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增收不增利并没影响卫星化学的整体业绩。3月26日,A股上市公司卫星化学(002648.SZ)发布2023年全年业绩报告。公司本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14.87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47.89亿元,同比增长54.71%。
公开资料显示,卫星化学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丙烯酸及酯、乙二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聚乙烯等功能化学品和高分子新材料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去年,卫星化学公司的营业收入414.87亿元,其中功能化学品和高分子新材料系列业务的营业收入为332.0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0.04%。
石化行业方面,2023 年行业整体经营业绩不甚理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 年国内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95万亿元,同比下降 1.1%;利润总额8733.6亿元,同比下降20.7%。三大板块中化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27万亿元,同比下降2.7%;实现利润4862.6亿元,同比下降31.2%。在需求、产品价格下降的背景下,石化行业整体收入、盈利能力均出现下滑,并且“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的产能问题凸显,高端聚烯烃及其弹性体、高性能膜材料等高端新 材料仍依赖进口,甚至存在“卡脖子”问题。
在此大环境下,卫星化学业绩较好的原因之一是收购了江苏嘉宏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称“嘉宏新材”)。2023年9月,卫星化学宣布,全资子公司连云港石化拟以现金形式收购卫星控股及嘉兴昆元投资持有的嘉宏新材各70%和30%股权,交易金额为15.24亿元。
根据钛媒体App查阅财报看到,连云港石化2022年营业收入155.81亿元,净利润6.34亿元。收购嘉宏新材后,连云高营业收入251.69亿元,净利润26.12亿元,分别同比上升61.54%和311.99%。
从各个季度财务数据可以看到,收购嘉宏新材后,卫星化学净利有明显改善。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4个季度营收分别为94.8亿元、108.89亿元、117.68亿元和93.49亿元,同比变动为16.49%、2%、31.4%和1.13%;净利润个季度分别为6.98亿元、11.3亿元、15.84亿元和13.78亿元,同比变动为-54.11%、-10.32%、574.04%、291.2%。
现金流方面,卫星化学也有所改善。数据显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96亿元,同比上升35.8%,公司表示系“销售规模增长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44亿元,同比上升50.68%,公司表示主要由于“工程项目投资金额现金支出减少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72亿元,主要系“本期偿还借款金额增加所致”。
另外,浙商证券表示,新项目效益释放叠加原料价格下行,也是卫星化学去年业绩大幅改善的原因之一。去年卫星化学完成连云港基地60万吨/年苯乙烯项目投产,绿色新材料产业园40万吨/年聚苯乙烯、10万吨/年乙醇胺与15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酯也有序落地。另一方面,公司主要原料乙烷、丙烷价格大幅下行。据Bloomberg数据,去年MB乙烷均价达178.96美元/吨,同比下滑48.63%;据Wind数据,去年丙烷均价达631.84美元/吨,同比下滑16.20%。
进入2024年,原料乙烷价格有望进一步回落。
据Bloomberg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2024一季度乙烷均价达141.73美元/吨,环比2023四季度下滑13.80%,原料价格的持续下行有望带动卫星化学盈利能力的不断提升。浙商证券研报认为,随着原料价格的持续回落,叠加多碳醇和高分子乳液项目的落地,卫星化学2024年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卫星化学面临的业绩和财务风险也不小。
资料显示,嘉宏新材主要资产为年内已建成的1套40万吨PO装置及3套45万吨HP装置,是此前卫星控股于连云港徐圩新区内拟建设的年产90万吨烯烃原料加工及下游高性能材料产业链项目中的一期项目。
后续二、三阶段建设项目还包括1套40万吨PO装置、3套45万吨HP装置、1套26万吨丙烯腈装置等装置,以及1套26万吨丙烯腈装置等。
而根据2020年12月27日,卫星控股与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管委会签署的徐圩新区投资项目合作协议书,承诺建设内容包括年产90万吨烯烃原料加工及下游 HPPO、丙烯腈、ABS装置、丙烯酰胺等高性能材料产业链项目及相关公辅设施等,总投资为202亿元,并由嘉宏新材具体负责实施。
去年6月17日,卫星化学再次公告,拟投资新建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25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208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250万吨/年α-烯烃轻烃配套原料装置、5套10万吨/年α-烯烃装置、3套20万吨/年POE装置等。
加上此前的162亿元,仅上述两项目,卫星化学就有419亿元的未完成投资额。
另外,卫星化质押资产较多,金额同比上升14.53%。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去年受限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为112.92亿元,其中最多的是固定资产,由于长期借款抵押,金额为101.74亿元,其次是无形资产,也用于长期借款抵押,金额为5.53亿元,应收款项融资为2.73亿元。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郭梦仪)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