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投入数十亿美金,苹果要成为下一个特斯拉还是下一个博世?

每年投入数十亿美金,苹果要成为下一个特斯拉还是下一个博世?
2020年05月26日 07:46 36氪

基金经理PK:董承非、傅鹏博、朱少醒、刘彦春等,谁更值得托付?】买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什么样的基金经理值得托付?哪些基金经理值得你托付?怎么才能选到好的基金经理呢?2020金麒麟最佳基金经理评选,快给你心仪的基金经理投票吧!【投票

原标题:每年投入数十亿美金,苹果要成为下一个特斯拉还是下一个博世? 来源:36氪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汽车之心”(ID:Auto-Bit),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 / 陈念航

编辑 / 王德芙

如果乔布斯还在世,我们现在是否可以买到一辆「iCar」?

这个问题注定不会有答案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苹果正在全面布局汽车业务。

2018 年 7 月份,因为苹果华裔员工张晓浪窃密案,外界得以窥见苹果参与汽车业务人员规模:当时苹果公司大约有 3.7% 的员工(苹果 2018 年员工数在 13 万人左右)或多或少地参与到汽车业务中。

在公司内部知道该项目存在的员工人数已近 5000 人,而在这些员工中,有约 2700 名「项目核心员工」可以访问某些特定的数据库。

即使近两年苹果从事汽车业务的 SPG(Special Projects Group)项目组存在人员削减的情况,这块业务现阶段的团队总体应该不会少于 2000 人。

AppleInsider 最近刊发的一篇报道提到,摩根·斯坦利分析师 Katy Huberty 预计苹果今年将在研发层面投入近 190 亿美元,相比于 2018 年的研发费用增加约 50 亿美元。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新增的研发费用将大部分投入到苹果汽车项目中。

年度投入数 10 亿美元,超 2000 人的核心项目团队,折射出苹果在汽车行业的巨大野心。

早几年,在行业内有两大未解之谜牵动人心:一是华为到底会不会造车;二是苹果会不会造车。

现在华为已经确定不造车,要做智能汽车时代的「增量部件供应商」;而苹果是否造车至今仍是个谜。

未来值得我们期待的点在于:苹果是准备为消费者打造一辆「重新定义汽车」的「iCar」?还是成为一家在智能汽车时代如博世一样的顶尖供应商?

这个谜团已经持续了 6 年之久。

01 造整车还是供应商?苹果造车的路线分歧

苹果在 2013 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推出了「iOS in the car」计划,这是外界最早知晓的苹果涉足汽车行业的动作。

2014 年,苹果将「iOS in the car」具体落地到产品上,CarPlay 由此诞生,这是一套手机和车机之间的映射方案。

用户只需要将 iPhone 连接到启用了 CarPlay 的车辆上,便可支持「电话」、「音乐」、「地图」、「信息」和第三方音频应用程序,并可通过 Siri 对车辆中控屏进行控制。

这一年的日内瓦车展上,苹果和本田、宝马、奔驰以及法拉利等车企达成合作,推动 CarPlay 上车。

同样是在 2014 年,苹果内部一个代号为「Project Titan」(泰坦计划)的项目被曝光。

据当时的爆料,这个项目就是苹果的「造车」项目,苹果希望打造一款完全颠覆汽车行业的全新车型。

泰坦计划当时的研发基地位于苹果总部附近代号为 SG5 的秘密大楼内。在大楼所在的园区里,苹果还修建了一个「汽车工作区」和一个「修理间」。

同时期,苹果以极具吸引力的薪资从谷歌、特斯拉、福特、奔驰、FCA 等公司不断挖角,为泰坦计划吸纳汽车与软件方面的工程师。

在后续的一年多时间里,苹果的泰坦计划成员增至 1000 多人。据传连时任苹果首席设计师的 Jony Ive 都加入到「造车」项目中,负责车型设计。

2015 年 12 月 10 日,苹果注册了「apple.car」、「apple.cars」以及「apple.auto」三个域名,进军汽车行业的举动愈加明显。只不过这几个域名至今仍未启用。

在这个阶段,苹果的产品设计副总裁 Steve Zadesky 是泰坦项目的总负责人,Steve 直接向苹果 CEO 库克汇报。

Steve 之所以成为苹果「造车」项目的总指挥,一部分是因为他拥有汽车行业经验。在苹果之前,他曾在福特供职过 3 年。

但是 Steve Zadesky 对于泰坦项目的领导并未持续多久,因为项目组内部出现了路线分歧:在整车和提供软件平台之间出现摇摆,研发方向不明。

最终的结果是 Steve Zadesky 出局,接替他的是苹果的功勋人物 Bob Mansfield。

Bob 被誉为「硬件天才」,在 2012 年从苹果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的职位上荣退。2016 年中旬,他被返聘回到苹果领导泰坦项目。

