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投资中国作者:先股改后建设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02:14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陈小莹 发自上海

  17日晚6点半,摩根大通证券(纽约)有限公司投资银行副总裁马文彦准时出现在“中国华尔街网”主办的论坛上。

  基于长期对中国资本市场变革的关注,马文彦提出,中国要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最根本的是先完成股改,改善公司的股本结构。

  近期,马文彦专门为海外投资者撰写的《投资中国》一书也将出版,《第一财经日报》特别就中国金融投资领域的热点问题对其进行了专访。

  《第一财经日报》:在您和其他海外投资者看来,中国A股市场这些年经历了哪些主要的变革?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马文彦:首先从经济数据来看,中国每年经济的增长达7%~8%,但过去5年股票的总市值却跌去近50%。我认为这是中国股市的结构性问题,中国股市的监管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最近几年的改革措施都集中在股本结构的改变上。

  这些改变主要体现在三大领域。第一是逐步增加了QFII的额度,加大了海外机构投资者的份额,这就意味着增加了流通股中外国投资者的比例;其次,2002年重新放开非流通股对于外国投资者的协议转让,就相当于放开了非流通股;而衔接这两个政策的关键政策是,今年1月份出台的政策规定股票全流通改革之后,海外战略投资者可以直接购买流通股。

  我觉得这些变革应该放在这样一个大框架背景下来看,即监管层希望通过加大外国公司的参与来改变中国公司现有的股本结构。这些政策和中国本土创新的金融产品,给了外国投资者一些新的投资方向。此外,在MBO(管理层收购)中,这个政策也给了外国投资者很大的机会。

  《第一财经日报》:那您如何看待中国A股市场的前景?

  马文彦:我对于中国A股市场是很乐观的,因为监管层一直在把关注点放在整个市场的构建上面,而不是用行政力量去解决一个具体的市场问题。比如在全流通过程当中,涉及一些在H股上市的公司。很好的一点是,监管机构并没有很直接地说他们不要对价或者一定要对价,而是说要由股东大会决定,也就是市场决定。

  《第一财经日报》:从美国的经验来看,监管层下一步还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

  马文彦:第一步就是要完成股改。像公司治理这样的问题,最终也是和股本结构有关系的。所以本质上的解决方法是先完成股改,改善中国公司的股本结构。

  只有在股改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新的《证券法》和《公司法》,已经建立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基本法律框架,但还需要看具体的实施情况。

  《第一财经日报》: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底,共有34家机构获批QFII资格,累计批准额度56.5亿美元。而且今年中国政府在QFII的批准额度上仍会继续放宽。作为一个连接海外资本市场的桥梁,目前QFII是怎样发挥这个作用的?

  马文彦:对于海外投资者来说,QFII是一个很大的投资中国的渠道。这倒不是说QFII这些投资者本身,而是因为QFII可以通过金融衍生产品,让国外投资者也有机会接触和投资国内的A股市场。这就意味着在QFII的市场之外,又衍生出来一个市场。

  不过同时,这些投资者也在经历一个熟悉中国市场的过程。比如,在美国资本市场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就是投资股票的收益很难超过指数本身,还不如直接买指数基金。但在中国市场,如果要引入这种方法就不太可行。因为这是一个不那么成熟的市场,所以需要一些动态的交易,可能才会得到特别的收益。

  《第一财经日报》:在全球化经济的情况下,跨国并购频频发生,但同时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和现实阻碍。您觉得在跨国并购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马文彦:最关键的问题是对价的计算。不管是对外的并购还是对内的并购,定价应该是公平的,而且是双方都能接受的。这是一个并购达成的最重要条件。至于垄断性企业牵涉的政治问题,这个是反垄断法接下去要解决的问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59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