的经济放缓“备足弹药”。

  我们认为,较为理想的政策组合是:保持人民币稳步升值,令市场形成稳定的预期;同时对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进行小步微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