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一个“宁王”有多难?家里有矿也扛不住了,国内第三大储能电池厂瑞浦兰钧流血上市

再造一个“宁王”有多难?家里有矿也扛不住了,国内第三大储能电池厂瑞浦兰钧流血上市
2023年01月05日 18:19 市场资讯

  来源:市值风云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啊。

  “有锂走遍天下”,纵观整个A股市场,新能源车、储能等风口,背后的逻辑都离不开一个“锂”。

  市值风云App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有“宁王”之称的宁德时代(300750.SZ),又轻轻松松赚到了176个小目标。

  试问谁不羡慕?

  (来源:市值风云App)

  不过,想要进入这个行业并分上一杯羹,并非易事。

  锂离子电池行业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进入壁垒高。

  产品前期研发成本高,且生产经营过程中需大量营运资金,以确保原材料采购和资金周转;还需不断地投入资本开支,以扩张产销规模。

  同时,锂离子电池行业现阶段的竞争格局算不上友好:市场竞争激烈且高度集中。

  2021年,中国前五大动力电池制造商占国内动力电池总装机量的约80%,其中“宁王”作为最大动力电池制造商,占同期总装机量的52%。

  不过,偏有向虎山行的。

  近日,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浦兰钧、公司)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公司是一家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主业是研发、制造和销售锂离子动力电池(磷酸铁锂和三元锂)和储能电池(磷酸铁锂)。

  据披露,公司于2017年10月成立,并于2019年4月开始批量交付锂离子电池。

  量产时间尚不足4年,妥妥的行业新玩家。

  家世显赫,母公司是全球最大镍和不锈钢生产商

  截至IPO前,公司的控股股东为持股62.6%的永青科技,后者由青山集团控股,实际控制人为项光达。

  青山集团的来头不小。

  老铁们或许还记得,2022年初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上演的史诗级“伦镍逼空大战”,主角正是青山集团。

  据披露,青山集团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镍和不锈钢生产商,早在2009年就投资了印度尼西亚境内的红土镍矿,同时是《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可谓是真正的“家里有矿”。

  近年来,青山集团对新能源表露出了兴趣,通过直接控制或股权投资,涉足了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包括上游镍、锂及钴的开采和精炼,中游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的生产等。

  公司作为青山集团旗下唯一生产锂离子电池的企业,在实力强大的母家扶持之下,成长性相当亮眼:

2019-2021年,公司营收从2.3亿元增至21.1亿元,期间CAGR为201%;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40.2亿元,同比暴增503%。

  青山集团在公司成长初期起到了很大的助力。2019年,青山集团为公司的最大客户,占同期营收的46%。

  近年来,公司的客户集中度明显下降,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占比从2019年的86%降至2021年的51%,同期最大客户销售占比也降至25%。

  同时,自2020年起,青山集团不再出现在公司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

  这表明公司拓客、获客成功。

  公司的动力电池主要销售给汽车企业和整车厂,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东风乘用车(风神)、东风日产(启辰)和一汽奔腾。

  据披露,一些“造车新势力”包括零跑汽车(09863.HK)、合众汽车、合创汽车,以及新能源车零部件制造商威睿电动,也在公司的客户名单中。

  储能电池的客户则主要是家用储能集成商、光伏逆变器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和EPC,其中包括阳光电源(300274.SZ)、古瑞瓦特、固德威(688390.SH)等。

  公司的营收结构较为均衡。

  2021年,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分别占营收的46.5%和40.7%。2022年上半年,储能电池营收占比反超动力电池,分别为46.8%和41.4%。

  从行业角度来看,公司在储能电池领域的优势更为明显。

  国内储能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2021年,国内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为154.5GWh,而储能电池的装机量仅为4.3GWh。

  在国内动力电池厂商中,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以3.6GWh的装机量排名第十,装机量规模与第一名的宁德时代(装机量:92.0GWh)以及第二名的比亚迪(装机量:43.1GWh)无法同日而语。

  (来源:公司联交所招股书)

  而在国内储能电池厂商排名中,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以5.9GWh的装机量排名第三,紧追比亚迪6.9GWh的装机量。

  另外,锂电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仍然是一骑绝尘,同期以21.8Gwh的装机量遥遥领先。

  (来源:公司联交所招股书)

  新入局者的代价:量产至今未盈利,毛利率长期为负

  尽管成长性亮眼,在储能电池细分市场也取得了靠前的排名,但令人惊讶的是:

  自2019年量产至今,公司未曾实现盈利。

  2021年,公司净亏损8亿元,对应的净利润率为-38.1%。

  2022年上半年,随着营收规模继续跃升,公司净利润率有所改善,为-17.6%,但净亏损仍高达7.1亿元。

  导致公司无法盈利的主要原因,是其产品的低毛利。

  除2020年外,公司多数期间的毛利率水平为负。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15.4%和-3.5%。