Bob 上任后,旋即开始着手缩减项目团队,将苹果汽车业务聚焦于开发智能汽车软件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中重点就包括了自动驾驶系统。

事实上,在 2017 年苹果 CEO 接受彭博社采访谈论「造车」业务之前,外界只知道苹果在泰坦项目上投钱投人,但对于苹果汽车业务的具体形态知之甚少。

也是在这段时期内,「泰坦项目」的名号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现在更通用的叫法:苹果「特殊项目组」(Special Projects Group,SPG)。

作为苹果汽车业务的首次官宣,库克在彭博社采访中表示:「我们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这是我们认为十分重要的核心技术,我们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工智能之母。」

库克的言下之意是:苹果不会造整车,而是要做系统供应商。

针对自动驾驶的研发,苹果在 2017 年 4 月获得加州自动驾驶车辆路测许可。

2018 年 8 月底,苹果的自动驾驶原型车路测时被媒体拍下,这些车辆基于雷克萨斯 RX450h SUV 车型进行改装,车顶搭载了一系列传感器,苹果为此对车辆的顶部进行了集成式设计。

根据加州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 年苹果在加州有 52 辆自动驾驶车在路上测试,2019 年增至 66 辆。

苹果在自动驾驶领域还有一个比较引人关注的动作是 2019 年 6 月以「招聘式并购」的方式吸纳了昔日的自动驾驶明星公司 Drive.ai,包括后者的部分人才、车辆资产和全部知识产权。

诸多 Drive.ai 的元老和骨干加入了苹果的特殊项目组(SPG),开始为苹果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贡献心力。

事实上,除了关于泰塔项目以及特别项目组的种种消息,还有很多关于「苹果汽车」的花边新闻:

2014 年 12 月,曾经的 PayPal 高管埃里克·杰克逊建议库克拿出 450 亿美金溢价 50% 收购特斯拉;

2015 年 8 月,库克访问宝马莱比锡工厂,盛赞宝马在碳纤维车身上的创新,并探讨是否可以联合制造苹果品牌的汽车;

2016 年 3 月,苹果被传正和代工商麦格纳进行合作,要联合造车;

2016 年 9 月,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苹果正洽购迈凯伦,报价 15 亿美元,但最终未能成交。

花边新闻之外,苹果确实在扎实推动其汽车业务的发展。

在库克对苹果汽车业务的公开表态已经过去了近 3 年后,很多业内人士依然无法相信苹果的汽车业务只会停留在自动驾驶系统层面。

不少人认为,其终极目标将是整车制造,大家都在期待着苹果「iCar」。

02 那些加入苹果汽车业务的天之骄子

「iCar」能否成真,关键是背后的人才储备。

从 2014 年开始,苹果的汽车业务线上逐步聚齐了产品定义与设计、车辆工程、质量管理、动力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车载信息娱乐与操作系统等全方位的人才。

对于造车团队来说,这样的配置堪称豪华。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才留在了苹果,有的则被其他企业挖走或者离开。

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苹果 SPG 项目组,依然拥有从车型定义、系统集成到工程管理再到产品制造等及软件与硬件于一身的完整团队配置。

在最高层的变迁上,苹果「造车」最早的负责人是 Steve Zadesky,后来因为发展路线问题而离任,接替他的是「硬件天才」Bob Mansfield。

时间来到 2018 年 8 月,担任公司研发与生产高级副总裁,在内部被马斯克非常看重的 Doug Field 离开供职 5 年的特斯拉,重新回到苹果,成为了苹果 SPG 的副总裁。

Doug Field 此前在特斯拉被称为「没有 CEO 职务的 CEO」,可见其个人才能广受认可。Doug 加入苹果之后,协助 Bob Mansfield 一起管理汽车业务线。

在车载信息娱乐以及操作系统层面,苹果在 2014 年 11 月挖聘了奔驰北美研发中心 CEO Johann Jungwirth,其当时的对外头衔是 Mac 工程总监。

实际上 Johann 做的是车载娱乐系统的开发工作。不过在一年之后,Johann 又离开去往大众集团出任 CDO(首席数字官)。2019 年 8 月,他再次跳槽,加入了 Mobileye 团队,出任 Maas 业务副总裁。

