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时代!快递江湖的烧钱对决

大变革时代!快递江湖的烧钱对决
2019年04月03日 10:08 君临

个人养老投资新时代,40家养老目标基金PK,你会选择哪一家?【寻2019基金业引领者

来源:君临团队

春节前后,与股市一片红火的形势相比,快递行业风云突变。

多家二线快递公司传出倒闭传闻,债台高筑、人去楼空,资产被法院查封、拍卖。

比如全峰快递,2016年的时候,还是快递行业的一批黑马,在全国有65个转运中心,日均快递件数高达100万件。

但自2018下半年起,就不断传出创始人出走,被青旅收购,欠下近亿元债务的噩耗。

3月27日,一份来自国通快递人事部的停工放假通知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让国通瞬时陷入舆论漩涡之中。

通知称:自2018年以来公司经营困难,处于严重亏损状态,目前已经处于停工状态,并且为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做了努力,但预计未来仍将继续停工。

很明显,快递行业正迎来大变革的时代,狼烟四起,这里面既有危,也有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国的快递行业深受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又处于产业升级的前沿,亮点纷呈,无疑是一条非常好的赛道。

2018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完成快递收入2745亿元,同比增长25.8%,是同期服务业平均增速的3倍多,放在人口红利渐渐终结的今天来看,拥有类似成长性的行业已越来越少。

尤其是,这个行业的规模,已如此巨大:

2018年上半年,我国实现的快递净增量就高达47.6亿件,超过了日本2016年全年的快递业务量(40.2亿件)。

但这个行业的龙头公司们,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一部分公司失去竞争优势,渐渐掉队,一部分公司在短暂的胜利面前,头脑发热,而有一些公司,正悄悄向高附加值业务挺进。

近几年来,价格战是快递行业的主旋律之一。

2018年,我国快递行业的终端单票价格为11.91元,其中国内件(同城及异地)为8.09元,商务件约22元左右;

价格战最惨烈的,属电商件,目前的终端价格在5.5-6元之间。

最近几年,这个价格以每年5%-15%的幅度下降,让身处期间的快递公司头痛不已。

尤其是三四线的快递公司们,不降价,订单被抢走,降价,只能陷入亏损中,犹如走在悬崖峭壁,不知哪一天就消失了。

最知名的是原「四通一达」中的汇通快递,作为二线快递公司中的代表,但由于规模小、竞争力弱,后来还是被阿里的亲儿子百世快递收购了。

但百世快递作为阿里的亲儿子,先后得到上百亿元的融资,也始终无法解决一个问题:亏损。

快递行业的竞争,是刺刀见红的较量,讲究的是运营效率的分秒必争。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个行业已高度成熟与发达,绝不是一个土豪靠砸钱就能轻易做成老大的。

实际上,你表面上看到的,是快递员们之间的速度比拼,但这个行业的竞争,并不是快递员们奔跑速度的汗水较量。

那个时代早就过去了。

目前胜出的行业龙头,实际上看的,都是三五年前在战略投入、科技与自动化的系统级比拼。

比如顺丰,今天能够垄断高端的商务件、时效件市场,跟他早年间对巴枪、GPS导航物流车、自动化中转线的重金投入有着密切关系。

道理很简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靠科技投入,才能跑得赢价格战的硝烟。

有趣的是,直到2019年的今天,我们看到的顺丰和阿里通达系企业们的发展,仍然在资源投入上有着巨大的差异。

2018年,顺丰在科技方面的投入高达27.23亿元,研发人员人数为5139人,这在物流行业一骑绝尘,无人企及。

顺丰甚至明确提出,要打造成为一家依靠科技驱动的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公司。

研发重点,主要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精准地图服务平台、无人化及自动化操作、智能硬件等方面。

比如顺丰地图,已深入到客户下单、智能调度、中转分拣、规划运输、末端配送与经营管理等物流全环节,构建了智慧物流地图服务平台,运营迭代出了国内首家工业级物流地图服务产品,已成为顺丰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而在物流无人机的实际业务应用上,顺丰也开展新的商业和运输模式探索,如农场生鲜配送、特色经济产品配送等。

目前已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运营的相关工作。公司期望通过无人机实现航空物流网络干支线对接,完成对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空网覆盖,大幅度提升物流效率。

而另一边,阿里系的电商企业们,关键词依然是资本。

百世快递经过多次的融资,在IPO前,阿里持股29%,早已是阿里的亲儿子,但无奈这么多年一直处于亏损中,2017年亏损了12.881亿元,2018年净亏损为5.084亿元人民币。

这已然成为了马云的一块心病。

2015年,阿里入股圆通,获得其20%的股份,后来上市后股份稀释,目前依然占股11%;

2018年5月,阿里入股中通,投资13.8亿美元,持股约10%;

2019年3月11日,申通发布公告,阿里将投资46.6亿元,获得申通14.65%的股份。

资本故事看起来热闹非凡,但在快递行业,这往往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犹记得,2015年,圆通第一次坐上了电商件的市场份额第一名,风头正劲;

但随着那年阿里的入股,后来反而越跑越慢,2016-2018年的市场份额节节下滑,至今在电商件市场的排名已跌至第三。

真是奇怪!

圆通既然得到了阿里的资本助力,为何反而相对衰落了呢?

说到底,资本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加速你的发展,如虎添翼,用得不好,反而容易酿成大祸。

看看过去的几年,圆通都把钱花到哪里去了?

