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股改正进入艰难时刻 方案难产创新多对价水平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 03:34 深圳商报

  股改正进入艰难时刻

  方案难产越来越多对价水平越来越低

  【本报讯】第35批股改公司名单本周亮相,至此,两市完成股改和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达到993家,超过上市公司总数的70%。其中沪市股改公司607家,市值占比约为68.9%;深
市主板股改公司336家,占深圳主板总市值的83.80%。令人遗憾的是,两市股改公司家数和市值双双跨越70%后,股改公司方案“难产”呈愈演愈烈态势,股改对价水平也持续走低……这种现象已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方案难产率创新高

  第35批股改公司共20家,而当日披露股改方案的只4家,其中沪市12家股改公司中,仅一家公布方案,方案难产率再创新高;深市8家公司中有3家公布了方案。一位业内人士称,攻坚阶段的股改越来越艰难了。滋生的问题是方案久拖不决,停牌时间过长,影响市场效率。针对这个问题,上交所上周五规定,股改公司必须在4个交易日内提出方案,否则退出该批股改。当日,第34批19家沪市公司中,就有4家宣布取消本次股改动议。深交所也有类似规定,本周深市股改公司公告提示,下周六前均得披露对价方案,否则取消本次股改动议。

  股改对价持续走低

  股改公司家数和市值逼近七成之前,两市平均对价水平约10股送3股。然而,伴随股改的稳步推进,股改公司对价水平持续走低,两市平均对价水平约10股送2股左右,不少公司推出了10股送1股(1.5股)的方案,有的公司甚至以“零”对价来忽悠投资者。由于一些股改公司对价水平太低,直接引发了投资者用脚投票,到目前为止,两市共有18家公司方案先后被否。一些公司大股东心存侥幸,或推出特别复杂的股改方案迷惑投资者,甚至连业内专业人士也弄不清方案的对价是多少,其目的就是尽量少支付或不支付对价,直接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有些对价较低的股改方案因此被否决。资料显示,有几家公司二度启动股改,相应提高股改对价水平后,股改方案表决获得通过。

  困难户和钉子户成股改难题

  由于股改也是靓女先嫁,那些易于形成方案的公司大多已完成股改。随着股改逐渐步入深水区,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据记者了解,余下的上市公司股改比较难以推进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一批严重亏损或治理存在严重问题的公司成为股改的老大难。根据有关规定,近日不少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其股改进程,有的公司直言其股改难题,如:公司严重资不抵债,主营业务长期停顿,濒临退市边缘;也有的因往年亏损额过大尚未恢复元气;有些公司因为违规担保等导致诉讼缠身等。由于上述原因,有的公司股改预约时间推到了明年1月(如ST万鸿)。

  其次,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公司支付对价有难度。

  第三,公司股权分散、股权结构复杂,由于非流通股东分散又疏于联络,或意见难以统一,沟通过程和报批手续繁复,难以召集多数非流通股东提出股改动议。

  第四是非流通股份被大量质押,导致对价股份无法支付。

  第五是公司股票二级市场有强庄驻扎。非流通股股东与庄家难以取得一致,而庄家以其持股比例大往往可以否决公司的股改提案。

  创新是解决各种难题的关键

  虽然还未股改的公司存在诸多困难,但年内基本完成股改已成各方共识,再说不股改的公司将被边缘化。如何让“钉子户”和“困难户”顺利完成股改,成了市场各方共同面对的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股改攻坚阶段,创新是解决各种难题的关键。单纯送股模式已不适应现阶段,重组加股改模式将成为主流。ST绩差公司通过注入优质资产,这类公司改头换面获得重生,流通股东间接得到了股改对价。最近许多ST公司的股改方案,均采取了重组注入资产的模式。

  中证投资张志民认为,前期难度不大的公司基本已完成股改,支付对价方式通常采用送股方案;未股改公司要么微利或亏损,要么股权结构复杂,多数公司是块难啃的硬骨头。ST公司多采取股改加重组模式,一般对价方案设计十分复杂,即便监管层已对ST公司股改重组开辟绿色通道,但经过多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这类公司的停牌时间仍然非常长,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深物业和华光陶瓷等。预计这种状况短期内不会结束,而且可能还会越来越多。

  张志民表示,深沪交易所限期披露股改方案,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要避免对价方案“难产”的尴尬,这就要求这些公司在股改停牌前,将股改加重组工作做细做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