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医药】全球疫情判断、新冠疫苗、医疗新基建、血制品等问题的更新(3.20定期观点)

【中银医药】全球疫情判断、新冠疫苗、医疗新基建、血制品等问题的更新(3.20定期观点)
2020年03月20日 15:03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如何在结构性行情中开展投资布局?新浪财经《基金直播间》,邀请基金经理在线路演解读市场。

来源:周观宇论

全球疫情判断、新冠疫苗、医疗新基建、血制品等问题的更新

摘要

疫情发展分为:发现-蔓延-控制(反复)-逐步解除4个阶段,全球COVID-19疫情目前基本还处在第二阶段,目前不仅无法判断疫情结束时间,甚至连拐点时间都无法判断。西方国家中,德国最好,英美已经开始加大防控力度;意大利拐点尚未出现,但局部地区出现曙光;东亚地区总体情况乐观。COVID-19疫苗临床前研发速度虽快,但临床试验环节无法压缩,疫苗上市最快也要2021年。近期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此前在体外具备活性的药物对新冠疫情作用不大,而寄予厚望的瑞德西韦临床效果最快也要4月底才获知。总体说来,目前还没有发现针对新冠疫情有效的特效药,人类对于新冠病毒的反击还是以防控为主要手段。受全球疫情影响,血液制品领域供给(美国、欧洲)将会感受到压力,采浆量可能会出现收缩局面,而需求会快速上升,因此血制品将处于持续紧俏的状态。本次疫情暴露出国内医疗基础建设的薄弱,未来将进一步推动以分级诊疗为核心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传染病医院、隔离病房、隔离消毒系统、ICU、院控管理系统、疾控中心、医疗信息化建设),医院工程建设、医疗设备、器械生产商将持续受益。

主要内容

一、COVID-19全球疫情研判

我们在《新冠病毒疫情分析——对比近年全球大型流行性疾病20200204》中将疫情发展分为:发现-蔓延-控制(反复)-逐步解除4个阶段,中国COVID-19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处于第三第四阶段。但是全球COVID-19疫情目前基本还处在第二阶段,目前不仅无法判断疫情结束时间,甚至连拐点时间都无法判断,目前越来越多专家认为可能会出现跨年疫情。

意大利的情况:拐点还无法判断,但局部地区出现曙光。意大利新增病例还是在继续上升,累计死亡病例也成为全球最多,不过局部地区开始出现拐点,其中疫情最初发现的几个地方:威尼托大区沃镇、伦巴第大区科多尼奥镇在三周封锁隔离之后出现0新增确诊病例情况,说明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是:对所有人进行病毒检测,发现并隔离无症状感染者。跟意大利情况相类似的还包括西班牙等国,其防控进展需要高度重视。

英国、德国、美国的情况相对好一些。目前看,德国最好,英国和美国政府在经过前期的不作为之后,开始加大防控力度。西方学界的普遍观点是:COVID-19有可能会与人类长期共存,即便暂时压制住,但是无法消灭,只能采取控制的办法。因此采用控制延缓感染进程,使得同一时间内感染、隔离、治疗的数量低于全社会医疗资源的最大承受能力的极限范围之内(只要不发生挤兑)。例如德国:虽然也发现了差不多1.5w例,但仅有44例死亡,病死率仅0.3%,可以看到防控还是很不错的,而且英国和美国也开始跟进,整体思路就是:加大核酸检测的能力,找出感染人群进行隔离、禁止集会。

亚洲地区总体情况比较乐观: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等地可以说是疫情基本上是控制住了(控制在医疗资源可承受的范围内)。东亚地区的社会风气、国民对防疫政策的配合度在当中起了关键作用。

二、COVID-19疫苗

目前全球进展最快的COVID-19疫苗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和 moderna 联合开发的疫苗(mRNA疫苗),3月16日第一批临床入组。中国进展最快的是:康希诺-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合作研发的疫苗(腺病毒载体),目前已经获批可以进入临床试验。此外:艾棣维欣(鹏鹞环保瑞普生物等合作投资)、思微生物(CDC、同济大学等合作研发)、BioNTech(复星医药等合作、mRNA疫苗)等企业的产品也等待准备进入临床阶段。基因重组载体疫苗、mRNA疫苗相比灭活、减毒等传统疫苗的优势包括:安全性好(只选择了病毒中刺激人体免疫力的一小部分基因);研发&生产周期均短、成本低。

