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杨帆 于翔 刘海博 徐涛 尹欣驰
黄亚元 付宸硕 华鹏伟 窦子豪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全面创新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2035科技强国战略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重要的政策着力点,而央国企凭借着资源禀赋优势和长期技术积淀成为产业发展的首要责任担当。在路径选择上需要内外兼修,一方面内生培育,扩大资本开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外延发展,将耐心资本注入产投基金培育战新产业,推动并购重组实现资产整合拓宽产业规模。我们建议关注信息通信、电子科技、航天军工、能源电力、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并购重组机遇。
▍必要性:2035科技强国战略目标背景下,央国企成为首要担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墨强调“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与之配套提出“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我们认为,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与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加快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新一轮国企改革方向高度契合。中央企业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壮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责无旁贷。
▍充分性:产业发展尚存难点堵点,央企更具资源禀赋与整合能力。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央企具备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更充裕的资金体量和更扎实的长期技术积淀,为完善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国资委强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的考核机制,与“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的国企改革目标相契合。因此,在产投创投退出“堰塞湖”问题凸显、耐心资本匮乏的背景下,央国企更将秉持长期主义,布局利益长远。
▍我们认为央企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包含三条路径:
内生培育:央企集团扩大资本开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国资委,2023年央企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约600亿元,占研发投入比重不到6%。从上市公司数据看,现有国资委下属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尚存在一定内生培育空间。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后续政策可关注基础研究投入和突破性创新。
产业投资:耐心资本注入产投基金,培育战新未来产业。由央企出资设立或参与投资的“国”字头基金及创投基金在支持战新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我们统计,截至2024年7月5日,共有81家央企出资221笔,投向107只“国”字头基金,涉及投资机构共64家。政策层面,或将持续引导央企利用创业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一方面,盘活传统产业央企集团的冗余资金,另一方面,继续推动国资央企聚焦主责主业、剥离金融资产,为产业发展注入活水。
外延发展:并购重组实现资产整合,拓宽战新产业规模。并购重组是央企增强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的关键路径,既包括类似“中国宝武收购山钢集团”的传统产业专业化整合,又包括“航天智造增资乐凯化学”等战新产业重组整合。展望后续,中央国有企业并购非央企上市公司、拟上市资产或将成为央企扩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重要路径。
▍政策预期与投资机遇: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我们认为央国企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特点,更大力度开展信息通信、电子科技、航天军工、能源电力、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我们建议关注两方面机遇,其一是竞买方维度,关注具备较高资金充裕度且近年资本运作较为密集的央企集团;其二是并购标的维度,关注绩优成长或处于经营困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央企上市公司。
▍风险因素:
新质生产力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不及预期;海外地缘政治因素对产业的扰动;国内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8月16日发布的《国企改革系列报告之十八—央企新动能:政策风帆,新质蓝海》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