2016年,圆通投资7亿元,建了一座阳明山温泉度假酒店,并计划在创始人的家乡桐庐,投资一系列的项目,包括无花果文化、黄金峡谷中药基地等,总投资将超过60亿元。

2017年,投资互联网创业公司点我达2500万美元,另外还投资了邦邦汽服、先达国际、中邦保险等一系列公司;

2018年,投资教育培训公司兔比兔。

这些投资,有搞教育的,搞保险的,搞汽修的,搞中药的,搞度假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钱是多了,但都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

结果,2017年,危机就出现了。

当年春节过后没多久,圆通多个地方加盟点出现欠薪、倒闭、爆仓,快递积压半个月也无人处理的问题。

网络上此起彼伏的舆论危机,让圆通的品牌受到了重创,此后发展明显放缓。

事实上,类似的钱多败家案例,在我大A股屡见不鲜。

比如当年的创业板龙头乐视网,曾经累计融资数百亿元,要打造生态化反的伟业,结果却落得一地鸡毛;

又比如当年轰动一时的股王全通教育(维权),曾融资超过50亿元,最终依然成了一个笑话。

多少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勤勤恳恳创业,省吃俭用把公司拉扯大;

却没想到,在上市后反而迷失了心性,乱花钱、乱投资,将半生基业从此葬送。

因此,就投资而言,上市公司对钱的使用方向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

尤其是最近两年,随着快递行业的纷纷上市、阿里的慷慨送钱,相关快递公司的投资动作越来越多,这些钱的去处,耐人寻味。

这里提一下中通快递。

中通2016年上市,2018年获得阿里的大手笔入股,近年发展颇快,在投资方面也似乎越来越大胆了。

单是2018年,中通的投资案例就包括:社交电商全球时刻、社区拼团平台搜农坊、在线快递APP微快递、校园配送商小麦公社。

这些投资的成效,短期内还看不到效果,但显而易见,中通的关注点已经落到社交和社区拼团上了。

和阿里系快递们的多元化热情相比,顺丰这个老大哥显得更加沉稳、专注。

2018年,顺丰对外的公布的投资有4笔:

第一笔,收购广东新邦物流,并建立「顺心捷达」快运业务,这一笔收购的目的是为了扩大重货市场的份额;

我国的重货物流市场规模巨大,拥有上万亿元的空间,但过去的发展非常落后,行业前8家公司的市占率只有2.6%,集中度很低。

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验来看,这个领域的行业整合,主要通过资本收购的方式来实现;

而现在,顺丰的资本实力和运营能力,都为他提供了足够的弹药。

第二笔,与美国夏晖集团联合成立新夏晖,顺丰成为新夏晖的控股股东。新夏晖拥有近40年的冷链供应链管理经验,这笔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冷链业务的技术能力。

冷运是顺丰近年重点拓展的方向之一。

冷运市场进入门槛高,在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设计和质量管理方面,都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因此竞争者不多,毛利率也相对较高。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人群的消费升级,对生鲜食品、水果、大闸蟹的需求非常强烈。

根据业界预测,预计未来3-5年国内生鲜电商市场将以50%以上的增速上涨,是快递物流行业成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另外,近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蓬勃发展,这个领域对冷运也有着迫切的需求。

目前国内的几家快递公司中,顺丰布局力度最大,2017年末公司拥有1500辆冷藏车,并开通冷运干支线合计375条,拥有51座食品冷库、108条食品运输干线,3座医药冷库、12条医药干线。

第三笔,收购DHL在华供应链业务。DHL在保税区物流、无尘室等市场拥有领先的服务能力,这笔收购的目的是为了提升顺丰在汽车、医疗、消费电子以及半导体行业的技术能力。

近几年,我国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IT制造、医药、光伏、新能源车、芯片,行业成长速度都在20%以上。

伴随着行业的成长,为他们提供相关高标准的精密配套供应链服务无疑是一门油水丰富的好生意,但这门生意,对技术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比如华为的mate系列,据说华为对物流公司的要求是,从发货到送达用户手中,最快仅用2.5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收购DHL在华供应链业务,在华为的2018全球核心供应商大会上,顺丰首次成为华为的金牌供应商。

第四笔,投资美国知名科技货代公司Flexport,这家公司目前投后估值超过30亿美元,在货代行业的物流信息可视化技术上有着很强的竞争力。

可以看到,除了第一笔对新邦物流的投资,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和网络规模,其余的三笔投资,都是围绕着高利润率的冷链、科技供应链等新兴增长点进行技术能力的打造。

这种专注和定力,在快递公司中,甚至A股中都是不多见的。

2018年,顺丰实现快递件量达到38.69亿票,同比增长26.77%;营业收入909.43亿元,同比增长27.60%,高于快递行业整体收入增长水平。

从营业收入构成来看,新业务收入达171.8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5.93%,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3.71%上升至18.90%。

其中,快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83.6%,营收占比从2017年的6.18%上升到8.86%;

冷运及医药业务整体营收达42.4亿,同比增长84.8%,营收占比从3.22%上升到4.67%;

同城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10.0亿,同比增长172.2%。

在商务件保持稳定的同时,重货、冷运、同城业务等高速增长,背后跟顺丰的投资逻辑和着力点有着紧密的关系。

当然,快递江湖风云变幻,一时的快,一时的慢,都不值得欢呼、惊叹或冷眼;

关键还是看他们的战略思考和动作,尤其是在钱多的时候,是否还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圆通 顺丰 中通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7 中创物流 603967 15.32
  • 04-11 智莱科技 300771 --
  • 04-10 新媒股份 300770 --
  • 04-03 德方纳米 300769 41.78
  • 04-03 天味食品 603317 13.4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