正是因为 Johann Jungwirth 的出走,苹果又对 QNX 的创始人兼 CEO Dan Dodge 打起了主意。

这位在车载操作系统领域的高级别管理人才最终在 2016 年 1 月加盟苹果,苹果因此又挖走了 QNX 的大量人员,主要为了开发车载操作系统。

在自动驾驶研发层面,苹果在 2015 年初将号称「欧洲最好的无人驾驶研究人员」——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自动驾驶实验室副主任 Paul Furgale 被挖到了自己的汽车项目组。待了 3 年之后,Paul Furgale 离开苹果,加盟了 Facebook。

2015 年 8 月,特斯拉 Autopilot 固件经理 Jamie Carlson 入职苹果 SPG,具体负责业务不详。不过他只在苹果待了 1 年,就被蔚来汽车挖走,现在是蔚来的自动驾驶副总裁。

Waymo 同样没有逃脱苹果 SPG 的挖角魔爪。

2018 年 6 月,Waymo 软硬件集成负责人 Jaime Waydo 加入苹果 SPG,任自动驾驶高级总监;2018 年 10 月,Waymo 平台系统工程负责人 Ryan Cash 加入苹果 SPG,任自动驾驶总监。这两位至今还在苹果任职。

苹果要造智能电动整车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其在动力电池领域也展开了布局。

在 2014 年 6 月,苹果对美国动力电池制造商 A123 进行了暴力挖角,将主要的研发工程师「一锅端」。后来几位跳槽的工程师还被 A123 以违反竞业协议之由告上了法庭。

苹果的暴力挖角行为也让硅谷许多企业闻风丧胆。

而后 2018 年 12 月,苹果又将三星 SDI 前瞻研究负责人、高级副总裁 Soonho Ahn 收入麾下,Soonho 加入后主要领导其全球电池发展部门。

这位老哥是韩国顶尖的动力电池研发专家,未来苹果将在他的带领下在电动车用动力电池领域筑起「高墙」。

在与「造车」直接相关的车辆工程领域,苹果也招募了诸多传统汽车业内的顶级研发和管理人才,其中包括在汽车行业拥有近 40 年经验的老将 Steve Kenner,此人在通用汽车、FCA 和福特都有过 10 年以上的经验。

自 2015 年 4 月开始,他在苹果待了 4 年,后来去了 Uber ATG 部门。

类似于 Steve Kenner 这样的人才,苹果还招过包括前 FCA 负责质量管理的高级副总裁 Doug Betts 以及前保时捷跑车技术总监 Alexander Hitzinger 等等,不过这些人后来都离开了苹果。

SPG 至今还拥有大量车辆工程方面的高级人才:

2016 年 1 月,前特斯拉副总裁 Chris Porritt 加入苹果 SPG,负责产品开发。此前他在特斯拉负责工程研发,再之前在路虎和阿斯顿马丁供职,做到过路虎的总工程师。

2018 年 11 月,特斯拉负责车身、外饰、灯光和附件研发的高级总监 Matt Casebolt 加入苹果 SPG,职务为总监。Casebolt 也是重返苹果的代表,此前在苹果有 9 年工作经验。

2019 年 3 月,特斯拉负责动力总成的副总裁 Michael Schwekutsch 加入苹果 SPG,任高级总监。

2019 年 7 月,特斯拉负责车身内外饰的副总裁 Steve MacManus 加入苹果 SPG,任高级总监。

从以上人才储备来看,在车辆工程、车辆内外饰、动力总成方面,苹果也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团队体系。

有了如此全面的团队配置,以及重金投入的决心,苹果的「造车」计划看上去万事俱备。

最近,苹果又陆陆续续公布了很多汽车领域的专利技术,加上此前申请的专利,粗略统计已有上千项。

这些专利涉及自动驾驶、地图导航、定位服务、车载 AR/VR、人车交互、虚拟后视镜、智能车门、智能防撞梁、智能座椅等众多软硬件技术。

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苹果的野心不会只停留在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上。

当然,就算这个世界上不会出现「iCar」,能再造一家「博世」也是极好的。

在智能手机、个人电脑领域创造无数奇迹的苹果,还能在下一代智能终端上创造更大的奇迹吗?

我们拭目以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特斯拉 汽车行业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9 天合光能 688599 --
  • 05-27 松井股份 688157 34.48
  • 05-27 浙江力诺 300838 10.78
  • 05-27 燕麦科技 688312 19.68
  • 05-26 浙矿股份 300837 17.5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