临床前研究时间大大压缩的原因在于:人类在SARS、MERS等冠状病毒疫苗研发中已经有10几年的积累了,而且mRNA疫苗不需要用新冠病毒的实际样本,只需要基因组序列就可以推进研发。但即便这样,疫苗进入人体临床试验之后的时间无法压缩。完整的临床试验包括:1期安全性试验,2期探索剂量和方案试验,3期验证大范围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双盲试验。即便考虑到特殊时期,压缩到2期试验,再加上数据整理统计分析,申报等工作,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但一年之后疫情可能就结束了。在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北京科兴生物曾经研发出SARS疫苗,在疫苗进入临床之后,SRRS疫情就结束了,因此疫苗也没有产生经济效益。但现在,为什么还很多企业还是投入到疫苗研发中呢?原因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到目前已经是第三次受到冠状病毒的攻击了,而且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冠状病毒有可能长期存在于这个世界,因此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对人类社会具备长期的意义。

三、关于瑞德西韦等相关药物的研究

3月18日,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王辰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进行的随机双盲实验中证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治疗并未出现超出标准治疗的益处。此外,之前被寄予厚望的瑞德西韦在中国和美国均处于临床实验中,有部分媒体质疑瑞德西韦的疗效,但关于瑞德西韦的临床结果最快也要在4月底才能获知,所以目前还无法判断。总体说来,目前还没有发现针对新冠疫情有效的特效药。人类对于新冠病毒的反击还是以防控为主要手段。

四、血液制品供应将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

全球总采浆中,美国采浆量占60-70%:中国约占13%左右,中国的白蛋白产品一半以上来自于进口。国内采浆量9000吨左右,今年受疫情影响,预计会出现30-60天的采浆断档期。目前各地浆站逐步恢复开采,但是恢复到正常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估计2020年的总采浆量同比2019年没有增长。存浆方面,行业大多数公司存浆在几个月左右,经营情况较好的公司发货顺畅,目前存浆并不多,因此今年整体的供应量紧张已成定局。

从短期需求来看,在本次疫情中,静丙作为具备双向免疫调节功能的药品,在发病的前期和中后期都具备重要的作用,因此短期需求激增。静丙作为全球第一大血液制品品种,在中国长期以来的使用量远低于国际水平,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学术推广的缺失。从长期来看,这次疫情也对静丙的学术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价格判断。因处于特殊时期,目前的终端价格无法上涨,但我们了解到部分厂家与经销商的结算价有所上升。而且部分产品是直接发货到医院,使得部分中间环节的利润留在了生产企业。随着疫情的控制,后续血液制品的产品价格将逐步转为市场调节,届时产品的终端价和结算价都有可能有明显的提升。

相关上市公司:双林生物华兰生物

五、医药新基建的机会

3月4日 中央政治局常 委会明确表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有部分研究机构认为大约会有3000亿左右增量资金进入医疗新基建中去。这次新冠疫情也暴露出我们国家基层医疗体系的薄弱,可以判断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的政策。我们预计新基建会有以下几方面的投入:

1、传染病医院:未来会增加建设或者扩建,县级等医院也会配置至少60张病床,大城市传染病医院应达到2000张以上,预估传染病医院的投入在5000万-5亿。

2、原有医院的升级改造:体现在应用工程在医院的隔离病房、隔离消毒系统、ICU、院控管理系统等会有较大市场容量。主要是系统改造,包括负压设备、清风系统、净化系统等,一个医院约300-2000万人民币。ICU病房标准会更高,净化程度的要求不同。ICU病床设置占医院总病床设置4-5%,负压病房综合型医院中按人口不同在4-20张左右

3、疾控中心的升级改造:目前实验室老化设备落后,流动人口多的地方,疾控中心在县级至少要配T2负压的实验室,地级市以上要陪T3负压实验室,包括相应检测设备的提升。

4、疫情跟踪系统:医疗信息化投入。

相关公司:尚荣医疗迈瑞医疗乐普医疗

六、投资策略

疫情对行业的长期影响来看,医疗领域的固定资产和设备类投入将明显提升,相关的上市公司值得重点关注。从大周期来看,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不变:仿制药领域里面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大势所趋;创新药领域高强度的投资将持续、CRMO(CRO/CDMO)行业景气度将持续,其中CRO行业受到疫情短期冲击之后将会逐步恢复;优质医疗服务需求将持续提升;疫苗、血液制品等生物制品竞争格局较好的局面将持续。我们持续推荐相关领域的标的。