  相比之下,市值风云App显示,2021年,宁德时代的毛利率为26.3%,行业毛利率中位数更高,为29.2%。

  (来源:市值风云App)

  电芯是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单元装置,其最大的成本组成部分是原材料,主要为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及铝箔)和负极材料(包括石墨及铜箔)。

  (来源:公司联交所招股书)

  近年来,由于新能源车行业高速发展,市场需求大幅增加,而原材料扩产周期相对较长,供应短缺导致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据披露,磷酸铁锂主要原材料碳酸鋰的价格自2020年以来一路高企,在2022年上半年已涨至每吨46.1万元。

  (来源:公司联交所招股书)

  这给公司带来了日益沉重的成本压力。2019-2021年,公司原材料成本占同期生产成本的比重从55%上升至68%,而占同期营收的比重从58%上升至79%。

  更为糟糕的是,即便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也无法按成本增幅同步调整产品售价,以向下游客户转嫁成本。

  原因是公司作为新行业进入者,议价能力弱。据披露,2021年11月之前,公司与客户签订的订单均无价格调整机制。

  未来加强议价权的关键,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这方面的实力如何呢?

  目前,公司呈现出研发驱动的特征。2021年,其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1.7%、7.6%和3.4%。

  这一研发费用率水平,要高于宁德时代,后者在2021年为7.1%。

  不过,如果从研发费用的绝对金额来看,公司则无法与宁德时代比肩。

  2021年,宁德时代研发费用为35.7亿元,而公司过去三年(2019-2021年)的累计研发费用3.7亿元,不足前者一年的零头。

  (来源:市值风云App)

  另外,据公司披露的研发计划,其未来5年的研发重点仍以液态锂离子电池和半固态电池为主。

  至于近期市场重点关注的全固态电池,公司则计划要到2027年才会开始涉足。

  (来源:公司联交所招股书)

  跟着龙头疯狂扩产,资金缺口还差200个小目标

  扩产和抢产能,几乎是2021年以来新能源车行业的主旋律之一,从整车厂到电池厂、乃至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没有一个环节被落下。

  关于新能源车产业链的这场“狂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市值风云App搜索风云君之前的报告《动力电池材料行业“大点兵”!一文看清谁能一遇风云便化龙,谁将一辈子提桶进厂打螺丝|风云主题》。

  锂电行业的扩产步伐相当疯狂。宁德时代的电池年产能从2020年的69.1GWh提升至2021年的170.4Gwh,年内翻了一番。

  公司同样打算跟随龙头的扩产步伐。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的年产能为32.7GWh。

  公司的目标是在2023年内将产能较目前翻倍,截至年末年产能超过70GWh,并于2025年末前年产能超过150GWh。

  (来源:公司联交所招股书)

  值得担忧的是,按公司2022前三季度披露的装机量9.5GWh计,其同期产能利用率仅为39%(9.5/32.7/3*4)。

  相比之下,宁德时代2022年上半年的产能利用率高达81.3%。

  (来源:宁德时代2022年半年报)

  公司目前在浙江省温州市和嘉善市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其计划扩建现有生产基地,并在广东佛山市和广西柳州市新建两个生产基地。

  据披露,公司扩产计划的总预算为:238亿元!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已经为此累计支出29亿元。

  (来源:公司联交所招股书)

  超过200亿元的资本开支缺口,显然正是公司本次IPO的目的。

  由于缺乏盈利能力,公司至今不具备通过经营活动实现“造血”的能力,长期以来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

  2021年以来,由于“大兴土木”扩建产能,公司资本开支加大。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公司自由现金流的缺口分别为43亿元和36亿元。

  (制图:市值风云APP)

  为减缓资金压力,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增了一笔25亿元的长期银行借款。

  (制图:市值风云APP)

  公司的控股股东永清科技和青山集团,过去也一直为公司提供关联方贷款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1年末,公司应付关联方贷款余额为25.8亿元,而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已经偿还了绝大部分。

  (来源:公司联交所招股书)

  结合时间点,公司显然是拿着刚从银行借来的钱,转身就去偿还了控股股东的关联方贷款。

  这或许也反映出,面对公司这个庞大的“烧钱无底洞”,连控股股东都不愿意兜底了。

  公司嗷嗷待哺,股东耐心耗尽,此时把公司推出去上市,二级市场投(jiu)资(cai)者(men),不知道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红卜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0 英方软件 688435 --
  • 01-10 福斯达 603173 --
  • 01-09 九州一轨 688485 --
  • 01-06 天宏锂电 873152 6
  • 01-05 欧福蛋业 839371 2.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