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鸿海或将与日产和本田签署电动汽车合作协议,是真是假?

传鸿海或将与日产和本田签署电动汽车合作协议,是真是假?
2025年03月19日 00:00 中国汽车报网

在日产更换CEO之后,围绕日产汽车的热点消息依然没有降温。

近日,据外媒报道,鸿海集团正与两家日本公司探讨达成电动汽车合作协议事宜。而在此前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合并谈判破裂后,这一消息曾引发外界对鸿海集团与这两家日本车企能否建立合作关系的广泛猜测。

虽未谈判却存在可能性

最新的报道称,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曾在3月14日表示,可能会在两个月内与日本两家车企签署相关协议。在鸿海集团2024财年财报发布会上,鸿海集团表示,其2024财年的净利润创下了新高,并透露,新的日本客户将通过签署合作合同,由鸿海集团参与合作开发、设计和制造电动汽车。

但鸿海集团方面并未透露具体合作公司名称。针对上述报道引发的猜测和咨询,日产汽车和本田汽车的发言人拒绝发表评论。

在新一轮猜测中,有越来越多的报道称鸿海集团有意与日产汽车合作,甚至有可能促成日产汽车和本田汽车等公司的联合。3月11日,伊万·埃斯皮诺萨被任命为日产汽车新首席执行官,这可能为日产汽车重新与本田汽车合作或与其他潜在伙伴展开新谈判带来了可能。

一个月前的2月中旬,鸿海集团方面曾表示,鸿海集团有意与日产汽车合作,但不会收购日产汽车,可能只是收购部分股份。此后,有报道称,在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宣布结束合并谈判后,鸿海集团曾向本田汽车提出合作邀约,旨在建立涵盖本田汽车、日产汽车及三菱汽车的四方合作联盟框架。

尽管或许只是“一厢情愿”,但一些日产汽车董事会成员对该公司与鸿海集团的合作持开放态度,尽管双方尚未直接进行正式谈判,但部分日产汽车董事对此认为,与能够带来新技术和资金的非传统汽车行业参与者合作,可能会使日产汽车获得更大收益。

鸿海出手的底气何在

鸿海集团之所以在这件事上较为高调,既不排除其有跨界造车的雄心,也要看到,经过数年努力,鸿海集团发力布局电动汽车的梦想或许正在不断成真。

有消息称,本月鸿海集团的财报发布会上透露,鸿海集团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在北美地区生产自有品牌Model C电动跨界车。由于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鸿海集团希望扩大其在美国的生产基地。同时,据透露,在电动汽车软件设计、智能座舱等方面,鸿海集团正与中东地区的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

近年来,鸿海集团一直在悄悄布局电动汽车业务,不仅签署了一系列相关合作协议,也在生产汽车零部件,正逐步进入汽车行业。其中,鸿海集团持有采埃孚集团车轴系统组装部门和底盘模块业务的50%股份。富士康也与Stellantis成立了一家50:50的合资公司,计划从2026年开始设计和销售车规级芯片。此外,鸿海集团还与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达成协议,以共同开发用于电动汽车的先进碳化硅半导体。

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鸿海集团已经拥有电动汽车制造部门。目前,尽管尚未量产推向市场,鸿海集团的产品已经包括Model B掀背车、Model V皮卡和Model N厢式车。然而,至今为止,鸿海集团在汽车领域的投资大多处于零部件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鸿海集团与美国纯电动自动驾驶拖拉机公司Monarch Tractor签署了制造协议,并与沙特阿拉伯的公共投资基金成立合资企业,以设计、代工制造和销售沙特阿拉伯的首个汽车品牌Ceer。

人事变动或带来新机遇

近期以来,鸿海集团觊觎日产的造车能力几乎已经不再是秘密。从此前秘密派出高管到巴黎与雷诺谈判希望收购日产股份,到如今直接放风称将与日本车企签订合作协议,鸿海集团似乎正在谋划一盘更大的棋局。

不管鸿海集团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但外在环境的确为鸿海集团追求梦想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其中,在日产方面,根据日产方面的通告,内田诚将在3月31日正式卸任,伊万·埃斯皮诺萨将于4月1日正式出任日产汽车CEO。伴随着CEO职位的交接,日产执行委员会也迎来重大调整。同时,路透社报道称,日产或将现有60余人的高管规模(包括外部董事在内)削减20%。一系列变革将为日产重新寻找合作伙伴带来机遇。

“从日产角度看,外部市场不稳定,寻找新的合作方成为当务之急。”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曾欣表示,要实现大的改变,的确需要很好地去规划未来,包括选择合作伙伴。

在日产的市场销量上,除了中国市场,日产在美国市场的表现也不如从前,尽管日产在2023财年通过推出新车型和优化销售策略,在美销量有所增长,但与竞争对手相比,增长幅度有限,且市场份额时有波动,正在被竞争对手蚕食。从净利润角度看,2019财年巨额亏损后,日产在“Nissan NEXT”计划推动下,2021-2023财年实现盈利增长,但2024财年又急转直下。2024财年第三财季,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至51亿日元,上一财年同期为3254亿日元;2024财年全年更是预计净亏损800亿日元,与最初预测的3800亿日元净利润形成巨大反差。

在外媒报道中称,有人提出,如今的日产正处于历史性“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的大浪潮中,日产虽早早入局,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2010年,日产推出纯电动量产车型Leaf聆风,一度风光无限,成为全球第一款真正实现量产的纯电动车,并在当时超越了竞争对手的技术范畴。但如今,日产在纯电领域的表现却差强人意,销量占比低,在全球市场中,其纯电动车销量增长缓慢。“日产电动化转型正面临‘生死时速’,能否转型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将左右着日产的未来。”广东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森认为。

从理论上看,鸿海集团或是其他觊觎日产的潜在合作者,如今都还有希望。即将接任日产CEO的伊万·埃斯皮诺萨认为,“日产的复兴始于产品,但不止于产品。”日产能否突出重围,在很大程度上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现在只能静观其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3-31 泰禾股份 301665 --
  • 03-28 泰鸿万立 603210 --
  • 03-26 中国瑞林 603257 --
  • 03-24 首航新能 301658 --
  • 03-18 开发科技 920029 30.3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