A股投资组合:凯莱英药明康德普洛药业、迈瑞医疗、乐普医疗、昭衍新药健友股份康泰生物

主要风险

疫情持续的时间过长,以致于非疫情相关领域持续受损。带量采购政策带来的药品价格下降幅度超预期。注射剂、医疗器械、耗材集采的进展快于预期。跨国巨头竞争。

附录:2020年年度策略观点

01

从核心到中坚,跨越“不可能三角”

    仿制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大势所趋、中国企业将赶超印度。由于国内仿制药价格在集采的压力下持续下降,薄利多销成为唯一可行的策略,因此足够大的市场尤为重要。这对于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以出口起家的原料药企业延伸到制剂领域而言有天然的优势。而现在:出口转国内申报的制剂品种等同于过一致性评价、同时逐步推进的带量采购正好弥补了其天然的销售短板,从而使其国内制剂品种中标之后迅速放量。未来常规的仿制药一定会走向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仿制药的商业价值将大部分由原料药构成。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原料药企业赶超印度的趋势在形成,其主要原因有:1、技术能力的提升(中间体-API-高仿难仿);2、中国具备CDMO领域里的特殊优势。

    创新药领域高强度的投资将持续、CRMO(CRO/CDMO)行业中期不会出现景气度下行。中国的创新药研发目前主要集中在跟随式创新,投资规模和风险远低于全球创新药。目前在国内投资创新药的回报率是可以接受的,其最大的风险不在于研发成功率,而在于产品上市进度慢于竞争对手。由于近几年重磅品种在国内商业价值的示范效应,加上港股市场和科创板退出通道的完善,从在全社会投资回报率下降的背景下,投资创新药存在相对吸引力,因此吸引了社会资本跨行业持续涌入行业,突出体现在:VC/PE融资额持续提升。一级市场融资额在2017-2019出现了爆炸式增长,加上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持续上升,这些钱会持续2-3年投入到研发中去,因此使得CRMO行业将维持较高的景气度。

    集采的判断:口服仿制药价格杀到成本线以下可能性不大,接下来的重点可能是注射剂和耗材。医保局而言,进一步使仿制药价格跌到成本线以下不仅对于医保节约的最终目的毫无意义,更是有可能造成药品短缺,进而产生群体性社会事件。因此我们更有可能判断:在口服仿制药的价格在集采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医保的主要精力会转移到注射剂、高值耗材等利润丰厚的领域。

优质的、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需求持续上升。在“低成本、广覆盖”的医保体系下,高端的、差异化的需求被全面遏制。另一方面,公立医院的医生收入水平受到集采的重要影响,他们的利益如何保障?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都驱动了在公立医院、医保体系以外庞大的自费、中高端、差异化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

    本土医药企业龙头的命运:跨越“不可能三角”、与狼(跨国企业)共舞。能够同时满足优秀的产品管线、现金流、盈利能力三个条件的医药企业屈指可数,因此形成了医药行业的“不可能三角”。跨国制药巨头基本满足以上三个条件。过往,本土医药企业只需要满足其中1-2个条件就可以存活。但在新的行业环境中,仿制药不赚钱,创新药又受到跨国巨头的挤压(不可否认,跨国巨头非常适应中国的政策变化),本土企业希望突围就必须跨越“不可能三角”。

02

投资策略

    从核心到中坚,投资机会有望扩散。每年医药板块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机会。比如:2018-2019年核心龙头白马股持续上涨突破传统估值体系;创新药的投资机会带来rNPV估值体系的认知等。即便政策压力再大,也会有受益的领域,因此对2020年我们并不悲观。投资风格上来看:从2019年开始,我们已经察觉到市场风格逐步在从大市值白马股扩散到各个强势细分领域的龙头,比如CRMO行业、疫苗行业等。展望2020年,我们判断这一趋势有望延续,甚至有可能扩散到更大的热点题材范围如:科技属性比较强的医疗领域。因此我们也建议投资者加大对于这些领域的布局。年度投资组合:凯莱英、药明康德、普洛药业、迈瑞医疗、乐普医疗、昭衍新药、健友股份、康泰生物。

风险提示

    带量采购政策带来的药品价格下降幅度超预期;注射剂、医疗器械、耗材集采的进展快于预期;跨国医药巨头的竞争。

法律声明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疫情 医药 新冠肺炎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08 安宁股份 002978 27.47
  • 03-27 京源环保 688096 --
  • 03-26 雷赛智能 002979 --
  • 03-26 三友医疗 688085 --
  • 03-25 和顺石油 603353 27.7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