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国航上市 > 正文
 

国航IPO金额11亿美元 重构公司治理结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 10:47 中华工商时报

  如果不出意外,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明天将在伦敦和香港同时上市。

  此前的估计是,国航IPO的金额可达11亿美元。

  作为国内头号航空公司,国航海外上市是中国民航业的一件大事。不过现在,人们最为关心的是,由于此前“中航油事件”的影响,海外投资者将对国航持怎样的态度?国航乃
至欲赴海外上市的其它国企的公司治理又面临怎样的考验。

  普遍的担心是,国航股票的价格走势将受到一些影响。不过,就制度层面而言,我们认为,大型国企海外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建设方面更值得认真思考,它直接关系到中国企业现代管理方面的形象。

  近几年来,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几成潮流,单是今年,在香港交易所(行情 论坛)新上市的58家公司中,有33家来自中国内地;而香港股市1993年以来的前10大IPO都来自中国内地,这些企业几乎都是国有大型企业:如中国联通(行情 论坛)(资讯 行情 论坛)(0762,H K)2000年在港上市募资436亿港元;中国移动(行情 论坛)(0941,H K)1997年IPO筹资327亿港元;中国人寿(行情 论坛)(2628,H K)则在去年的IPO中筹资267亿港元等。

  可以说,国有企业海外上市总体状况良好,也达到了预期的融资等目的。

  但是,正如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所说,提倡国有企业到海外上市,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使我们的企业从一开始就走上一条比较规范的股份制之路,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而建立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正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

  但是,好的公司治理是和上市互为因果的,有了较好的公司治理基础,才能到资本市场融资做大、走得更远,如果以上市为终点,不再注重公司治理,那么迟早会反受资本市场之累,自食投资者用脚投票的恶果。

  事实证明,为数不多的几次国企海外上市公司治理瑕疵已经影响到了中国上市企业的整体形象。

  今年早些时候发生“中国人寿事件”之时就有人警告说,中国在世界各地上市公司的信誉将会因此严重受损。

  尽管事情并没有发展到那么糟糕的地步,但中国海外上市公司遭到更为严厉的监管却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则是中航油事件。

  那么,海外上市的后继者如国航,是否应该承担这样的信任成本呢?

  我们知道,中国大型国企海外上市,都无一例外地在招股说明书中向投资者说明一个风险因素:控股的国有母公司有可能采取“与投资者利益不一致的行为”,中航油由于信息披露等方面的问题而遭到监管者和投资者的严厉批评,正是公司治理存在瑕疵的具体表现。

  无论如何,中航油事件应该成为继“中国人寿”事件后,国有企业海外上市的另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提醒国航等国有企业,在海外上市的过程应更符合国际准则,提高海外投资者的信心。而在上市以后,更应该时时注意约束,严格利益相关者边界,及时准确披露与公司相关的任何重大信息,给投资者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国航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