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牛市归去来兮 > 正文
 

股权分置:破釜沉舟反致峰回路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2日 09:25 《财经时报》

  不让近乎失控的股市“过山车”脱离轨道,无疑需要“大智慧”,但这个“大智慧”决不是“救市”

  □ 本报见习记者 贾林男

  场面喧哗,内心骚动。

  998.23点,6月6日11时03分定格,沪市8年来首次跌穿千点。北京甘家口某证券交易大厅的股民击掌相迎,戏谑味道颇浓。

  998,有人读出了“天意”:那是说“救救吧”,8年的轮回此时成了宿命论的论据。经验主义者说,该有人出手了。

  果不其然。

  政策救市

  前后几天,政策救市的迹象显露无疑。

  继6月6日证监会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股票、批准成立“银行号”基金公司以后;9日,证监会又允许基金管理公司将其固有资金投资于证券基金。至此,证监会副主席桂敏杰5日在基金联席会议上承诺的六项举措,已经兑现有三。

  9日沪市开盘跳至1118.8点(也可以读作“要要要发”),便很快在门户网上催生了一个热门专题:大牛市归去来兮

  但这个牛,可能弱不禁风。

  6月8日上午,《财经时报》致电社科院时,近来屡对楼市、股市发惊人之语的该院学者易宪容已经被“封口”:接到上方指令,“从今天起不允许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股市的敏感可见一斑:它已经羸弱到难以抵御一个学者言论的程度。

  也可见,股民割肉的时候,决策者一样心疼。

  这让此前“800点”甚至“600点”的悲观预言成了笑料。也再次证明了经验主义者的老到:每当股市呛足了水要沉下去的时候,政策总会适时地托一托。

  “这证明政策对当前股市仍起作用,必不可少。”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钟培华说。

  只是时机的选择,不免再次让高层对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表态,掺进了些杂味。

  风险犹存

  “国有股减持”的坚定支持者张卫星说,此次措施只是技术层面的操作,与前几年的“国有股减持”、“国九条”等政策“不在一个级别上”。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也强调,上述措施在操作中的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对于尚未兑现的3条措施,赵锡军认为,其实施都需要与财政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保监会等其他经济部门协商协调完成。比如保险基金入市,保监会就持相反意见,希望独立掌管这一部分的资金。“情况就比较复杂,很难说。”

  张卫星则指出,目前中国股市里政策、制度、上市公司三个方面的改革已经展开并趋于透明,这是进步。但监管层内部制度建设落后已成为瓶颈,作为监管机构的中国证监会“往往越权”,干预到公司内部的决策,“越位到了权力主管机构”。纷纷出台的救市政策已经超过了其职权范围,对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设计也不无瑕疵:决策程序不清晰、不透明,出现问题没有相关责任人。

  出于对证监会“权力机构”的理解,张卫星判断,其他几项政策性救市的举措早晚都会兑现,“而且还有新举措出现的可能”。

  分歧巨大

  4月底试点方案推出之初,证监会内部曾有很多人非常乐观,甚至有官员预计,股市在5月9日(试点推出日)以后“将有半个板的涨停”。

  现实出乎预料——当日股市跌幅达10%。

  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分析说,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试点方案离市场预期相距太大。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流通股的利益,但第一批试点最终保护的,显然还是非流通股的利益。这有些南辕北辙。

  出乎意料的暴跌促使证监会不得不再次急救,政策市也得以再次显灵。

  冀望于政策的人期待股市在1000点稳住。“券商已经大面积亏损,基金净值也大幅度缩水,政府不能看着股市这样垮下去”。

  而张卫星表示,前期的反弹是救市政策和市场重要点位重合在一起的结果。“中国股市仍深陷危机之中,股市还有跌破1000点的可能”。在股权分置没有解决之前,“不要妄想牛市”。

  赵锡军也认为,接下来针对上市公司问题的解决将更为深入,所以股市很有可能继续下跌。

  韩志国态度最为坚决,他说:“只会反弹,不可能反转!”

  需要大智慧

  韩志国说,在大熊市中推出全流通的试点实际上是在悬崖边上跳舞。如果把握得好,就可能峰回路转,把握不好就可能坠入万丈深渊。

  现在则是最后一个机会。

  “不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就不可能出现牛市,更不可能出现大牛市;没有大牛市,中国股市就无法产生市场转折,也就没有制度转折”。

  所以在第一批试点成为重大利空以后,第二批全流通试点的方案将至关重要。因为这才能够体现决策层改革的决心。“对于市场来说,与其救市还不如推出好的方案”。

  6月4日,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在出席一个论坛时表示:“如果内地股市丧失了基本功能,与香港、东京的股市相比,将有边缘化的危险。中国的好企业选择去海外上市,内地股市没有了好的产品,就不可能正常。如何调整,需要有大智慧。”

  显然,这样的智慧不是“救市”。

  没有“破”的决心,就难有“立”的基础。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股权分置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