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亿元被收购 家乐福到底错过了什么

48亿元被收购 家乐福到底错过了什么
2019年06月27日 16:05 中性

  6月23日晚间,苏宁易购(002024)的一纸公告倍受关注:其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被新零售企业收购的知名商超品牌了:之前,阿里巴巴入股大润发、欧尚母公司高鑫零售,成为大润发、欧尚的控股股东;苏宁也收购了西班牙连锁便利店品牌迪亚天天在中国的所有业务,并将国内迪亚天天翻牌为“苏宁小店”……这些市场信息都传递出一个信号:即便家乐福、大润发、迪亚天天在行业里小有名气,却也抵不住“新零售”的冲击。分析一下他们“被收购”的原因以及收购方的改造,或许能看出当下消费者更想要什么。

能不能更懂消费者?

多年前,家乐福、大润发、欧尚都是上海商超行业的翘楚。为什么如今却走上了“被收购”的道路?

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不够了解消费者。作为商超行业的领军者,“家乐福们”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和供应链。但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主力消费群体也出现了变化。这个时候,“家乐福门”却在如何与消费者建立“强连接”上出现了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服务方式与新生代消费习惯脱节。电子商务的兴起带来了“足不出户”的购物体验,但“家乐福们”有些后知后觉。其实,他们并不是没有意识到移动购物的重要性。在2015年,家乐福、大润发不约而同地上线了网上商城,而且自建网站、App、物流。可此时,天猫、京东等平台的超市类购物服务已经非常成熟,此时推出线上服务对家乐福和大润发来说,不仅意味着高昂的建设成本,还意味要解决“如何吸引消费者”的问题。所以,两者的网上商城运营并不理想。

第二个问题是,“家乐福们”曾经引以为豪的“商品丰富”特点在大数据时代却没有升级。商场采购时追求“大而全”,消费者选购时却因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同时,“家乐福们”曾因为市场地位而设置了“进场费”“营销费”等各种准入门槛,使得卖场方便与品牌商的关系很微妙,结果在当下流行的“按需定制(C2B)”上,起步也很晚。卖场里商品丰富是丰富,却有“货不对板”的可能。

第三个问题在于缺乏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手段。这些年,“家乐福们”并非没有自救,包括上线电子商务、参与“双12”营销等。可在“怎样将消费者在特定营销节点的热情变成细水长流的客源”这个问题上,“家乐福们”似乎没有找到好方法。作为消费主力群体的年轻人会在营销节点出现在门店中,可一旦没有促销刺激,他们又离开了门店。

业内人士认为,不少零售企业都在遭遇“家乐福们”的困境——有运营经验也有资源基础,可最大的问题是不够了解当下的消费需求,由此进行的经营调整也比市场需求“慢了一拍”,从而失去了曾经的市场地位。

改造后能焕发新生吗?

需要注意的是,“家乐福们”虽然被收购了,但并非没有价值。只要看一下收购方对被收购方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家乐福们”在商场领域的多年积累不容忽视,如果改造得当,仍就机会不小。

从苏宁的几次收购可以发现,“家乐福们”为行业新秀提供了“取长补短”的机会。苏宁以销售大家电起步,这些年的发展已经覆盖线上线下,产品也从大家电拓展为大家电、消费电子、日用生活品、生鲜食品等,呈现出全场景、高频次的特点。但不可回避的是,苏宁在日用生活品、生鲜食品等高频消费产品方面的积累不如大家电和消费电子;相比之下,其收购的家乐福、迪亚天天等在这方面都有较为成熟的资源。对苏宁易购来说,收购是高效的“补短板”选择。

以实体店起步的苏宁也深知实体店的价值,尤其在当下提倡线下线上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实体店不是“鸡肋”,而是可以发挥体验中心、“最后一公里”物流网络节点等重要作用。但城市中优质、成熟的实体店空间资源已经很少,而“家乐福们”恰恰占据了这些空间。所以对收购者来说,“买”了他们等于在空间上完成新网点布局。

不过,收购之后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升级,才能解决“家乐福们”之前的问题,让这些实体店焕发新生。

阿里巴巴在入股高鑫零售后,对大润发、欧尚的经营方式进行了全面升级。大润发门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造中,大润发不仅借鉴了盒马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推出限时配送服务,还建立了数字化的经营体系,用数字化系统同步管理线上线下库存。比起新服务和新硬件,数字化的经营体系是最根本的革新。

苏宁翻牌迪亚天天也不仅限于改名字,而是对这些门店进行了数字化升级和服务优化,引入了线上下单、线下限时配送等新玩法,又将线上供应链与苏宁小店共享,丰富了线下小店的生鲜、“爆品”等产品线。不过一年多时间,新出现的“苏宁小店”已经在“最后一公里”即时配送市场小有名气。

即便是盒马这样被称为“新零售”典型的新品牌也认为,商超业态在新消费环境下发展必须不断创新,搭准市场脉搏。最近,盒马除了已有的盒马鲜生门店,还在探索更适合郊区、社区模型的盒马菜市、盒马迷你店、类似前置仓的盒马小站等。盒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侯毅对此解释说,商超企业要持续吸引消费者,核心在于打造优质商品,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不同人口密度、不同场景需要不同的模式,所以不能简单复制。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零售竞争激烈,但奥乐齐(ALDI)、开市客(Costco)仍选择进入中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全球化供应链优势有信心。眼下,零售业不仅仅是价格战争,更重要的是要有商品优势、有供应链优势。所以,不论是已经被收购的“家乐福们”,还是收购他们的苏宁、阿里巴巴,以及新近进入品牌,都需要不断探索,为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对应服务,完善供应链。提高竞争力。

家乐福 盒马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3 神马电力 603530 --
  • 07-03 杭可科技 688006 --
  • 07-02 天准科技 688003 --
  • 07-02 睿创微纳 688002 --
  • 06-27 华兴源创 688001 24.2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